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何謂『後製』?我的想法。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07/09/13 09:53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顧名思義,「後製」( post processing )代表「之後的製作」。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合理界定什麼是「之後」,應該能夠有效釐清「後製」的定義。換言之, 我們想找到一個合理的「分界點」

前述的合理「分界點」,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按下快門當時」;換言之,按下快門而立即決定的東西,屬於後製 之前 的原始資料(也就是 沒有 經過後製的資料),而 之後 可以附加上去的任何調整或修正,都屬於後製範圍。(至於是否還有其他 更合理 的「分界點」,我想聽各位的意見。)

當我們按下數位相機的快門,哪些東西被決定了?當時被決定的東西只有 3 樣:光圈、快門與 ISO ,至於其他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採用哪種解馬賽克程序、白平衡、影像色彩空間、銳利化、色相、飽和、套用曲線……等),都 可以 隨後才決定,是攝影者 可以 隨後才選擇的。換言之,按下快門當時,只決定影像原始資料,也就是一般所謂的 raw 檔;至於成像過程的其他諸多因素,則 可以 在半秒鐘之後才透過相機內部的後製軟體決定(譬如使用 Jpeg 檔),也可以在一小時或一個月之後才決定(譬如使用 raw 檔)。

所以,我的後製定義如下:

 

後製代表一種影像處理程序,把相機(不論是傳統底片或數位感應器)擷取之原始資料,轉化為最終影像的一系列程序。

 

附註:

我曾經見過一種很有趣的觀點:只要「我」沒有親身參與的任何影像調整或修正,都不算是後製;可是,同樣的程序,如果我親身參與,則屬於後製。所以,「後製與否」取決於「我」有沒有參與。(套用在傳統攝影上,如果底片自己顯影,然後印相,則算是經過暗房後製,如果底片交給沖洗店處理,則相同處理程序不算暗房後製。)

根據這種想法,利用 DC 拍攝的 jpeg 檔,是沒有經過後製的影像,因為包括相機內部的一系列影像調整,以及沖洗店的相關調整,「我」都沒有參與,所以算是 沒有後製 的影像。這對等於下列程序:我拍攝的 raw 檔,交給我的朋友做一系列處理,然後轉成 jpeg 檔;由於我沒有參與調整,所以影像是沒有經過後製的。請注意,這位朋友可以叫做相機影像處理軟體與沖洗店。


推薦者: jan2000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1) 2007/09/13 10:16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3 09:53

    顧名思義,「後製」(   post processing   )代表「之後的製作」。因此,如果我們能..(恕刪)

-請在此輸-


很無聊的話題....
推薦者: 舞庚無影, 李冰

迪諾


終身 VIP

2) 2007/09/13 10:27 
所以絕大部分的數位影像都是經過後製的,不管是拿照相手機的小美眉或是拿小DC的歐巴桑....

這觀點看來不太實用...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3) 2007/09/13 11:19 

如果接受這個定義,那麼後製(暗房)原本就屬於攝影的一部份;既然如此,顯然沒有必要消極排斥,而應該積極運用。自己能夠掌握的知識與技術愈多,就愈能取得控制。攝影者能夠控制的東西愈多,「人」的成分會變得愈重要(而不是更不重要)。換言之,如果能夠控制,就必須負責。

多數情況下,實在沒有必要去區分「正當」或「不正當」的後製,因為這只會徒增困擾而已。不妨讓最後的結果自己說話,不要做任何限制。

某些攝影風格並不需要仰賴暗房後製技巧,但有些則需要。關於後者,如同安賽亞當斯建議的,充分融入暗房技巧應該有助於攝影。亞當斯有本著作叫《 Examples: The Making of 40 Photographs 》,他挑選了 40 副作品,解釋其創作過程。各位可以發現,每篇的技術內容基本上都圍繞在暗房。換言之,「後製行為」雖然是發生在按下快門 之後 ,但其決策與相關影響實際 應該 發生在其 之前 —— 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之一。最近看了 Vicent Versace 的《 Welcome to Oz 》感受很深,因為他的某些觀點呼應著亞當斯的「形象化」( Visualization )觀念。簡單舉個例子。他想拍下列 1 影像。首先要在腦海裡有個清楚的概念,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做。然後,拍攝自己需要的東西,也就是 2 4 張影像,包括:不同對焦點與背景影像。最後,進入暗房,把這 4 個影像合成最後結果。所以,攝影是包括後製在內的一系列程序,後製決策實際上很早開始發揮作用。

 

1

 

 

2

 


推薦者: exc71981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4) 2007/09/13 12:06 
何謂『後製』?我的想法?............

這句話沒有所謂正當ˋ不正當....我認同~~

那有甚麼好討論的...不就等於妳說的圖增困擾........

拜託你...不要哪是拿亞當斯ˋ布列松來為你的說法背書....很矯情!




推薦者: 雷文咖啡

鄭鐺鴻


網路會員

5) 2007/09/13 13:01 
你真是堅持ㄚ.
這個世界是你在決定嗎?
我想你的情況不輸給某影先生了,該用藥了.
推薦者: 雷文咖啡

小鍋蓋


網路會員

6) 2007/09/13 13:04 
同意風大的論調+1
這真的無聊透頂

jan2000


網路會員

7) 2007/09/13 13:22 
解釋對後製的個人看法很無聊嗎?

我倒是很有興趣耶!

要不大家也說說啊!

其實這牽涉到"對攝影的看法".

對"攝影"這檔事的看法到我們這一代都還沒有定論,

也難怪"後製"這個"屬於攝影的一部份過程"會引起這麼大的爭執.

沒什麼錢


網路會員

8) 2007/09/13 13:36 
後製對於你而言沒有用處, 或是不屑使用, 那是你個人的看法
後製對於某人有相當的幫助, 就有他們自己討論的方向

無不無聊, 值不值得討論不是由你來決定, 也該由板主來決定樓主的發言
你覺得不值得討論, 你可以用眼睛看或是不要看
或者, 你看不懂, 也可以發問, 沒人會阻止你, 除了板主以外

而樓主強調, 討論後製的正當性與否, 只是徒增困擾, 意在於要不要後製是你家的事
因為這個主題是"何謂"後製, 這和樓主的上一篇討論細節的文章, 被硬扯到美感的狀況一樣

何謂後製 = 要不要後製 ???
啥是後製 = 該不該後製 ???
What is "後製" = 後製是好還是不好 ???

難道樓主是外國人, 不懂中文嗎? 還是我這個呆灣人的中文不好?

EASTMANS


網路會員

9) 2007/09/13 13:48 
既然有的比賽的規定註明,不能後製,那麼對於後製的定義就以這個基準點來討論吧..
個人是認為,後製的定義是,改變按下快門那一剎那,影像中物件的形狀與色彩.
就以晨昏照來講吧..如果您在電腦上不管是利用合成或是遮罩,混合等技法,將前景全黑的影像,忠實的呈現出來.
那麼不算是後製.個人之所以不認為後製,是因為拍攝條件不如意,但呈現的相片對於現場是真實的.
如果您利用電腦技法,把多張不用時間(間距時間很長)的前景和後景拼在一起,變成一張完美的相片,這可能是比賽所不允許的後製.
或是將不該出現在畫面中的不適當的物件移除(如垃圾,電線桿等),或是為了增加氣份,無中生有的出現美麗的雲彩等等,都屬比賽不允許的後製.
好的攝影作品,在允許的範圍內將影像更真實的呈現,是有必要作某些技法的使用,但在維持百分百真實的前題下所做的後製動作,都只能視為改善畫質的必要手段,並不是比賽或是攝影人不允許的做法.
但是每個題材對於什麼叫改變真實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例如新聞或採證的相片,就算影像是機器拍出來後完全沒有調整,就格放這個動作,就會令觀者有二極不同的感受,這個格放動作也是不允許的後製.
所以我們談一件事時,最好有一個相同的基準點來討論,在討論中出現無聊和吃藥等字眼,最好避免.
推薦者: e6369176683j5f, R35867

jan2000


網路會員

10) 2007/09/13 13:49 
話說底片拿去給鳥店沖掃,

通常鳥老闆都會套用一貫的曲線在掃瞄出來的檔案上,

不過由於那種曲線對比較高,

所以就有另外一種曲線(或者根本就不要套用?),

你要跟櫃台交代,這樣掃出來的檔案細節會多一點,對比小一點.

我都是請他用這種曲線,

然後回家再決定要不要用PS來加強或怎麼樣,



即使拍底片,

也是要後製吧!

jan2000


網路會員

11) 2007/09/13 14:00 
攝影的真實性這回事,真是個天大的研究課題!

為了要在畫面的某個角落有個人,攝影者等了好久,最後乾脆叫自己人過去"演",這樣算什麼?

等不到,也不去演,回家PS,那又算什麼?

上述兩種情況跟等到了拍下去,對於看的人意義有什麼不同?

攝影這檔事我一點都不覺得他是在紀錄真實,它只是在挑弄人類的視覺思考罷了.

很多主辦單位希望拍攝的照片是"真實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那種東西存在,有的只是挑動人類視覺聯想以為真實大概就是這樣的情緒,重點就只在於"情緒".
推薦者: exc71981, alanhaung, Cookie6680

DSLRFANS


網路會員

12) 2007/09/13 14:44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3 09:53

    顧名思義,「後製」(   post processing   )代表「之後的製作」。因此,如果我們能..(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看攝影的目的而定吧,要不要後製,端看目的而定,小弟的看法。商業攝影,如果沒有後製的話,客戶大概會向你吐口水吧。

wee


網路會員

13) 2007/09/13 14:48 

dida大大這篇貼文乍看是沒什麼的小問題, 但其實背後有一定的攝影哲思. 像小弟我才剛學使用相機近一年, 關於後製的問題是近來才漸漸遠離我的.

剛開始用fz30拍jpg時, 什麼是後製都不知道. 等到懂得調一點色階稍稍銳化後, 才有一丁點的概念. 但是越拍越認真時, 也就是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技術時, 就會開始看到討論區有什麼"曝光精準", "構圖優美"等等的審美標準, 這樣一位剛開始認真學的新手而言, 就好像這張照片的一切都在按下快門時就決定了!

於是小苦哈哈地練習, 雖然jpg拍出來的可以看, 但經過一點曲線修飾, 效果更讚. 於是才漸漸意識到"後製"的必要性, 只是後製到什麼程度, 也開始用raw來拍. 用raw的人都知道, 影像就是不夠利不夠鮮艷, 不後製根本不能見人(當然光線夠, 縮圖後還是可以看啦).

我想dida大大應該只是要讓大家清楚, 就算在底片時代(底片經常是老手證明自己實力的工具)後製也是常有的事. 很多拍反差的大大都不說經過什麼後製, 看起來當然很美, 但對於初學者而言, 這樣的照片有時絕不是搖黑卡可以解決的.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淺見.


Nikon D70+T124+50mm/1.8D+Sigma70-300mmAPO
flickr看我的攝影集.

推薦者: R35867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14) 2007/09/13 16:18 

關於『後製』,很多人都有強烈的意見。

有人主張應該後製,有人主張不該後製。

有人主張這……,有人主張那………。

 

可是, 絕大部分的人,甚至什麼叫「後製」,
都沒有辦法提出一套合乎邏輯的說法

 

所以,我提出這篇文章,想聽聽攝影同好對於「什麼叫做後製」的看法。
可是,大家好像只對於一些「情緒性」的東西有興趣。

 

請發表你的意見:什麼叫後製!!!

 

wee


網路會員

15) 2007/09/13 16:33 

dida大大先勿動氣~

小弟之前在各地方都說過, 有人不贊同後製, 應該是認為攝影是一門"藝術", 藝術考驗的是創作者的手工, 看看現在到處要求手工崇拜手工的迷思就知道了. 因此搖黑卡最厲害, PS叠圖次之, HDR最數位化. 有這種看法的攝影長輩後新手, 當然希望拍出來的RAW就是貼圖或比賽的作品了.

我覺得是我的話, 我會贊同dida大大之前提到的一種後製定義, 即攝影者的介入. 甚至連濾鏡, 黑卡都是後製了, 只是非數位式的製. 凡事相機和鏡頭原本所能呈現之外的所人工介入的, 都可以被稱為後製.


Nikon D70+T124+50mm/1.8D+Sigma70-300mmAPO
flickr看我的攝影集.

推薦者: jenhoxen

realmode


網路會員

16) 2007/09/13 17:01 
我的看法是:
在我的習慣下
小弟常對記憶卡中的影像(JPG RAW等)做影像處理~(因此我不反對後製)
而且這也比較對應大部份"非攝影專家"

"對影像流程不熟悉的消費大眾"來說
是"經由影像處理軟體=後製"

另外~這又牽涉到所謂的定義的問題~
拍攝:從光線到最後在相紙上或螢幕上的整個流程,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階段數目
有些人只有簡單的分
有些人分的很詳細~但這並沒有絕對的錯對~只是每個人的定義各有不同而已
對拿消費機或是底片傻瓜的人而言..通常都是看看拍的好不好~清不清楚~相機內的A/D DSP 曲線 根本不CARE
但是對比較進階或是專業人員~為了要求一張作品能符合自己或客戶的需求~就得了解與修改各流程之中可能的變因

也就是說在"我的感覺中" 說簡單一點或普通一點(特例除外)
基本上分:
一派是了解~機身內參數與曲線、暗房等也是後製
一派是把機身參數與曲線、暗房等叫做前製(有點似前置作業的意思)、經由影像處理軟體算後製
端看那把尺擺在哪裡~

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懂影像處理.
有些朋友用消費機拍一拍.希望拍出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可能也不太會修圖)
另外一些朋友使用影像處理軟體如家常便飯(像我就是走影像視訊處理這門的)

基本的影像處理名詞若懂(像是對比 飽和 色相 亮度 彩度 色彩空間 HISTOGRAM..),
修個圖不用多難..只差在工具的使用
但對於其他領域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了解~甚至連JPG都一知半解~在電腦上只會開圖EMAIL傳檔COPY等等
對他們來說~影像處理就是後製~因此就比較怯步或陌生...

"後製"對"我"個人來說:我把它定義為經由影像處理軟體處理...
(若拍RAW檔~基本上就少了若干許多前置步驟..這時PS對我來說也可以說是前製)
鏡頭,黑卡,濾鏡...對我來說,我定義為"把光線準備好"
按快門之後的A/D...我覺得這是這台數位機身的特性.如同底片的特性
NR或高ISO降噪等我也會視為前製

在"我"的定義下: (這只是我自己的定義.不是我要告訴其他網友這是唯一解.只是我自己的解.不同意請勿強力要求我更正我自己的解.請自行描述自己的解)
準備好的光線
->留存成最基本的訊號(數位01或類比顆粒)
->前製(GAIN NR DSP AE AWB 曲線..)
->後製(HDR 縮小 裁切 旋轉 加框 美膚 去紅眼 特效...)(也可以再進行白平衡 亮度 對比 曲線 ...等前置處理)



realmode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7:13

realmode


網路會員

17) 2007/09/13 17:26 
超過修改時間:P

也就是
輸入的原料==>製作/處理==>輸出的產品
若分前後(有"後"製  相對的  就會有"前"製)
輸入的原料==>第一次製作/處理(前製)==>第二次製作/處理(後製)==>輸出的產品==>再處理..??
甚至只要開心都可以再細分
輸入的原料==>第一次製作/處理(前製)==>第二次製作/處理(中製)==>第三次製作/處理(後製)==>輸出的產品
...

若以
輸入的原料==>第一次製作/處理(前製)==>第二次製作/處理(後製)==>輸出的產品(滿意或想要的結果)
來說的話
不同次製作之間要如何切割...絕對與個人喜好與認知有很大的關係
對不懂影像處理的朋友來說,希望達到:
輸入的原料==>一次製作/處理==>輸出的產品(滿意或想要的結果)或
輸入的原料==>第一次製作(前製)==>第二次製作(後製)(可能極為簡化,或是相機內的特殊模式)==>輸出的產品(滿意或想要的結果)

很多人是以DC軟軔體與PC軟體為分界點的~
對不懂影像處理流程來說~他們拍攝的作品呈現比較有限、沒有彈性
而願意後製的~拍攝的作品"相對的"比較彈性
因此也就有些JPG直出之王是可以達到與迎合不太會用PC軟體的朋友

realmode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7:37

realmode


網路會員

18) 2007/09/13 17:40 
有點好奇的是:
像D200 D80就有內建基本的合成功能...
基本上這也已經屬於後端的功能了...
不知比賽收不收這種只在機身上處理不透過PC的圖XD

不使用重曝的話~只用相機內的功能~把一月亮疊在一張照片上~是後製嗎?還是前製?
我相信隨著機身功能的越來越強化~要分前後~恐怕會越來越複雜
後製?中製?前製?傻傻分不清楚
realmode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7:45
realmode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7:47

jan2000


網路會員

19) 2007/09/13 17:59 
所以基於"攝影的呈現與紀錄真實無關"這樣的論述,

我認為按完快門之後任何對原始素材的處理行為都是正當的,至於要做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創作者想"說"什麼.

攝影會被當成紀錄真實的工具,是因為它實在"太像真實的記錄"了,而人類情感容易對這樣的東西同化成真實便是如此,

你把一個"看見"的東西當成"真實"的時候,情感的反應一定會有奇妙的變化,你想想,如果

有個畫家把他看到的東西畫得很像,畫得再像,你還是覺得那是假的,是刻意的,於是看到

畫得很真的畫,跟同一個視角位置拍攝的相片,你對兩者產生的情緒是會不一樣的.

因此攝影相較於繪畫,它至少多出一個需要控制或操作的變因,那就是它可以模擬真實,它可以對人類的感官造成

"誤以為"是真實的想像,於是產生新的情緒變化.

所以攝影創作,或者說所有創作,本來就是在引發人類的聯想,產生情緒,產生反思,總之看過一件創作之後,

你總會跟看之前有所不同.

回過頭來說,有些攝影主辦單位要求不能後製,他們的目的大約就是希望作品是紀錄真實的,畫面是真實事件

的一個片段,但是我前面立論就說攝影本就無法紀錄真實,所以這種希望"畫面是真實事件的片段"的規定,

其實追本溯源應該要理解為'希望藉著"極度擬真"的畫面來影響觀者情緒'的一項創作.

那麼這樣理解之後,接下來的工作才能讓創作者(攝影的人)繼續執行,

也就是當你拍完照以後,

你做任何加工,任何動作加諸在原始素材上面,

你都必須思考,這個動作是不是會讓作品有"破綻",讓人看出它不是真的?

你必須在可能的範圍內讓作品儘可能變成你想要的狀況,而能保持讓觀看的人以為它是紀錄真實.

於是乎,有人搖黑卡,有人用PS,.....我必須說,有時候黑卡搖出來的結果可能比PS出來的畫面還要更"假",

但是何者一定不好? 很難說,有時有點假的假比起很真的假反而更能刺激人的情緒.

講個最簡單的例子,拍瀑布或溪流,有時候會用到快門超過一秒的效果,希望營造絲綢般的水景,但是人眼在現場

不可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因此我必須說那個畫面是假的,但是假的真是妙,而且對於我的情緒有很好的影響.

總結來說,任何主辦攝影比賽的單位都不應該有禁止後製的規定(這樣就不用定義何謂後製),

主辦單位希望作品是"紀錄真實"這麼一回事的標準,只要放在自己的心裡就好,因為在假的東西上面造假,

有何不可.


另外回上一層realmode網友的"前製中製後製分不請楚",那是因為根本不用分啊,愛怎麼製就怎麼製,

用力製就對了!
jan2000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8:01

推薦者: jenhoxen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 2007/09/13 18:08 

 

realmode      

謝謝你的回應,如果我沒有誤會你的意思的話,你的「後製」定義應該跟我頗為類似。

didadida修改於2007年09月13日18:10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4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Nikon入門者超值包】享74折,立省249元!
DSLR必殺技超值包《旅遊攝影+必殺技》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580871人 │ 線上1436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