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後製引發的爭議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06/07/30 14:24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最近在『論壇』post的兩篇文章,引起一些討論,
但也招致一些毫無意義的爭吵,關於後面這點,
實在覺得很遺憾,也請大家原諒。
原本想藉由討論來平息一些沒有必要的爭論,結果適得其反,
使得原本應該賞心悅目的東西,搞得一塌糊塗。

經過幾天討論與爭論,我想藉此機會表得個人的一些感想。
我個人對於「數位攝影」與「黑白底片攝影」的態度很類似:

    「暗房」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沒錯,黑白攝影有Henri Cartier-Brisson,
但也有Edward Weston與Ansel Adams。

大家對於『後製』的涵蓋範圍、處理態度與其他等等,
顯然都各己見。我相信,這方面的分歧觀點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
不過,姑且不論各位心目中的適當「後製」程序是什麼,
應該都不反對這方面的技術、知識是值得追求的,
問題只在於我們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術。

關於最後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朝下列方向思考:

1.相較於傳統攝影,數位影像存在許多品質上的缺失,
 後製應該針對這部分處理(例如:反差、雜訊、銳利化……)。
2.後製應該運用數位影像特有的優勢(例如:RAW檔)。

透過以上兩者,儘可能取得技術層面上的「最佳品質數位影像」。

3.正常情況下的後製程序應該如何呢?
 有的人偏好微妙而含蓄的後製,
 儘可能只凸顯影像原有的東西。
 有些人則偏好搞出大花臉的玩意兒。
 關於這點,不論我們贊成或不贊成,都會繼續發生,
 但「後製」不正好更能反映攝影者的修養、品味與美學觀點嗎?

最後,我想說:『後製』只是一種工具,
每個人都應該設法擁有最佳的工具。
如果『產品』發生問題,不該怪罪『工具』,
因為罪魁禍首應該是工具『使用者』。

推薦者: haywoodlam

superVIP


網路會員

1) 2006/07/30 14:41 
不是"後製引發的爭議", 而是你(堆砌文字)引發的爭議.
.

suwenpo2004


網路會員

2) 2006/07/30 14:54 
不要沒兩句又開罵了。

lintl


終身 VIP

3) 2006/07/30 15:46 
不好意思,對於樓主的這三篇文章,個人小小的看法是,以個人主觀觀點為主的主題常無法招來理性的討論。

您個人的觀點旁人無可置喙、也無法左右,但請小心處理。

" 但「後製」不正好更能反映攝影者的修養、品味與美學觀點嗎?"

修養、品味與美學觀點,都是很主觀認定的,樓主的一言以蔽之,老實說個人認為不妥。
lintl修改於2006年07月30日15:56

推薦者: jun65, yangweli

exc71981


網路會員

4) 2006/07/30 16:26 
後製可以協助創作者更充分表達自己的理念

也有助於將創作轉為生活上實際的運用  如印刷品  美編等

讓創作者得以從現實生活中得到迴饋   延長創作的生命與能量
推薦者: jun65, camui0704

exc71981


網路會員

5) 2006/07/30 16:32 
舉例 : 一個汽車廠不是只會做引擎就好, 一輛汽車要能得到認同, 是需要全面性的被消費者接受才能.
     一個餐廳不只菜要好, 裝潢及服務也不可或缺

josefhsu


網路會員

6) 2006/07/30 16:54 
比喻可能不是很貼切

您或許可以說, 頂極的食材,可以透過適當醬汁(佐料)更顯美味

窮光棍


網路會員

7) 2006/07/30 17:01 
> 『「後製」:個人的一些看法』一文想要達成的結論是:
> 任何數位相機拍攝的影像,都必須經過後製才能實際運用。

愚以為, 您對後製的定義已有不妥, 這樣的結論也就不對了~

carl3104


網路會員

8) 2006/07/30 18:24 
開這麼多關於後製的標題實在有些礙眼,一進來攝影異言堂就看到好幾篇....希望能集中討論,別再開新標題了。

一點個人的小建議~~
推薦者: dsg0125, A.CHUAN

ravencoffee


終身 VIP

9) 2006/07/30 18:37 
爭,爭啥?

古言有云:

"君子無所爭,必也攝乎"!

ㄎㄎㄎ...
推薦者: 398287, JR_Huang

Clouder


網路會員

10) 2006/07/30 21:55 
意識型態的東西有什麼好爭的?
推薦者: NeZeki, skyler

mulder1974


網路會員

11) 2006/07/30 23:33 
長的醜就要靠衣裝跟化妝
有啥不對?
推薦者: JR_Huang

hamburger


網路會員

12) 2006/07/31 00:17 
感覺比較像是:任何數位相機拍攝的影像,都已經被相機後製過了才被運用...
至於必不必須,我想只要要像機參數設定好,無論是自訂參數或是原廠設定,都是告訴相機怎樣後製(我要銳利一點,我要用3800度的色溫,我要黑白模式...)
或許通通歸零可以得到最單純的數據,不過既然傳統攝影都會加濾鏡,重複曝光,依照自己的認知改變光圈跟快門,後製從何開始?我倒覺得從拿像機的一刻就已經在後製了,至少有的人從觀景窗構圖時就已經之後最後的畫面是長什麼樣子了.
後製重不重要?重要阿
可不可以不要後製呀?可以呀
同一道菜,有人偏好去高級餐廳享受,有人喜歡買食譜回去研究,有人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料理,我想結果都是令人愉快的,做主的人雖然這樣想,可是一定有人會想:非要去餐廳這麼奢侈嗎?非得自己浪費時間料理嗎?你自己亂做小心別人吃壞肚子...
爭議是件好事情,只要不做人身攻擊就行,有人喜歡拿人家的文章做論證,有人喜歡拿自己的經驗做論證,有人喜歡有不同的想法,天外飛來一筆,有主題就會有回應,讓討論內容豐富一點不是很好嗎?
推薦者: JasonLi, hinojimmy

EASTMANS


網路會員

13) 2006/07/31 01:38 
討論
是講出自己的觀點,聽聽別人的觀點
第一層
   吸別人的經驗,改善自己的不足
第二層
   吸收別人的失敗,告誡自己不要犯
第三層
   數落別人的缺失,要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在手扎發言我很少在有爭執的議題發表超過三篇
因為沒有意義,我只講出自己的觀點,看別人怎麼講,除非是非常明顯而可以量化的錯誤,不然我幹嘛反駁別人,別人講的也是他人經驗累積,雖不相謀,只因道不同而已.
推薦者: 老何471130, dsg0125, r88522726, bv4bg.hamccl, glacier7753

exc71981


網路會員

14) 2006/07/31 06:46 
同樣一張照片, 給予不同顏色( 暖色系 / 冷色系 ), 展現出來的意境便截然不同

小弟最近 正為公司年度展覽的一些海報日夜趕工     有感而發  

後製真的很好用........可以讓"如花"展現發揮出有如"志鈴"一般的效果

barry206


網路會員

15) 2006/07/31 07:00 
討論的時候常會遇到這種情形
觀念相近的情況下,對方的任何發言都會被自己解釋成有建設性而值得參考的。
觀念不相近的情況下,對方的任何發言都會被自己解釋成硬拗、瞎掰、鬼扯蛋。
其實本來就是這樣,也不用覺得奇怪。過了5年、10年之後,回來看當初的觀念又會有新的想法出現。
不管是你是天然美、化妝美還是許X美,總言而之都是互相漏氣求進步啦!

job123456


網路會員

16) 2006/07/31 08:18 
To ravencoffee
您那句的意思是指: 君子沒啥好爭的! 有相爭的話也只有"攝影"一事吧!!
您是叫大家"要爭"???!!  不懂的話就別.....
job123456修改於2006年07月31日08:21

JasonLi


網路會員

17) 2006/07/31 09:21 
>後製重不重要?重要阿
>可不可以不要後製呀?可以呀

"後製"這個動作的爭論在這裡已經是個定義的爭論問題,.........什麼樣的行為才算"後製"或者"後製"該有什麼條件具備。"後製"是伴隨數位影像盛行以及處理器的進步,使得門檻降低,所以才大張旗鼓的被突顯,後製重不重要或者該不該有後製,問題的本身已經不重要,因為對於以一個逐漸形成的"文化",是沒辦法以高牆來阻擋的。

我覺得面對後製的文化,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或什麼新的思維,是直得我們去探討的。
JasonLi修改於2006年07月31日09:24

hamburger


網路會員

18) 2006/07/31 10:48 
>後製重不重要?重要阿
>可不可以不要後製呀?可以呀
其實這樣寫也就是呼應JasonLi的意思:問題的本身已經不重要了
其實重點放在讓我們所製作出來的影像,無論是直接拍出成果後或是經過加工的,只要符合自己或是需求人的期望就行了
因為之前是著重在"後製從哪裡開始",我上面那兩句應該離題了,不好意思...

wyk


網路會員

19) 2006/07/31 10:49 
這問題就跟canon好還是nikon好的話題一樣
開版就是喇賽的開始.....

poorchiou


網路會員

20) 2006/07/31 11:46 
後製不是必須的嗎?就連底片也得經過一定處理程序才能變成拿在手上的照片呀?數位更是,任何影像至少也得經過機身的設定才能呈現在你我的螢幕上..不是嗎?
重點是,我是用相機去決定影像,還是用電腦去改造甚至製造影像?為使影像完美呈現的後製是必要也無法避免的,但不必要或刻意處理的後製呢?結果是證明了後製者的"攝影"眼光獨到,還是證明"操作影像處理軟體的能力"優於別人?
有回去拍照碰到了位前輩,也聊了些後製,最後他的看法也一直影響了我的看法..
先不論其它技術細節,透過觀景窗就決定的影像,不論內涵好壞,我都覺得那是件"攝影作品"!不論底片或數位!
透過電腦螢幕,才去調整,改造成自己想要的影像,即使它改進了曝光的缺失,甚至更美,更動人,我想那應該稱之為"影像處理作品"應也不為過吧!
小弟路過,且人微言輕,純係表達自己粗淺看法罷了...
推薦者: Bill, dsg0125, NeZeki, lintl, skald, alanhaung, 阿聊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5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51521人 │ 線上144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