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版主

|
泡泡神镜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一年多沒拍過照了。。。。拍的不好別噴我啊
推薦者: nikonguy |
論壇版主

|
現代鏡頭的散景就是沒老鏡好看。。這張要是帶了Trioplan肯定很爽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論壇版主

|
入手多年。。。甚至入手好幾顆了。但就是嫌它只有三片鏡片不高興用  (難以想象吧,第一顆好像是五六年前就買了的,我居然到前天才試鏡,而且還不是第一顆,這顆EXA的應該是第二顆。。我要是當時一收到貨就試鏡的話早就通知你要收了。。失算。。失算。害你買貴了都是我不好)
不過他家也算是厲害了,三片鏡片能有這般的銳利度。。。比後來斑馬的強多了。
主要是泡泡散景迷人啦!看你貼的我心癢癢的。終於把他拿出來試鏡了!
我到底有多少鏡頭到現在還沒曬過陽光啊。。。。。。。。暈!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我剛剛去看了一下那個復刻贊助計劃
目前已經賣出886顆!
要買要快嘿~還有七天
|
論壇版主

|
打死不參與這種騙錢的活動。。堅決抵制 
還是得買原汁原味的老鏡才有趣。
等著吧一口氣投放這麼多數量出來。。到時候市場上多了。。價格就會崩跌
那個時候看看能不能一兩千塊來撿撿二手的復刻版就好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復刻版還是先等上市出貨,看看拍出來的表現再說
搞不好拍出來像新鏡,不是老鏡那個味道也說不定?
反正我們已經有原汁原味的老鏡,就多玩玩
^_^
|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16/05/12 13:44
復刻版還是先等上市出貨,看看拍出來的表現再說 搞不好拍出來像新鏡,不是老鏡那個味道也說不定? 反正我..(恕刪)
- 請在以下輸入回應 -
我都懷疑那個圖是不是復刻的樣品拍的樣片。。。感覺就跟老鏡差不多。
另外,八卦一下,據說Meyer-Optik這家公司在1970年代末被整合改名成Pentacon後就不再用自己的品牌出貨了。而Pentacon這家公司在90年代初東西德合併後沒兩年也破產沒了
Praktica被好像被普利爾給買了品牌使用權了
Meyer之前曾經在市面上出現過一批很奇怪的PB口的鏡頭。鏡頭長的跟原本Pentacon的黑鐵版是一樣的但是掛上了一個看起來很粗糙的銘牌寫著Meyer-Optik。。。然後到處打廣告百年的德國光學大廠
好奇怪的東西。PB口已經絕跡了20年了又重現江湖。。。還可以原廠改裝成M42.。。。。(按道理這些年像蔡司的出品的鏡頭就是針對NCPS做接口的。。哪有人會去做20年前就絕跡的接口?相機都沒人生產了,要鏡頭何用?)
我是不曉得真假,反正有人說是某個貿易公司買了Meyer-Optik的品牌使用權和Pentacon的庫存。然後自己做了Meyer的銘牌去替換來賣的。。這家光學廠早就不在了。。。又怎麼會有新產品問世?
現在又冒出復刻。。。。。天曉得這是搞什麼鬼。。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那些圖應該是老鏡的例圖,復刻版出來以後的試鏡圖比較準
小蘑菇 ↓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Trioplan 100/2.8真的是一顆很誇張的好鏡頭。就拿老鏡來說,他的邊緣在全開下還是很銳利的。就三片鏡頭做出來的東西銳利度真的不輸給其他家用Tele-Tessar或者是Tele-Sonnar的相近焦段鏡頭。甚至比同是三片同焦段的老姑媽的100/3.5邊緣還漂亮(光圈可比老姑媽大啊)
我也不是沒玩過其他家三片的鏡頭。。但Trioplan的泡泡就是漂亮。別家三片的就是沒這麼明顯的泡泡功能。
Trioplan 100/2.8的表現其實很棒,比後繼的Oreston 100/2.8的銳利度要好,不管是邊緣還是中心。而且還帶有泡泡散景。
如果說那些樣張是老鏡拍的。。我也相信。。本來Trioplan 100/2.8就是能跟現代鏡頭拼銳利度的利器。
除了一點。老鏡單膜的Trioplan吃光比較嚴重。如果再很強烈的光線下輪廓邊緣會有夢幻的發亮感!這點新鏡頭應該是不會有吧!否則鍍膜鍍假的哦。如果沒有這個特色的話我覺得新鏡頭就沒有我想要的東西了。。。沒有老鏡的那種夢幻感
|
論壇版主

|
大蘑菇   |
論壇版主

|
必須要勸敗。。。。泡泡神鏡不是只有Trioplan。。。。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推薦者: nikonguy |
論壇版主

|
偶爾看看六角形的散景也不錯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我還是偏愛圓形光斑…
五月的風
剛收到的老鏡,拍一拍公司附近的葉子
這顆鏡頭發色清新明快,是我喜歡的調
鋁鏡車工精緻,當時大概還沒有CNC吧?
現代大概不會有製造商願意這樣生產鏡頭了
不好意思…碎碎唸
答應貓要整理幾張這顆頭的試鏡照的
There you go!  
※老鏡散景、生活隨拍、不靠後製!
Life is like a camera.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capture the good times, develop from the negatives, and if things don't work out, just take another shot. 人生就像攝影,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抓住美好的時光, 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預期…你還是有機會再試一下!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曬這顆幹嘛啊。。。。要曬得曬你剛標到的那顆啊。。。那顆可是銅車出來的啊。。。我看了你的買價。。你那個根本就是搶劫啊。。。口水流滿地了。。。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論壇版主

|
那顆很漂亮的小銀鏡。。。。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然後。。我去藝廊你的那張圖下回復了我的試鏡心得了。。。。。要批你在論壇批沒意思。。去藝廊批你  推薦者: nikonguy |
論壇版主

|
當年一定是沒有CNC的啦。。。。那個年代一台電腦比你的房間還大呢。那種效率居然能在幾年後讓火箭飛到月球真的是很讓人歎為觀止了。。。
不過那個年代可以靠機械設計做出半自動的機床來做這些鏡頭啦!人工的成分會多一點。最後的整形拋光應該都是師傅手工來收尾的。把鋁拋光的跟白銅一樣亮麗。上頭的字靠著蝕刻慢慢做出來的。然後手工的上漆。不像現在鐳射印刷就搞定了
你去比較比較東德那些銀鏡,外殼都很薄。裡面的銅芯是車的,鋁外殼沖壓。然後電鍍拋光。製造數量龐大,也就沖壓才能符合經濟效益
按照生產效益來說。。。西德的鏡頭應該也是沖壓為主吧!畢竟德國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沖壓的技術就很牛了。但像ISCO這種小作坊,一年生產沒幾個鏡頭。。。。搞不好磨具都開不起。要我是老闆,產量小價格還不錯,我會採用可切換機種生產的機床去銑。去車。做漂亮點多騙點錢。
你看看ISCO,鏡頭的款式比較多,產量不大,要是都採取沖壓搞不好模具費都賺不回來呢!  |
論壇版主

|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西德銀鏡(鋁)機械加工比東德漂亮些
而兩德的工藝水準又比蘇聯鋁鏡漂亮
蘇聯鋁鏡經過那樣年代經常看到氧化嚴重
而德鏡卻能保持亮麗(表面處理不同)
在沒有CNC的年代仍然可以靠〝仿削〞車出一樣的胚料
就是刀具路徑跟著模型輪廓走(當然切粗胚、細加工都有不同的刀具路徑)
(RPM、進刀量、切削劑…都有不同調整,以避免震刀)
※鋁鏡的外殼不適合用沖壓(易裂),還是以車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