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 VIP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09/03/24 15:28
我喜歡老鏡 老鏡的 機械強度 勝過..(恕刪)
而那些早期的純機械手動鏡頭,整個鏡頭只有金屬和光學玻璃,紮實耐用!
正常使用一輩子也用不壞!
這是器材大廠的痛,玩也痛、不玩也痛,
Nikon新機身還支援老鏡,只要光圈可連動、可測光就可以上前線,手動對焦不是問題。
Canon就很痛,(指FD,電子化的EF都不算)。
|
部落格(347) 網路會員

|
nikonguy兄貼個Auto-P.C. 105mm F2/5的圖...... 意思是第一張圖是這顆拍的囉? |
網路會員

|
五告水 |
網路會員

|
都快出油了! 感覺還是很乾淨。 層次分明目光有神。 讚!!!
***想要很多***需要不多*** -------嘴------------胃--------- |
網路會員

|
都快出油了! 感覺還是很乾淨。 層次分明目光有神。 讚!!!
***想要很多***需要不多*** -------嘴------------胃---------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老鏡的狀況其實也不少,維修師傅的生意大部分靠這些陳年老鏡;
不過,多半還能重現生機,唯一致命處是其霧化鏡片,就像是白內障,
只能期望還找得到鏡片作更換,最好是挑一些獨立鏡片的老鏡,方
能真正長長久久.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我的手動老鏡不少,還不曾遇過霧化鏡片
一支都沒遇到過
我認識的前輩他老鏡更多,也沒遇到過
支支清澈通透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Shee-Hong_Lee 發文時間: 2009/03/24 18:26
nikonguy兄貼個Auto-P.C. 105mm F2/5的圖...... 意思是第一張圖是這顆拍的囉?
Shee-Hong_Lee
兄
第一張圖我是用
Nikkor 135mm f2.8 AIS
拍的
而
Nikkor-PC105mm
拍出來的效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有味道!
Steve McCurry
聞名世界的阿富汗少女(
Afghan Girl
)據說就是這支
105
拍的
你看
Afghan Girl
展覽放多大張,
Afghan Girl
眼眸細節
http://www.flickr.com/photos/achang/136778360/
我寫這篇只是拋磚引玉,我的都是些價格親民的平價鏡頭
手札有老鏡經典銘鏡的人不少
大家多貼貼,讓我們流口水
|
網路會員

|
想看 HOLOGON 的老鏡拍出來的..... 
|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
我買了S-PLANAR 60mm 2.8F 接在CANON 400D上 目前還正在適應他 拍出來的感覺真的滿好的  推薦者: nikonguy, ACE1974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C
〞版的產量似乎比較少?
不知和無〝
C
〞的差異?
很想把各焦段定焦鏡
C
版收齊
Nikkor-QC 135mm f2.8
遮光罩是金屬抽出式,還有螺牙可以鎖住固定伸出位置

nikonguy修改於2009年03月26日11:35 |
網路會員

|
這個問題你找Cliff老大就最清楚了. 他都還出過使用報告呢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347)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09/03/26 11:18
〝C〞版的產量似乎比較少? 不知和無〝C〞的差異? 很想把各焦段定焦鏡C版收齊 ..(恕刪)
nikonguy兄,這個Auto鏡有沒有'C'的問題以前在這邊很多人討論過喔,那個C基本上是multi-coating的代碼,這些Auto-C鏡大概都是1969至70年代初期做的,絕大部分是沿用Auto鏡的設計再改鍍膜,以前我在一篇討論裡寫過105mm f/2.5這隻的的沿革:利用[阿富汗少女]著名攝影作品的名氣打廣告
其他還有很多歷年來的網友討論,只是短時間內不知從頭找起,只好請您老多費點心囉。這邊要論Auto鏡使用經驗,當然是你們Vancouver那邊的Cliff老大最多最猛,幾年前他還為了此事在這邊被人蓋樓蓋到兩百多層,所以,要問Auto跟Auto-C鏡有何不同大家就集中怨念call他唄。
我手上另有一本日文版的「Nikon一千零一夜物語」裡面有Nikon的OB工程師回憶當年Auto鏡時代的設計理念,原來1960年代Nikon以大F機身的豐富性能在SLR市場打出一片天,但當時Nikon工程師卻一直懸念希望能在鏡頭的發色表現上能追上當年他們認為是世界第一的Leitz,因此他們當時的鍍膜表現是以Leitz當時的purple amber鍍膜發色為仿傚目標,而Auto-C就是在這種時代氛圍下的產品。
講實話,我那顆Auto P.C 105mm f/2.5的發色也真的是我用過的Nikkor裡面在我看來tonality表現最佳、最接近'70年代Leitz Wetzler的purple amber coating的一隻(比較範圍含1999的小黑四喔),只是現在沒啥時間搬scanner出來掃瞄,週末有空再掃個幾張上來大家看看。不過買Auto-C鏡還真要碰運氣,我另一隻Auto Nikkor N.C 35mm f/1.4不幸鍍膜變質,大太陽下拍出的照片溫暖無比,就沒啥好說囉。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Shee-Hong_Lee
兄
聊到
Cliff
老大,我也是受害者
有空會約他一起試鏡頭
您那篇文章寫的真好希望您不介意轉來這裡
以下是
Shee-Hong_Lee
兄文章︰
********************
William
兄算是老
Nikon
族,想當然具備這項技能,這隻鏡頭在台灣市場身價飆到這地
步,想來該歸功
咱們海外幹事
Cliff
兄(在手札打混超過三年以上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在
說
啥)
這隻人像鏡是從
S
系列時代的
10.5cm F2.5
演化來的,第一代在
1959
年隨
F
問世,第一代
F
接環的
10.5cm F2.5
部份鏡筒是金屬銀色,非常好認,第一代的鏡頭銘文為
"Nippon Kogaku-P Auto 1:2.5 f=10.5cm"
。第二代在
1964
東京奧運前改款推出,與第一代鏡片結構不太一樣(最靠近反光鏡的鏡群由兩片整合為一片),外殼則全改為消黑色烤漆,仍延用金屬對焦環,鏡片鍍膜與第一代皆為單層,鏡頭銘文就改為
"Nikon Nikkor-P Auto 1:2.5 f=105mm"
,老何大貼的網拍賣的就是第二代的
Auto
鏡。
第三代在
1970
(還是
1972
?)推出,開始使用
multi-layer coating
,其餘皆未變,因此鏡頭銘文就改為
"Nikon Nikkor-P.C Auto 1:2.5 f=105mm"
,
C
代表
multi-coating
。這代的
multi-coating
鏡頭僅生
產至
1975
就小改款了,現在於中古市場較罕見、價格也喊得相對較高。
1975
年開始更改對焦環為橡膠外襯(即
K
環、日本人稱為
New
環),但光圈環仍為
non-AI
,鏡頭前銘文改為
"Nikon Nikkor 1:2.5 f=105mm"
,鍍膜仍為
multi-coating
(是否與前一代
P.C
鏡頭同樣配方就不得而知了),但現在的中古價就不怎麼樣了。
1978
年進入
AI
時代,鏡片結構重新設計、並開始加入
built-in hood
,至
1980
年推出
AIS
版,但仍沿用
AI
的鏡片構成,接下來
AIS
生
產到今年初才停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這隻鏡頭從
1948
年在
S
系列推出到
2006
年初停
產,中間歷經三次鏡組小改款、六次外觀改款(均含
S
系列的一次),整整賣了
58
年,是
Nikkor
系列最長壽的鏡頭設計,可惜
Nikon
沒把它
AF
化就讓它掛了。在「
Nikon
一千零一夜物語」(日文版)當中對這隻奇蹟鏡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現在這系列最貴的中古貨,應該是有改為官方
AI
環的第一代
F
接環鏡新同品,在日本有看過連盒、透明蛋殼(
F
時代的
Nikkor
有附一個透明壓克力盒、俗稱蛋殼)、改過官方
AI
環的一代鏡新同品(
official AI ring -
指
1970's
更換
Nikon
原廠
AI
環的鏡頭,不是用家自己去磨
Auto
環改的),開價
230,000
日圓未
稅(當時日本的消費稅還是外加),一般中古貨較罕見的是第三代的
Auto-P.C
版,改過官方
AI
環的美品約新台幣
6,000
左右,沒改過約新台幣
5,000
。第二代的
Auto-P
鏡美品若有官方
AI
環修改過,約可賣到新台幣五千左右,像這隻拍賣品沒有改過
AI
環,品相不錯,應該可以賣到四千至四千五,
AIS
的價格就稍高一點。
至於到底那一代鏡頭較討好,完全要看個人喜好。
Auto
時代的
Nikkor
成色濃郁、層次豐富、明暗對比不強烈,因此在底片上能呈現非常多的明暗部細節,在光線良好時經常可呈現如同油畫一般的
tonal separation
,不輸同時期
Leitz
的
Sumicron 90mm F/2
,至於第三代有
C
跟第二代無
C
的差別個人覺得主要在於抗耀光能力、及陰天的
tonal seperation
還是以第三代有多重鍍膜的
P.C
鏡要好些。到的
AI
及
AIS
時代後,成像更
銳利、抗耀光能力更棒、發色較
為清新淡雅如水彩、明暗對比卻更加強烈許多,因此陰天時往往
tonal separation
能力較差,將人體皮膚表現為白中帶粉紅。但接下來的
Nikkor
調性均如此,因此用
Auto-P
或
Auto-P.C
拍出正片與後來
AIS
時代的
Nikkor
相比,往往會令人感覺
1960
年代的
Nikkor
為何會有接近
Leitz
的色調表現、卻不復見於今日的
Nikkor
。
總之,各個時代的
Nikkor
都反映了當時
Nikon
設計者的美學觀,若要比方便性或解析度,那麼它跟今日
Nikkor
很多高價鏡當然差一大截、逆光環境下的抗耀光能力更是糟糕,但若是要比成色濃郁、層次豐富、明暗細節的
tonal separation
,我個人覺得今年新買的小黑四代配上
F6
加
RDP3
在
105mm
下相等光圈拍出的
tonal separation
效果都還比它差上一截,這隻鏡頭適合
Nikon
族好好品味一下三、四十年前
Nikon F
系列手動機
黃金時代的美學醍醐味。
Shee-Hong_Lee
修改於
2006
年
11
月
13
日
18:46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kuotong 發文時間: 2009/03/25 01:29
我買了S-PLANAR 60mm 2.8F 接在CANON 400D上 目前還正在適應他 拍出來的感覺真的滿好的
-請在此輸入回應-
S-PLANAR ....好東西啊.......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09/03/25 08:49
我搜尋了幾張 HOLOGON images: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真的找HOLOGON的照片給我看了...乾溫啊~~~ 
原來我依然是廣角派的~~~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ACE1974 發文時間: 2009/03/27 01:10
~~~ 原來我依然是廣角派的~~..(恕刪)
我反倒是廣角用的少,中長焦用的多
甚至可以一支
90
包辦所有題材
人物街拍就不必說了,風景也用
90
來拍
拍出來的景物不變形是最大好處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雜牌小廠老鏡:光圈全開
+
負片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09/03/27 14:32
我反倒是廣角用的少,中長焦用的多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我風景也愛用90mm拍~~ G-Sonnar90 好用啊~~~
人物愛用廣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