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正片沖洗照片之我見與我思
作者  
討論話題
 

2189


新進會員

2002/06/06 18:14
器材: 其他 其他
(歷盡滄桑的表情並拄著拐杖地說):
大約在十二年前某日,興奮地拿著幾張與攝影班同學外時我最得意的幾張作品正片,翻山越嶺千里佻佻地慕名而來到台北市吉林路好像在低矮房子處一家最負盛名的沖洗店(已忘記是X昶或是X虹),把幾張135正片洗成3*5照片,二天後,結果……不看到成品還好,看了差點當場口吐白沫休克倒地不起,因為原本好端端蠻不錯的作品,竟然每張全部洗得模糊解析度差到極點不說,色彩簡直比不透明水彩畫還暗淡無光,其它那些什麼空氣感、立體感、層次感、色調表現、飽和度等等,算了吧,唉不談也罷。什麼跟什麼嘛!還敢說是人工加洗的,3*5每張收我二三十元,真是見鬼了,搶錢也不必這樣子搶法吧,那麼好賺!當時,我在極度失望之餘,嚇得我決心從此再也不敢拍正片了…(事隔多年,希望X昶、X虹已有增長)
細數了沖洗界龍頭老大後,那麼在杭洲南路上的X蘭功力又如何呢?哈,我要告訢大家的是,也好不到哪去;四個月前同事發現我還有完整保留二張十二年前大夥出遊時所拍的正片商借拿去X蘭洗4*6照片,一張十元,但事先曾警告他:「不怕死的話拿去洗吧」,結果事後印證洗出的照片,被同事嫌得要死,經我檢視,真的卻實是沒什麼特色之處,簡略地說就是除了「不好看」之外,還是不好看,唉!唉!唉…難道「正片洗照片會死得很難看」傳說,永遠是牢不可破的魔咒?
在一年前在偶然的機會裏,有個好攝之女對我好好,送我一卷富士RVP,一直對我說RVP有多好多好的,還叮嚀我一定要拍拍看哦!但回家把底片放到冰箱後,我就忘掉那卷RVP,同時也忘了那個女的!(應該不算是忘恩負義吧),直到前陣子打開冰箱碰巧重新發現…..,拍完了那卷尚未過期的RVP,幻燈片用幻燈機投射下真的令我眼睛一亮的是,真是美極了!!!!讓我有股莫名興奮感想再去加洗成照片念頭,由於這些日子以來在手札論談見過各位大大們推薦沖洗店家,便挑了幾片去博愛路的X華試試看,沖洗後和正片細心比較結果,立體感有了,解析度很棒,色階表現不錯,色溫也沒有偏移,唯一最大缺憾就是色彩飽和度還是和正片差很多,不夠亮麗,照片有點偏暗,粒子表現比起普通負片100度沒細膩多少。整體上X華雖然卻實是比過去前述店家沖洗品質提昇了不少,但是對其品質大幅之提昇,不見得全都是X華的功勞,原因有三:第一、我用了專業頂極正片富士RVP,第二、我使用絕佳的Angenieux 鏡頭,第三、添加了B+M偏光鏡,瀘除了不必要的紫外線及反射光並加深天空色調層次表現及照片清析度,以上三點優良條件是我以前所沒有的。但不論如何,感覺上X華對色彩表現應該還可以有加強的空間才對。
過去,有時候我常去遊走各名大師攝影個展,看到大師們放大後作品非常欣賞之餘,都嘛會趁機和參展大師討教討教攝影問題,當然其中包括他們如何把正片沖洗照片問題,走筆到此,我想說的重點是,台灣沖洗業界普遍存在很偏差行為就是很不敬業又不很專業,而且相當勢利,只要你是大師,或是攝影班老師和店家有熟,師傅一定會小心翼翼為你處理放相每一步驟及細節,至於其他客戶嘛,嘿…嘿…真歹勢!隨便叫小妹洗一洗,原稿作品不要被刮傷就已經是阿隬陀佛了,你還要求什麼?誰叫你不是當大師的?別傻了,各位未來的準大師們!
(以上純屬個人十二年來所遇及感想,絕不代表任何商業店家行為,在此僅供參考)

berisa


網路會員

41) 2004/06/04 10:39 
> 雅典(正片無上夾好像100)
cooling兄您說的是中山北路靠近長安東路那一家嗎
如果是的話正片無上夾是110 :P
那一家現在好像叫「典雅」
改名好幾年了的樣子 ^^

若魚


網路會員

42) 2004/06/04 10:46 
ADI 兄, 用什麼底片或相機確實只是工具, 但是也是個人喜好的選擇,
大部分人也沒有否定 DSLR, 您何必如此不解與難過呢?

而且如果套用你的話講:

搞不懂如果用那麼貴的 DSLR拍照,
對於色調, 對比, 長時間曝光, 雜訊, 片幅, 廣角端... 等等的缺點還要委屈求全,
那何不繼續用傳統相機就好了??
至少還留有自己很滿意的正片原稿.

上面這句話不是要攻擊數位相機有多不好, (何況科技總是會持續進步, 我也期待中)
而是要再次提醒您: "這真的是個人的喜好和選擇",
為何不能尊重他人不同的要求和選擇呢?
多元的選擇和呈現方式不是更有趣嗎?

雙方何必一定要用互相攻擊的口氣和方式呢?
理性的討論互動大家不是會更舒服嗎?
愛好攝影的人應該也是追求真善美, 這也應該落實於言談中吧.

> ...豐富的色階層次跟好作品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句話確實很具爭議性.

1. 並不是每個人買好的相機就是想拍好作品, 很可能只是想享受好的畫質, 或是他個人喜歡的調調. 選擇什麼樣的相機跟 好作品 不一定要相提並論.

2. 好作品最重要的是內涵, 瞬間, 還有美感的表現, 可是有豐富的階調當然可以更動人, 有能力追求的話為什麼不追求?

你用數位滿意好用順手, 我肯定你的選擇,
但是我們有些人就要追求數位至少要跟傳統一樣好, 不然我就是還要繼續用優異的正片, 繼續麻煩的掃正片弄出圖檔, 繼續搞黑白暗房, 繼續追求豐富的色階, 而且努力的繼續拍出好作品, 直到沒底片可以買或是前述的條件成立, 不論別人是否肯定.

真的不必那麼武斷,
我肯定的是愛好攝影者的努力, 不會因為用什麼器材而更改.
每個人多一些包容性, 大家都會受惠.

請各位多指教.

PS: 個人不用 DSLR 的原因還有: 因為喜歡傳統 RF, 較小且輕便. ^_^

若魚


網路會員

43) 2004/06/04 10:54 
>當然是對, 因為講到極端, 甚至可以說, 對焦曝光跟好作品也一點關係也沒有.^^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snapshot 囉.

6x6 兄, 您這個例子舉得不太恰當喔.
snapshot 不但需要注重對焦曝光, 構圖也相當重要.

而且某些表現上, "恰當的景深和失焦" 也是注重對焦, "恰當的過度曝光和曝光不足" 也是對曝光的注重.
這樣說各位應該可以理解吧.

ADI


網路會員

44) 2004/06/04 11:36 
若魚兄說得極是

小弟也沒有攻擊傳統機用家的意思。

不過,我只是要說---對於沒用過的東西,不必太早去否定他。
我當然可以包容傳統機用家,那是你們的權利呀!!呵呵!!用不用DSLR干我X事??

但請各位傳統機的同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態度是否也俱包容性??
你們也對DSLR包容了嗎??

我只是SHARE我的經驗而已,傳統機我玩過
LEICA--R7, M系,CONTAX--ARIA, G2, G1, NIKON--F80, FM2, FM, FE2,
CANON -- EOS630, 10, 5, 100, FD A1, MINOLTA--D7, X700, PENTAX Z1P, MZ3,..............

至少我用過傳統機,而各位,你們用過DSLR了嗎??
你真的認為DSLR的階調層次不及傳統機嗎??
你還認為要1000萬6000萬畫素CCD才可以與膠捲比美嗎??

用過才知道!!

Bubbleee


網路會員

45) 2004/06/04 12:13 

我有用過耶!
我有D1H,D100,還有Sony 828 和一台Olympus傻瓜機

我真的認為,嘿,film 機比較好玩。
而且,film的選擇比較多。

其實,我是先玩Digital,然後再玩film,我很多朋友都這樣的。
現在玩F100,FM3A,Rollei 6008AF & 6003,Leica-M7,CONTAX RXII and WideLux F8. 等些日子,找DON大大指點,去玩Large Format。一定很過癮。
而且,一定要自己沖洗才真的好玩。

Film 好玩,尤其正片,更別提Medium format 的正片,那種感覺,唉,真的好耶!我以前也是不信。

啊~不要打我,我只是愛玩。


ps,RF 一點也不輕,M7 加上 50/1.0,可以拿來當武器,真重。

若魚


網路會員

46) 2004/06/04 13:17 
>至少我用過傳統機,而各位,你們用過DSLR了嗎??
>你真的認為DSLR的階調層次不及傳統機嗎??
>你還認為要1000萬6000萬畫素CCD才可以與膠捲比美嗎??

>用過才知道!!

說得好...
批評數位機的同好應該也要反思一下, 我們真的很了解我們批評的東西嗎?

說實話, 上個月我還在評估 300D + R lens,
但是請教了用 DSLR 的朋友, 他表示畫質很好(雖然比傳統機差一點), 但是會花很多時間在調整圖檔,
這就令我卻步了, 不是不懂得調, 而是沒那個時間調, 而且我太少拍彩色了,
最後放棄. (我也曾經在 LFC 問過這個問題)

我倒認為現在畫素已經不是問題.

6x6


網路會員

47) 2004/06/04 13:19 
> 而且某些表現上, "恰當的景深和失焦" 也是注重對焦, "恰當的過度曝光和曝光不足" 也是對曝光的注重.

若魚大大, 您這樣說, 當然是大家都能了解. 我個人是認為, 拍照不外構圖/選鏡頭/光圈/快門/對焦/按快門瞬間, 不論是哪一點, 只要是 [刻意的] 就是一種表現的手法.

但我前面那樣說的意思是說, 在 snapshot 時, 對焦或曝光不當, 是刻意的嗎? 還是有心要做卻做不到呢? 我想是後者居多吧.

snapshot 時再怎麼說也是有拍到想要的瞬間最重要, 其它各項種種要素相較之下, 講到極端, 都一點也不重要了.^^ 為了拍到瞬間而不能兼顧其它, 並非刻意, 不能算是表現的手法... 當然, 事後是可以這樣說來安慰自己.^^

若魚


網路會員

48) 2004/06/04 13:41 
Bubbleee兄,

嘿嘿... M 50/1.0 剛好不是我的首選鏡頭,
因為目前主要都在街拍, 輕便好用可靠是首選,
都是 M7 M6 + 50/2 + 35/2 + 28/2.8 .
而且個人認為 M 就是要簡單優雅輕便, 配太重的鏡頭或是馬達是萬不得已才會做的事. :-P

現在 LFC 當掉了, 不然我可以引用前幾天 post 討論 50/1.4A 時聊到的相關話題給您.

若魚


網路會員

49) 2004/06/04 13:46 
6x6 兄,
我懂你的意思了, 你的意思是說: 如果只取最重要的因素,
那麼 抓瞬間才是 snapshot 最重要的.

這麼說也沒錯,
只是我對 snapshot 的要求比較高,
如果只達到一項要求, 總是覺得不夠好.

RuriLupis


網路會員

50) 2004/06/04 14:30 
>假如作品不強調色階層次,那麼又何必買那些高級鏡頭,廠商也沒有必
>要在鏡頭上的研究,眾多的那些銘鏡不是廢物一個嗎?

咳, 多少人分得出來差別?
沒看過好的, 或是分不出來的看不出來的話, 鏡商賣濫鏡還不都是好鏡.

這年頭不就是過度飽和, 過度反差, 看得出來啥?

rickylin


網路會員

51) 2004/06/04 14:53 
DSLR與正片相比起來所少的那一點透明感與色調,我選擇DSLR,因為所省下來的時間與底片保存所花費的精力,能讓我多一些時間拍照,用DSLR所省下來的底片錢,可以讓我有多一些的金錢作為旅遊攝影的基金... 更何況那種差距在洗成相片或印刷時根本看不太出來,你能拿你的正片原稿給許多人看嗎?要不就是用DUPE片打幻燈機,要不就是洗成相片,要不就是變成印刷品,那二者之間所謂的畫質上的差距,老實說,大家看得出來嗎?

不過黑白攝影又是另一個領域,到目前為止,還是用黑白底片在拍SNAP... 用DSLR轉黑白還是差距很大~

6x6


網路會員

52) 2004/06/04 14:54 
若魚大大, 我那樣舉例, 只是相對於XXX跟好作品一點關係也沒有, 講個[極端]的比喻而已.^^

ADI


網路會員

53) 2004/06/04 15:44 
http://adilin.myweb.hinet.net/

小弟的一些照片,參考一下。空間太小,有些放不上去了,改天再換一些。

我用DSLR,一樣要調光圈快門、要曝光補償、要調整色溫。
也會有廢片廢照,跟底片機一樣。
我不覺得用DSLR就可以省多少功夫。

但是我不太會後製,所以都是縮圖而已,就螢幕上看,或許不若一些底片掃描後的階調來得豐富,但是我不認為差到哪裡去。而我也敢說,有些照片不說你也分不出是底片掃的還是DSLR拍的。

當大多數的傳遞媒介是螢幕的時候,DSLR的優勢是不容忽視的。

若魚


網路會員

54) 2004/06/04 16:18 
綠光兄,
應該算是可憐吧,
我就是剛好 99% 都拍黑白, 又看得出數位機調子和正片差別的人.
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無法享受 DSLR.
只能繼續享受我的傳統相機, 傳統黑白, 傳統暗房.
繼續等數位的進化, 等荷包再滿一點~ ^^

若魚


網路會員

55) 2004/06/04 17:01 
謝謝 ADI 兄分享作品.

說一點個人感想請勿見怪:
我跳著看了一些, 建議要稍微後製微調一下比較好.
And 發現在光線較不足的地方拍的, 色調會怪怪的, 而且糊糊的沒有焦點, 反差也不太夠, 光線夠的地方有時會有亮部失去細節的問題, 也有色調不連續的問題.
不過以作品來說, 這些當然是比較次要的. 而且這不是每個人都看得出來(如同 RuriLupis兄所言),
但是對於有所要求的人來說會相對的重要了. 就看各人取捨了.

我用的是 IBM P76 Monitor + Matrox G200顯示卡, 有用 Adobe gamma 調整過, 觀看用的硬體應該不會太離譜.

現在上 photo.net 的確很多用 DSLR 拍的我都會誤認成是正片, 真的是機器和人都在進步.

推薦一個我覺得DSLR後製得還不錯的影像網站: http://disney.twbbs.org/~waltdisney/mt/

還有請參考我去年貼的一些照片, 彩色都是正片拍的, 自己用底掃再調整到接近原片(三角貓功夫)...
http://www.dgphoto.com.tw/list/query_list.asp?qtype=1&qstr=%ADY%B3%BD

ADI


網路會員

56) 2004/06/04 17:35 
感謝若魚兄指教

個人因為不擅後製,所以也就拍拍JPG檔縮圖之後就PO上。基本上是要模擬拍底片的感覺。

在DSLR上,因為各機軟體的不同,如果不後製,所以會有一些先天的不良,例如istD會比較粉,感覺顏色比較"薄",又E1拍的會比較"厚",層次多一些。10D則如果不後製,顏色比較硬,色階不漂亮等等。
至於色階不連續,小弟認為是各螢幕差異及縮圖的關係,從拍出來到PO上網,連續轉儲存多次,對JPG比較不利。
至於糊糊的沒焦點,可能是我拍微距的部分較多,不習慣拍大景。加上E1多了一片超音波濾鏡(一般DSLR在CCD前頂多多一片低通濾鏡),所以解析度比較差,這一點小弟也有注意到,正透過機身設定在改善。

至於您的底掃佳作,其實也跟之前小弟所遇到的情形一樣,會有粒子感及高光部失去細節的現象,看起來就有點"髒髒的",這大概是底片數位化的宿命。

歡迎也感謝若魚兄來信指教 adi.lin鼠msa.hinet.net

老羊


顧問

57) 2004/06/04 20:23 
的確.正片輸出一直是很多影友心中的痛
即使手札站長STD曾拿日本拍的風景照到長安東路全省聞名節×洗西霸
我看了後直搖頭.包括STD兄
認識很多大師.皆把作品拿節×放大
大師就站在沖放小姐旁.全程觀看.叮嚀.
所以展覽的作品大致上都能洗的好
要洗的好.條件吧?
除了要有名.量多.交情.等.皆少不得
至於數位沖印機.NORIZ..或FDI..或KONICA
唉...不是洗的上過度.就是下不足.至於顏色還滿標準的
我現在要放大照片.都是拜託節X數位部門的經理先幫我調好反差再輸出
也算是調過吧
但無合成或調色

rickylin


網路會員

58) 2004/06/04 21:29 
我所謂數位機調子和正片的差異是說你在展示作品時的方式... 如果你展示作品,通常是洗成相片,二者的差異不大,更何況台灣正片洗相片品質很差... 如果你是印刷,那基本上不會有差異...

拍黑白的話,沒法啦~所以我還留一台MZ-3...

9600


網路會員

59) 2004/06/04 21:42 
洗CIBA彩色如果能以masking處理 以降低呈像反差 可洗出約九成底片的階調
看過CIBA的相片  其他種類的相紙 只有一邊站的份
現在很多沖印店因價格戰 拿P4當CIBA洗 還騙顧客説是CIBA相紙 一分錢一分貨

leith


網路會員

60) 2004/06/06 22:02 
P4 、R3 、 CIBA…
請問一下這三者有何不同。
因昨天第一次將自己的作品拿去JAZZ洗得,就給自己弄得迷糊了~~
所以也就請專業的服務小姐幫我選,她們的意建是我的作品反差不大如同CIBA
可能洗不出我要的,所以她們的建意是用一般數位輸出。但後我還是給他選一
下R3,因也不知道有什麼不一樣~~

今天拿到後看了(10*12),感覺不如用一般的負片照得來的好(是比不上)~~~
是不是如同上述所言選用的底片有差…
還是真得所為的反差過小之因,
有請各位大大來為小弟指教~~~謝謝~~^^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 / 共4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1 2 3 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606368人 │ 線上1575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