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何謂『後製』?我的想法。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07/09/13 09:53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顧名思義,「後製」( post processing )代表「之後的製作」。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合理界定什麼是「之後」,應該能夠有效釐清「後製」的定義。換言之, 我們想找到一個合理的「分界點」

前述的合理「分界點」,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按下快門當時」;換言之,按下快門而立即決定的東西,屬於後製 之前 的原始資料(也就是 沒有 經過後製的資料),而 之後 可以附加上去的任何調整或修正,都屬於後製範圍。(至於是否還有其他 更合理 的「分界點」,我想聽各位的意見。)

當我們按下數位相機的快門,哪些東西被決定了?當時被決定的東西只有 3 樣:光圈、快門與 ISO ,至於其他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採用哪種解馬賽克程序、白平衡、影像色彩空間、銳利化、色相、飽和、套用曲線……等),都 可以 隨後才決定,是攝影者 可以 隨後才選擇的。換言之,按下快門當時,只決定影像原始資料,也就是一般所謂的 raw 檔;至於成像過程的其他諸多因素,則 可以 在半秒鐘之後才透過相機內部的後製軟體決定(譬如使用 Jpeg 檔),也可以在一小時或一個月之後才決定(譬如使用 raw 檔)。

所以,我的後製定義如下:

 

後製代表一種影像處理程序,把相機(不論是傳統底片或數位感應器)擷取之原始資料,轉化為最終影像的一系列程序。

 

附註:

我曾經見過一種很有趣的觀點:只要「我」沒有親身參與的任何影像調整或修正,都不算是後製;可是,同樣的程序,如果我親身參與,則屬於後製。所以,「後製與否」取決於「我」有沒有參與。(套用在傳統攝影上,如果底片自己顯影,然後印相,則算是經過暗房後製,如果底片交給沖洗店處理,則相同處理程序不算暗房後製。)

根據這種想法,利用 DC 拍攝的 jpeg 檔,是沒有經過後製的影像,因為包括相機內部的一系列影像調整,以及沖洗店的相關調整,「我」都沒有參與,所以算是 沒有後製 的影像。這對等於下列程序:我拍攝的 raw 檔,交給我的朋友做一系列處理,然後轉成 jpeg 檔;由於我沒有參與調整,所以影像是沒有經過後製的。請注意,這位朋友可以叫做相機影像處理軟體與沖洗店。


推薦者: jan2000

louiselisa


網路會員

41) 2007/09/14 10:23 

個人比較傾向迪諾兄的見解。

按照時間點(按快門)或根據處裡程序去定義後製,意義不大。

即便可以說得通,每廠家的相機、底片、鏡頭、濾鏡都會影像成相因素,即便是在同個時點、同樣構圖、相同的曝光。

以數位來看,用RAW檔下去定義更是不合理,那些無法輸出RAW檔的DC所拍攝的照片又算啥?

即便是底片時代,除非規定用哪家廠牌、型號的底片,才有所謂的公平原則吧?

我想大家討論後製的定義,主要是針對攝影比賽,其實多數攝影比賽再限制的後製部份,主要是針對構圖(不得格放)、內容(不得合成或是局部處裡),至於去調整色偏、銳化或是許多可以透過鏡頭濾鏡達成的效果都該是可被接受的範圍。

至於個人領域部份,爽就好。


推薦者: R35867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42) 2007/09/14 10:31 
原發文者: 雷文咖啡 發文時間: 2007/09/14 10:19
這裡先引用一下"好運將"先生的部落格教學示範! http://blog.photosharp.com.tw/BLOG/Article.as..(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觀察兩種論點支持者的言論格調,就清楚知道真理在哪裡。

你實在沒有必要這樣糟蹋自己。不值得的。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43) 2007/09/14 10:46 
原發文者: louiselisa 發文時間: 2007/09/14 10:23
個人比較傾向迪諾兄的見解。 按照時間點(按快門)或根據處裡程序去定義後製,意義不大。 即便..(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Louiselisa 兄:

首先釐清一點。我之所以討論「後製」的定義,是要釐清「後製」在攝影程序內扮演的地位。

攝影比賽基本上完全不在考慮之內,因為這些私人性質的比賽規定,不論合理或不合理,只要規定清楚,就沒有什麼值得爭議的。何況,我想也沒有人會傻到用攝影比賽的規則而回過頭來規範攝影的範疇。不,我沒有興趣討論、也不關心攝影比賽規則。

 

迪諾


終身 VIP

44) 2007/09/14 10:59 
我個人並不認為後製需要去把它定義死,可以是很彈性的。
機器在進步,人的觀念會隨環境而變化。
攝影比賽,讓制訂規則的人評審的人去決定到底算不算後製,有無違反規則。
藝廊貼的圖,貼圖的人及看圖的人會自己評斷有沒有後製。(更何況後製又如何?)
拍底片的沖完片就算後製這點可能大多數人較難認同。

硬要說個看法的話,人為刻意改變相機拍攝得的影像就是後製。
至於相機內的影像轉換程序我把它看成是底片特性。
相機內的白平衡色調調整銳利度對比等等我把它看做是濾鏡。
前製?後製?

至於拍不拍RAW,這點要看用途吧,見仁見智囉....


推薦者: louiselisa

雷文咖啡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45) 2007/09/14 11:00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4 10:31

    你實在沒有必要這樣糟蹋自己。不值得的。



我糟蹋自己?

就算是,也好過你在糟蹋別人吧!




幸せを届けたのは、神様の仕事でも


幸せを続けるのは、人間の仕事です

oscarynk


網路會員

46) 2007/09/14 11:26 
如果純以攝影的角度考慮,後製已不是重要課題,因為數碼攝影把前後的界線模糊了,以前想要怎樣的照片,要考慮用什麼膠卷,現在回家套上曲線,不是前期要考量的東西;以前要做藍天的效果,要選好瀘鏡才影,現在回家再推藍天;以前光差大時,拍時已選好要犧牲的部份,現在回家攪什麼HDR把全部取回;所以,現在大概沒有一本數碼攝影的書不談數碼黑房,因為這與拍攝是不可劃分的事了。所以,對一般大眾而言,後製是什麼其實是不要問的了,當然,好像哲學家要解決人生大問題一樣,什麼是後製這問題還是要找專家來回答的。
oscarynk修改於2007年09月14日11:28

推薦者: louiselisa, R35867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47) 2007/09/14 11:43 
原發文者: 迪諾 發文時間: 2007/09/14 10:59
我個人並不認為後製需要去把它定義死,可以是很彈性的。 機器在進步,人的觀念會隨環境而變化。 攝影比賽..(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迪諾兄:

>> 攝影比賽,讓制訂規則的人評審的人去決定到底算不算後製,有無違反規則。 <<

私人舉辦的攝影比賽,只要規則清楚、公平,外人沒有什麼置喙餘地。

>> 藝廊貼的圖,貼圖的人及看圖的人會自己評斷有沒有後製。(更何況後製又如何?) <<

沒錯,這正是我稍早說的:「 不妨讓最後的結果 (影像) 自己說話,不要做任何限制。

>> 拍底片的沖完片就算後製這點可能大多數人較難認同。 <<

請問,顯影與印製照片、乃至於整個暗房處理過程,難道不是發生在拍攝 之後 嗎?暗房工作當然屬於「後製」

就傳統黑白攝影來說,講究的是「對暗部曝光,對亮部顯影」。換言之,攝影者必須要充分的暗房知識,才知道如何曝光,也才知道如何顯影(採用什麼顯影劑、顯影多少時間、什麼溫度、怎麼搖晃……等),這些都是取得適當底片的重要步驟,也是攝影的最重要技巧。至於如何印製照片,那當然更是後製的重要一環。單就 影像品質 本身而論,黑白攝影的成敗關鍵,完全取決於「暗房後製程序」,包括如何曝光都取決於暗房知識。

>> 硬要說個看法的話,人為刻意改變相機拍攝得的影像就是後製。
至於相機內的影像轉換程序我把它看成是底片特性。
相機內的白平衡色調調整銳利度對比等等我把它看做是濾鏡。 <<

我同意你的第一句話本身,但不同意你對於「相機拍攝影像」的解釋。相機感應器擷取的只是 raw 檔,你按下快門的時候,只有 raw 檔被決定,其他都是未定的,也是攝影者 可以 選擇、修改或製作的,因此從此之後所做的 任何 決策都屬於「後製程序」。這是客觀事實,不是主觀價值判斷。這跟我們喜歡與否完全無關。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48) 2007/09/14 11:52 
原發文者: oscarynk 發文時間: 2007/09/14 11:26
如果純以攝影的角度考慮,後製已不是重要課題,因為數碼攝影把前後的界線模糊了,以前想要怎樣的照片..(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oscarynk 兄:

>> ……因為這與拍攝是不可劃分的事了…… <<

完全沒錯,我的整個討論正是要取得這項結論,也就是說,不論傳統黑白攝影或數位攝影,後製暗房都是攝影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要擺在一起思考。(當然,某些攝影風格不需強調暗房。)

 

迪諾


終身 VIP

49) 2007/09/14 12:05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4 11:43

    相機感應器擷取的只是 raw 檔,你按下快門的時候,只有 raw 檔被決定,其他都是未定的,也是攝影者 可以 選擇、修改或製作的,因此從此之後所做的 任何 決策都屬於「後製程序」。這是客觀事實,不是主觀價值判斷。這跟我們喜歡與否完全無關。       ..(恕刪)

除了剛買DSLR那陣子,我現在已經不拍RAW了,所以我按下快門後的JPG我不認為是後製過的,進PS後才算。
剛開始玩RAW時,也是直接用所附的轉RAW軟體轉成JPG,後來發現多此一舉,直接拍JPG輸出小張的夠用了,乾脆讓相機去做,KM的色彩演譯和銳利度其實還不錯。

回到前述,各人狀況不同,何謂後製由各人去決定。
最後,雖不認同但還是尊重你的看法,也希望討論串裡大家火氣別太大。出門準備回苗栗了~~~~~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50) 2007/09/14 12:09 
正片拍照,可以直接丟給人家去用,隨她們高興要不要後製.

使用數位,後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RAW檔拍好後,需要軟體轉可視TIF或JPG檔.
依需要縮圖,銳利化;改變色溫;更改相片風格;偶爾得調色調,明暗度或反差對比或裁切.這些好像都是最基本的後製行為吧!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51) 2007/09/14 12:32 

  

在既定科技水準與器材設備的限制之下,

攝影者可以選擇在最大的控制範圍內,

由自己決定攝影結果;

也可以選擇讓別人(相機造造商)決定。

 

希望各位對於「後製」的定義,

能夠有助於做最明智、最有意義的決定。

 

附註:

這是我對於這個話題的最後回應,不定時還會重複在討論最末端。

攝影新手


網路會員

52) 2007/09/14 14:43 

那個不好意思插嘴一下...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1 18:47
原發文者: 攝影新手 發文時間: 2007/09/11 18:13
您是不是忘了... 您對後製的定義與許多人不一樣~

忘了?我曾經知道過嗎? 我只知道一種後製的定義:數位相機擷取之原始 raw 檔,處理為最後影像的一系列程序,統稱為「後製」。

didadida 大哥, 您現在知道了嗎?


新手上路,請多包涵。

kevin1566


網路會員

53) 2007/09/14 16:17 

迪諾大大的定義應該是:『按下快門那一刻之後的(包括相機本身功能處理的),才算是後製。』也就是在按下快門之後,『拍攝者本身』有自行加入人為因素成份而改變攝影作品內容的,才叫後製。而其實,這也真的是相當多比例的人所認知的後製。至於相機本身功能有多強,能做出多少東西,與我無關。攝影者只要盡自己能力在現有攝影配件之下,將按下快門前的工作做好就行了。這樣,在這種定義之下,就沒有後製的行為了。

而didadida大大的定義則是:『只要是在光線進入相機由CCD或CMOS接收到後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工作行為都叫後製。』這樣,所有的傻瓜數位相機所拍出的照片,就都成了有經過後製行為的作品了。這樣的認知,在目前數位發展的潮流下,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因為,由相機本身自行提供的加工功能,和個人自身加入的加工行為,其實都是在做一樣的事,只是做法會有不同而已。

我也認為,在這個後製的定義上,界限越來越模糊了。如果,EXIF的是否存在,代表有無後製,那麼,當你碰到一位真正的電腦高手,他會將照片後製的天衣無縫,然後,再順便將EXIF修改成完全看不出有被動過的跡象,請問,這時候怎麼界定後製?!

我覺得,或許大家可以把攝影這檔事,真的當做一門藝術來看,而不僅僅只是技術而已。既然是藝術,最重要的還是最終的成品。只要成品能夠讓人滿意、心動,不管製作過程如何,都應給予嘉獎鼓勵才是!就不要再爭怎樣是後製、怎樣才不是後製了!


EASTMANS


網路會員

54) 2007/09/14 17:22 
什麼叫後製,看起來百家爭鳴,盛況空前.
對後製有限制要求的人或單位,自己去界定何謂後製,不需要去要求別人怎麼想怎麼講.
遊戲規則由莊家決定.
像我們這種只會玩玩小把戲的人,還是要剪剪貼貼,塗塗抺抺,反正我只是要一張好看的相片,只好不擇手段啦.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55) 2007/09/14 19:43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4 12:32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後製是定義的哦...你的是攝影玩名詞解釋哦....而且還得依你的定義才叫定義,跟你看法不同就惡言相向....
說得天花亂墜....能不能拿出點你的後製成果讓大家看看呀.....
沒成果ˋ作品....定義的再清楚有啥意義呢...作品因此大放光彩????

等很久了....拿出作品說服我也說服大家.........

好運將

部落格(21)
評議顧問

56) 2007/09/14 19:47 

什麼叫後製.......

我只有內外痣也


攝影這世界因有您精彩~~
攝影因有您充滿著希望~~
運將連絡電話~0937-541-598

推薦者: kevin1566

windflow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57) 2007/09/14 20:56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7/09/14 12:32

  在既定科技水準與器材設備的限制之下,

攝影者可以選擇在最大的控制範圍內,

由自己決定攝影結果;

也可以選擇讓別人(相機造造商)決定。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這跟廢話有甚麼不一樣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58) 2007/09/14 21:22 
這樣子就是後製.以前稱為特效.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59) 2007/09/14 21:33 

我們老頭子.老灰鴉.認知是:


1.為原作品.

2格放屬於裁剪.

3.屬於特效後製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推薦者: sufen847888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60) 2007/09/14 21:45 

比較嚴格的說法.

就是原作品經過特別處理.特殊製作的.

如移花接木.改變色彩.中途曝光.刮傷底片等等...

以上都可謂後製.

 

老何471130修改於2007年09月14日21:46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 / 共4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1 2 3 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74392人 │ 線上152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