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D4對焦系統預測
作者  
討論話題
 

jenhoxen


網路會員

2010/09/08 14:54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D700開始大幅降價了! 跟據尼康以往的習慣, 這可能是下一代機身將要發表的前置動作, 網路上又開始熱絡討論N家全幅機的後續發展; 個人一向關注N/C旗艦的戰力消長以及發展方向, 日前將Nikon AF的發展預測整理歸納, 也同步於手札刊出, 敬請批評指教.

對於Nikon下一代AF系統的預測, 小弟覺得可從內(自家進化)、外(對手的發展軌跡)以及理論極限(科技瓶頸)三方面綜合歸納:

自家進化部份, 由總點數5→11→51, 顯然找不出什麼規則性, 大方向是的[細分]與[充實]; 但由十字點的增加比例3→9→15, 好像就有點名堂了(等差級數~6)不過沒啥意思(除非找得出一字與十字點計算資訊流量的差距、每世代CPU的負荷能力、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撇開數學, 還有圖形(排列)的法則可以參考: CAM1300是在[田]字的五個交叉點各佈1點,極遠點沒有佈建能力; CAM2000就把田字格排滿了, 附送左右各一點聊表心意;到CAM3500把每3點(一個縱列)分裂為15點(5倍),附送的兩點分裂為3倍.

從對手的演化方向來看, Canon很早就進入45點的階段(一直以來Canon的AF領先Nikon一個世代), 之後數量不再增加(即使面對Nikon在數量的後來居上), 只做[十字點的增加]、以及[十字點位置的佳化]~~那麼, 是否表示有某個物理極限或科技瓶頸限制對焦點的分佈面積或數量?→已知副反光鏡面積限制AF分佈區域.

Nikon過去在5點/11點的時代(對應APS面積容納6MP/12MP的點距), 對焦點面積顯然是過大的, 常常對A得B(最惱人的莫過於合照對到背板),在細分為51點之後, 對12MP分佈在36x24mm的D3/D700而言是如魚得水, 點那中那;用於密度增加一倍的D3X好像也只要調校精度即可勝任~~那麼對於接下來再翻升一倍的48MP解析度, 現有AF點的面積/精度是[進步一點就夠了],還是必需[改頭換面]?

如果單純從全幅構圖需求面自家進化史看, D4的AF有可能增加為79點(四邊再各加一排,更能cover井字黃金分割構圖)、甚至127點(D1→D2→D3的軌跡, 每代AF點數增加量都超過前代的一倍)

但從對手的動作及已知物理限制, 很可能只能在既有規模中精進, 那麼最好的狀況是45點十字六點一字(左右15點陣列全面升級,極遠6點照舊), 也可能左右各升級6~9個十字點,和原有的15個十字形成一個大十字形區塊,起碼照顧到橫幅及直幅構圖有快速點可用, 其餘維持1字. 也就是說[Canon45/Nikon51]將是人類頁這一代DSLR的極限.

以下用圖說明D4對焦系統可能的發展(其中第2的模式我認為可能性較高,但也不排除有3/4這種crazy的情況--Nikon總是給我驚喜):

1. 維持51點其中45點十字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2. 79點中央33點十字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3. 127點中央39點十字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4. 127點中央45點十字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jenhoxen修改於2010/9/8 下午 03:09:23

推薦者: Bill, ljm99, kent123, cyw, vov

rickcrickc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1) 2010/09/08 16:02 
這麼多點要幹嘛?
 

jenhoxen


網路會員

2) 2010/09/08 17:55 

呵呵~~對於用不到的人來說, 一點都多餘啊...不過對用這系統拍快照的人而言, 應該是有很多期待的吧....

只是先把想法寫下來擱著, 看看和將來實際產品的差距, 也算檢視一下自己對Nikon的了解程度吧.

rickcrickc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3) 2010/09/08 23:19 
如果是2000萬象素,希望對焦點能做2000萬點。XD

對焦點多不如配置適當。
 

whchen


終身 VIP

4) 2010/09/09 09:52 
對焦點多是好事,特別是對運動/飛羽拍攝極為重要,以拍鳥來說一般拍鳥都是對眼睛,但是小鳥的頭都是小小的而眼睛更小所以對焦點小才能準確對焦.
推薦者: jenhoxen

diffusionless


網路會員

5) 2010/09/10 14:22 
原發文者: rickcrickc 發文時間: 2010/09/08 23:19
如果是2000萬象素,希望對焦點能做2000萬點。XD 對焦點多不如配置適當。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1.為何而不直接在常用位置放置對焦點就好?

對焦點最終發展應該是,當我們眼睛看到那個位置,就應該對到那一點,但實際上做出眼控OK,但眼控要獲得100%確定是沒辦法,所以CANON不把眼控放在1系列,而後面也沒有再繼續!

所以比較退而求其次就是多點密集分佈方式!

而今天看到這樣對焦點感覺好像很容易一樣,實際上,相機在對焦時候是透過鏡頭的光線來偵測相位差,但鏡頭不是完美,路徑也不會是一樣,這些是需要去校正,校正結果必須要能適用所有鏡頭,另外就是組裝公差要求精準,必須讓其光徑位置精準三個感光元件,觀景與AF必須相同,而光線在鏡頭內不是直接穿過而是多角度折射最後達到感光元件,觀景與AF都是同樣,當然大部分人都知道鏡頭有像差缺陷會對影像有影響,但卻沒有想到對AF也是一樣有影響,在反光鏡前面的路徑都是一樣偏差損失,AF還更麻煩還有反光鏡後面路徑的誤差問題!

所以不是想在那一點放置對應的對焦SENSOR就可以,而且在畫素越來越高之下,很多問題會更突顯出來!

2.為何需要這麼多對焦點,有何好處?

一個對焦點就是個感應位置,在面對動態物體時候,可能都會遇到快速通過對焦點,停留時間在這個點可能非常短,還不來不及讓鏡頭對到焦就跑掉,所以密集對焦點相當有更多可以獲取對焦物資料速率與方向,與不斷使鏡頭作動跟上!

那在一般靜態場景,這些多餘對焦點就是輔助對焦點,提供精確的比對結果!

傳統對焦後構圖,對於景深足夠場景是感覺不出問題所在,在光圈很大,有FOCUS SHIFT問題等,就會知道為何一些C家用戶在期待5D2改善對焦點與性能,否則拍攝風景的景深都很大,甚至要在腳架上小光圈長快門,是不會有太大感覺!

 

 


推薦者: ljm99, jenhoxen, modlinden, vov

modlinden


網路會員

6) 2010/09/15 19:49 
我個人是喜歡【3】號這個配置,但...N 會這麼好心嗎?
而且這要處理器大幅增強,還有有時選對焦點可能會選到 死!!

SCH1014


網路會員

7) 2010/09/21 08:43 

對焦點越多相機越能『判斷』出USER『希望』的對焦點?

jenhoxen


網路會員

8) 2010/09/21 10:25 
[判斷]恐怕是一個過高的期待, 但[小而強]的點[密集分佈], 能幫助user更精確地指出想要的合焦位置,減少使用先對焦再移位(靜物)、或者先取不美的構圖回家再裁切(動體)這兩種現階段不得不用的方式.

F5F100AF


網路會員

9) 2010/09/28 17:11 
WILLIAM CHENG(JENHOSEN 大大〕,好久不见哦。。。

我没有败相机很久了~~~看到你的发表,真的是一流,RUMOR下一个世代的AF MODULE,我上一个月EMAIL了一份我对于D4的AF MODULE建议图与文字给NIKON JAPAN。他们给的回复是“谢谢你的宝贵建议,我们会参考,作为将来R§D的研发资料”。

至于51点,我觉得很够了,遗憾是这3500FX的面积稍微小了点,再阔一点就很赞,或者在51对焦点周边包围多28对焦点就很PERFECT了。。。左右组的部分对焦点应该配置交叉对焦感应。

虽然D3S强调精准的51点对焦实力,可是我还是发现对焦连续运算能力还是比CANON 1D MK IV的CONTINUE SERVO欠缺精准。虽然D3S连拍每一张看起来有合焦,但是放大100%时还是有点点失焦。。。

还有就是D3S那个MULTI SELECTOR,在垂直排摄时,距离拇指还是有一端距离,顿时觉得EOS 1D MK IV在垂直拍摄交换对焦点时是那么顺畅~~~

NIKON 的设计师真的要好好考虑这一方面。。。希望下一代D4能带给我们NIKON FANS惊喜~~~
推薦者: jenhoxen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1頁 到第 1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321854592人 │ 線上143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