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何謂『後製』?我的想法。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07/09/13 09:53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顧名思義,「後製」( post processing )代表「之後的製作」。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合理界定什麼是「之後」,應該能夠有效釐清「後製」的定義。換言之, 我們想找到一個合理的「分界點」

前述的合理「分界點」,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按下快門當時」;換言之,按下快門而立即決定的東西,屬於後製 之前 的原始資料(也就是 沒有 經過後製的資料),而 之後 可以附加上去的任何調整或修正,都屬於後製範圍。(至於是否還有其他 更合理 的「分界點」,我想聽各位的意見。)

當我們按下數位相機的快門,哪些東西被決定了?當時被決定的東西只有 3 樣:光圈、快門與 ISO ,至於其他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採用哪種解馬賽克程序、白平衡、影像色彩空間、銳利化、色相、飽和、套用曲線……等),都 可以 隨後才決定,是攝影者 可以 隨後才選擇的。換言之,按下快門當時,只決定影像原始資料,也就是一般所謂的 raw 檔;至於成像過程的其他諸多因素,則 可以 在半秒鐘之後才透過相機內部的後製軟體決定(譬如使用 Jpeg 檔),也可以在一小時或一個月之後才決定(譬如使用 raw 檔)。

所以,我的後製定義如下:

 

後製代表一種影像處理程序,把相機(不論是傳統底片或數位感應器)擷取之原始資料,轉化為最終影像的一系列程序。

 

附註:

我曾經見過一種很有趣的觀點:只要「我」沒有親身參與的任何影像調整或修正,都不算是後製;可是,同樣的程序,如果我親身參與,則屬於後製。所以,「後製與否」取決於「我」有沒有參與。(套用在傳統攝影上,如果底片自己顯影,然後印相,則算是經過暗房後製,如果底片交給沖洗店處理,則相同處理程序不算暗房後製。)

根據這種想法,利用 DC 拍攝的 jpeg 檔,是沒有經過後製的影像,因為包括相機內部的一系列影像調整,以及沖洗店的相關調整,「我」都沒有參與,所以算是 沒有後製 的影像。這對等於下列程序:我拍攝的 raw 檔,交給我的朋友做一系列處理,然後轉成 jpeg 檔;由於我沒有參與調整,所以影像是沒有經過後製的。請注意,這位朋友可以叫做相機影像處理軟體與沖洗店。


推薦者: jan2000

walkingracer


網路會員

61) 2007/09/15 00:39 
我覺得後製跟化妝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一張拍出來的檔案都是赤裸裸的臉

但很難找的到完美無暇的

所以透過後製,彌補其缺陷

但有人會透過化妝把自己弄得不像自己

就像平凡或不成功的照片透過後製化腐朽為神奇一樣

有人認為自然就是美所以不化妝,有人認為化妝是出去見人必要的準備工作

就跟後製一樣,你可以保持原味,也可以透過後製將天空更藍,綠葉更綠...


此外,擁有天生麗質的皮膚就跟技術非常好拍下的照片一樣,其實不用太多後製

我到覺得多磨練自身的技巧,可以減少後製的時間

畢竟有些照片如果後製不好,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jan2000


網路會員

62) 2007/09/15 01:17 
由於新光三越攝影大賽規定不能後製,

而且主辦單位沒有說明何謂"後製",

那麼按照dida兄的解釋,

於是每個參賽者只能提交肉檔,是肉檔喔,甚至連tiff檔都不行喔,

似乎會有這樣的結論!


上述內容似乎是在與dida兄唱反調,

不,

我再次強調,

我是在跟新光三越攝影比賽的主辦單位唱反調,

請定義清楚何謂後製,

不然請取消禁止後製的規定,

因為這種規定實在很外行.

這才是我的心聲.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63) 2007/09/15 08:19 

jan 2000 兄:

1.    「不准後製」是某些人自行規定的,新光三越的比賽規則好像沒有這條規定(見附文 1 ),這倒不能冤枉人家。
 
      其中最有趣的一條規定是不准「人工加色」:數位相機只能擷取亮度資料,不允許人工加色,根本不可能有色彩。另外,幾乎任何亮度修改,都會影響「色相」與「飽和程度」,如果不允許人工加色,等於也不允許調整亮度。如果亮度、色彩都不准變動,大概也就沒啥好調整的。

2.    我從來沒有留意過攝影比賽,不懂得比賽規則,但我上網 google 一下 photo contest rules ,看了前面 10 個比賽的規則,其中 8 個完全沒有規定「後製」的問題,有一個明顯規定「 no professional! no photoshop! 」,另一個則明確規定一些「可以」與「不可以」的 Image Modifications ,細節請參考下面附文 2 ,但我看等於 允許 充分後製。

附文1:新光三越相關規定

作品規格

1.
參賽作品請一律放大為 A4 尺寸 (29.7*21cm) 之彩色 / 黑白照片,不得裱框、翻拍拷貝、裁切格放、人工加色、電腦合成。
2. 每名參賽者均需繳交 5 件作品,否則不予收件,亦不辦理退還,且每張照片請參賽者自行確保不會互相黏貼,並自行完封包裝 ( 不可大於 29.7*42cm) ,若有黏貼或因繳交作品尺寸過大造成作品毀損之情形,主辦單位概不負責。
3.
參賽者詳填本活動之報名表後,並貼於作品包裝外。攝影比賽沖印 / 列印出的照片為 5 件。照片參賽者請務必確認得獎後能夠提供原始底片 / 檔案 ( 至少 30MB 供展覽活動輸出使用 )
4.
數位作品原始檔案大小為 600 萬畫數以上規格之 JPG(fine high quality) 。原始檔為 2800*3960DPI 以上之 JPG TIFF ( 至少 30MB)

使用媒材

1.
正片、彩色或黑白照片皆可。
2.
作品以數位相機或傳統相機拍攝皆可。
3.
作品中不得含有兩張以上照片的合成,亦不得以任何方式除去作品中的任何元素
4.
得獎者之正片原片 / 原始底片 / 原始檔案 必須提供新光三越。

 

附文 2 Image Modifications

Not Permitted:

  • No borders or frames may be added to images.
  • No watermarks, signatures, or copyright notices may be added to images. All winning images will be displayed with the photographer's name.
  • Adding or replacing elements in an image is not permitted.
  • Artistic filters are not permitted.

Permitted Modifications:

  • Images may be cropped and rotated as necessary as long as the rectangular format is maintained and the size is within the specifications above.
  • Images may be resized as long as the aspect ratio is maintained
  • Red-eye removal and spot editing
  • One-step enhancement (such as "AutoFix", "QuickFix", "Auto Levels", etc.)
  • Use of filters to sharpen, soften, blur, despeckle, or remove noise.
  • Use of corrective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natural appearance of the image, such as levels, contrast, brightness, curves, intensity, tone, hue, saturation, lightness, value, color balance, and tint

推薦者: jan2000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64) 2007/09/15 08:53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5 08:19

    jan 2000   兄:                   1.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新光三越攝影比賽....還是一樣先把作品拍好再說啦...作品不好談啥後製...
攝影比的是取景ˋ構圖ˋ意境ˋ感動ˋ拍攝手法....然後才是色彩ˋ細節....
拍的好可以透過軟體讓影像加分...拍得不好軟體再強也沒用....

所以我常說說的天花亂墜ˋ何不拿張作品出來....沒有作品ˋ就是放屁!!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65) 2007/09/15 09:24 
原發文者: walkingracer 發文時間: 2007/09/15 00:39
我覺得後製跟化妝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一張拍出來的檔案都是赤裸裸的臉 但很難找的到完美無暇的 所以透過..(恕刪)

新光三越攝影大賽的規定.對照以上的說法.

參賽作品要求自然美.

不是要後製的人工美.

sufen847888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66) 2007/09/15 10:13 

這個題目也是月經嘴砲題,不過個人覺得很有意義,發人省思的好題目。

只要攝影器材與周邊不斷出現劃時代的進步,攝影的定義必定是百家爭鳴,

不斷的會被拿出來討論,等到發展停滯後,整個觀念才可能塵埃落定。

個人覺得攝影比賽可以要求參賽誠實公開自己作品做了哪些前置與後製動作,

並在參賽申請表正面表列以下:

一、前置動作
1.是否使用濾鏡?  哪一種規格?
2.使用何種鏡頭,哪一種規格?
3.是否有自製光源? 是否使用閃光燈?
4.是否使用黑卡?
5.使用何種廠牌底片? .......................................................................

二、後製動作
1.使用何種相機? 參數設定為何?
2.是否裁切? 動作描述補充 
3.是否銳化? 動作描述補充 
4.是否合成或重曝? 動作描述補充
5.是否修改對比? 動作描述補充
6.是否修改色彩飽和度? 動作描述補充
7.照片在哪裡輸出沖洗?  用什麼機器? 用什麼藥水?..................................................

三、數位參賽者一率需要附加未經任何修改之原始RAW或Jpeg檔,不是為了評分,
而是證明以上填寫的可信度。

四、參賽者如果填寫不實,被發現後取消資格。

隨著比賽的性質、風格、目的不同,科技進步的不同,隨時修改以上項目。
比賽要公平,就必須把所有黑箱透明化,攤在陽光下,參賽者如果覺得侵
犯智慧財產權,大可決定不要參加。

個人覺得以上填寫的項目都是一些技術問題,都是支微末節,無論有無人為加工
重點應該是一幅能感動人心的作品,以上個人見解,提供大家參考討論。

sufen847888修改於2007年09月15日10:23

推薦者: kevin1566, ccf13122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67) 2007/09/15 11:19 
原發文者: 老何471130 發文時間: 2007/09/15 09:24
新光三越攝影大賽的規定.對照以上的說法. 參賽作品要求自然美. 不是要後製的人工美.

-請在此輸入回應-

我非常能夠體會這些說法的動機(但不贊同)。

一般人都把「後製」想成無所不能、為所欲為的東西。真是如此嗎?讓我引用教科書對於「後製」 (post-processing) 或「潤飾」( retouching )的功能說明,最主要有三點:

1.   修正影像,讓影像精準反映人類肉眼所看到的景象。

2.   美感的解釋。

3.   依據輸出設備(印表機、電腦螢幕…等)的限制,對於影像做必要的調整,才能精確地得到所要的結果。

後製是一門具有明確內容的學科,真正的技術在第 1 點與第 3 點。

如果瞭解數位影像的整個成像過程,你就不能說『後製是人工美』。數位相機的貝爾型態感應器根本不能擷取色彩資料,所有的色彩都是透過濾鏡與解馬賽克程序 解釋 出來的。沒錯,這些顏色都是仰賴人工——電腦軟體——解釋出來的,不同的 raw 檔轉換軟體,就有不同的色彩解釋。對於數位影像來說,除了光圈、快門與 ISO 擷取的亮度資料,全部都是被人工解釋出來的,而且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套解馬賽克運算能夠提供足夠精準的色彩,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後製或修正色彩的原因之一。總之,即使運用電腦軟體處理,數位影像如果沒有人工介入,會存在各種瑕疵:色彩不正確,亮部與暗部位置不對,銳利化程度不恰當………。這些東西基本上是應該由攝影者負責的(因為電腦無法適當處理,否則當初就不會產生問題),但相機公司有鑑於大部分消費者不懂得這些後製技巧,所以設計各種電腦軟體來幫消費者處理這些原本不適合由電腦處理的問題。沒想到,這種妥協產物竟被很多人視為正統。

不論你對於後製的定義是什麼,不經過後製的數位影像,基本上就不可能代表「自然」,因為沒有辦法精準反應人類肉眼所見;想要自然,就必須透過後製去告訴影像什麼叫自然。

老何兄,如果你願意稍微花點時間去瞭解這方面的知識,或許會改變很多看法。

 


推薦者: jan2000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68) 2007/09/15 12:06 

老何兄,如果你願意稍微花點時間去瞭解這方面的知識,或許會改變很多看法.

+++++++++++++++++++++++++++++++++++++++++++++++++++++++++

十分了解滴答兄的苦口婆心與擇善固執.

因為我是一路從傳統走過來的攝影老醬.

對於數位十足是個 門外漢.也是今年春季.

才正式加入數位單眼的行列.

所以對於後製的觀念.還存在以往暗房特技的推論.

也許老觀念不容易改變.

但仍然在努力追求新知.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69) 2007/09/15 12:29 

8mm電影攝影.軟片拍完沖片出來.

事後的剪接.配音.就是明顯的後製.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70) 2007/09/15 12:39 

後來的v8也是拍攝完成之後.

經過剪輯.配樂.等幕後工作處理.謂之後製.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71) 2007/09/15 12:48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5 11:19

    -請在此輸入回應-     我非常能夠體會這些說法的動機(但不贊同)。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我對攝影是成品妤結果論...
甚麼叫自然ˋ甚麼叫真實....?? 甚麼叫好ˋ甚麼叫不好??甚麼叫美ˋ甚麼叫不美??
有標準嗎...??...科學上解釋出來的"好影像"..叫做好嗎???
儘管細節最保留最完整ˋ顏色最正確...很抱歉!!爛圖還是爛圖...

後製不過是利用你現有的器材與技術去表現出你想要的"好"與"美"...

我不管你懂多少ˋ會多少...見解多深奧...

請拿出你的作品出來說服我....不然我還是認為放屁!

大莊

部落格(25)
藝廊顧問

72) 2007/09/15 13:17 

大a..

講這樣..若人家看你的..

http://dgphoto.photosharp.com.tw/DGPHOTO/PublishList_view.aspx?qid=15&qstr=windflow

會不會也覺得....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73) 2007/09/15 13:26 

啊!不好意思.拜託一下.

討論事情.禮貌先顧一下.

禮貌是快樂的做事方法.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74) 2007/09/15 15:01 


原發文者: 大莊 發文時間: 2007/09/15 13:17

  大a..   講這樣..若人家看你的..     http://dgphoto.photosharp.com.tw/DGPHOTO/PublishLis..(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老大....謝謝指教哦....
我本來就拍得很普通後置也很爛呀..不好意思囉....

我只想看一位把後製理論解釋的巨細靡遺的作者,
他的作品後製前ˋ後....到底差在哪呀....

難道你不認為這樣更能印證他的說法嗎...

kevin1566


網路會員

75) 2007/09/15 16:16 

我倒不覺得應該這樣批評didadida大!

我並不知道didadida大的前製能力怎樣,但是,我不會因此去否定didadida大在後製理論與實踐上的努力!

如果有一位前製(拍攝技巧)能力很好的大大願意將作品交給一位後製能力很棒的大大去處理,其所綜合得到的作品『或許』(我沒有說絕對喔)將是不可思議的好!

不管前製或後製,都是我們該努力的,沒有必要否定其中的任何一部份!


2002hi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76) 2007/09/16 00:50 

(不管前製或後製,都是我們該努力的)

沒有人可以幫忙,如果,你想:

照相館或者圖片輸出公司可以幫得上忙

那就錯了,(後製)出來的照片,不是你想要的

照片,你不喜歡.

所以,數位攝影,前製後製,都要自己來.

 

 

sufen847888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77) 2007/09/16 11:02 

有許多大大因為電腦不熟悉,因此對於電腦與後製有適應與排斥的焦慮,
但我是每天與電腦為伍的人,就我的位置看後製的未來發展,我對於我喜愛
的攝影更覺憂心焦慮。

以目前我對電腦後製的認知,後製只是對原影像乘數效果,
假設第一時間抓取的影像原圖是60分,後製加分係數是1.5,最後的
總分數 60*1.5=90分,但如果原圖是0分,那麼無論後製再神,
總分還是0分(0*無限大=0分)

但是未來後製絕對可以輕易做到無中生有,人人可以輕易無中生有,
而且不鑿痕跡,到那時候按下快門後的喜悅、期待、分享...等等一切
都將會變質。

也許到那時候,攝影就不會是我的嗜好也說不定了。

想這麼多幹麻,以後是以後的事,
我能做的是好好認同現在,把握現在,敞開心胸迎接未來,共勉之!

 

sufen847888修改於2007年09月16日11:06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78) 2007/09/16 18:16 

人的言語表達會充分蘊含他的層次與格調,

人與人的層次與格調如果不落在可以彼此溝通的水準上,

實在沒有必要多費唇舌,

否則只是徒增困擾。

我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

搞到後來彼此惡言相加,

造成別人很多傷害。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79) 2007/09/17 07:30 

我一再重申禮貌.

禮貌就是一個 人的修養.

有人說過:

禮貌不用花錢.

卻能贏得一切.

stick77tt


網路會員

80) 2007/09/25 11:04 

只要一提到這話題,被招來的攻擊實在是少不了

記得有一次聽到一個只用過N73拍照的先生說....
他要買D80什麼什麼的...(就是連光圈快門都不清楚的人)
他說了一句:它不喜歡後製,他喜歡終於原味的照片,所以不後製

其實我很好奇什麼是"衷於原味的照片"?
猶如dida前輩說的,當按下快門的瞬間相機只決定了那三個東西
如果是拍攝jpg檔案,則是相當於委託像機幫你"處裡"不是嗎?
這和拍照時使用全自動模式有何差別呢?
(聽說現在O牌有微笑模式從拍到輸出都處裡的好好的)

在說什麼是後製?
雖然我不太清楚
但是當你拿去洗相片印刷輸出時候
相信沖印店家也會幫你在電腦裡所謂"後製"一番
(同一張jpg拿去給不同的像館沖洗會顏色也不一樣了吧
就算同一家,每次也有不同的色彩參數吧)

以上是小弟自己關於後製的想法
如有冒昧先在這說對不起嚕

附帶一下....
感覺dida大大的東西比較適合在學校教授了==
還有dida大大何時要出本書...可以回家慢慢研讀QQ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4頁 到第 1 2 3 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78528人 │ 線上1390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