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底片有何特色?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11/06/22 07:44
器材: 其他 其他

很多人特別喜歡底片影像的味道
可是,相較於數位(相機)影像,
底片影像究竟有何特色?
理論上、實際觀賞上……或任何方面?
最難以割捨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譬如說:

h503503


網路會員

21) 2011/06/23 14:20 
原發文者: kit16900 發文時間: 2011/06/23 13:47
我實在不懂數位跟底片有什麼好比較的 兩個完全不同領域不同成像不同的世界

卻是一樣的攝影~所以難免會比較傢伙的優劣~呵呵><"

外面的確很精采,但除了家鄉的人事物,偶哪都不想去拍~

kit16900


網路會員

22) 2011/06/23 14:36 


原發文者: h503503 發文時間: 2011/06/23 14:20

    卻是一樣的攝影~所以難免會比較傢伙的優劣~呵呵><"     外面的確很精采,但除了家鄉的人..(恕刪)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傢伙當然是越粗越好阿XD
推薦者: h503503, 馬桶上的貓

nikonguy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23) 2011/06/24 02:38 

攝影者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攝影創造程序

最終結果才是能真正代表攝影者的作品

如果攝影作品有很大部分必須仰賴別人處理

恐怕很難說,「那是我創造的作品」

 

 

 

所以,對於布列松來說,「按下快門」就完成攝影程序了。

 

 

 

以上 statement 不是自相矛盾?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4) 2011/06/24 07:13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11/06/24 02:38

影者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攝影創造程序

最終結果才是能真正代表攝影者的作品

如果攝影作品有很大部分必須仰賴別人處理

恐怕很難說,「那是我創造的作品」

   

所以,對於布列松來說,「按下快門」就完成攝影程序了。

 

以上   statement     不是自相矛盾?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我的朋友,
有個成語叫做「斷章取義」,不曉得你聽過沒有?
如果沒有聽過的話,
你在這裡已經做了最佳示範!!!

 

你所謂「自相矛盾」的兩種觀點之間,
你「選擇性地」漏掉了我特別強調的說明(詳見# 17 帖):

當然,這裡談的都是針對我個人而言  
至於攝影(程序)究竟應該涵蓋哪些領域,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不列松……

所以,
當兩個人的觀點不一樣時,
只能說觀點不同,
那不叫「自」相矛盾!!!

譬如說:
『我現在住在台灣,Nikonguy現在住在加拿大』
這只代表兩個人的住所不一樣,
不能叫「自」相矛盾!!!

****************

  以上純粹「打屁」,請不要介意!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5) 2011/06/24 07:43 
原發文者: kit16900 發文時間: 2011/06/23 13:47
我實在不懂數位跟底片有什麼好比較的 兩個完全不同領域不同成像不同的世界

-請在此輸入回應-

不同的東西才有比較的價值,
難道我們要比較相同的東西嗎?

(開玩笑的!)

*****

我開這個話題,
隱含主旨本來是想強調「數位」攝影的彈性,
換言之,
數位甚至可以模仿底片
即使模仿未必很成功,但至少是可行的

其實,如同 jenhoxen 所說的,
底片已經不再是攝影主流,
(相較於 10 年前,目前的底片銷售量減少 95 %,
底片機銷售量減少 99.x% ,等到既有底片機進一步耗損……)
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
在可預見的未來,數位將是主流
但我發現《手札》很少人談論數位特色的東西
很少人談論數位攝影特有的性質
包括:色彩管理、影像編輯、工作流程……

總之,
「懷舊」底片雖然沒有什麼不好
但為什麼不也多談談如何發揮既有攝影工具的功能呢?

譬如:

Raw 檔有何好處
拍攝 Raw 檔,數位相機應該如何設定
拍攝 Raw 檔的正確(?)曝光方式
如何選擇 raw 檔轉換軟體
目前有哪些最棒的觀圖軟體
電腦 - 顯示器 - 印表機…的色彩管理設定
數位影像在各種情況下,應該分別夾帶哪種描述檔
由拍照(數位相機)到印製照片的整體工作流程如何安排

…………………………
換言之,很少人談論數位攝影的技術交流和專門知識

 


推薦者: phtoboy

nikonguy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26) 2011/06/24 08:30 

呵呵 ~ 斷章取義好像是您 D 大的專利耶?

 

 

你說

「攝影者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攝影創造程序

最終結果才是能真正代表攝影者的作品

如果攝影作品有很大部分必須仰賴別人處理

恐怕很難說,「那是我創造的作品」

 

 

那麼,根據你自己以上的〝論述〞

你認為 →布列松拍的「很難說」「那是布列松創造的作品」

是這樣嗎?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7) 2011/06/24 10:53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11/06/24 08:30

你說 

「攝影者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攝影創造程序

最終結果才是能真正代表攝影者的作品

如果攝影作品有很大部分必須仰賴別人處理

恐怕很難說,「那是我創造的作品」

  那麼,根據你自己以上的〝論述〞

你認為  →布列松拍的「很難說」「那是布列松創造的作品」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容我由兩個角度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

我強調,
攝影是一種創造作品的程序,
攝影者應該儘可能控制攝影程序的每個環節。
有些人的攝影程序(譬如像安塞亞當斯主張的純攝影)
包括很多環節,譬如:
觀想 - 曝光方法 - 顯影方法 - 暗房處理等一系列工作
另一些人的攝影程序(譬如:布列松或攝影記者)很單純:
只要拿起相機 - 按下快門,他已經完成作品了
這兩類攝影者採用完全不同的攝影程序
對於布列松來說,
只要抓到關鍵剎那,就已經控制了所有環節。

所以,

這兩類攝影者雖然採用不同程序,
但兩者都儘可能控制攝影程序的每個環節
請問:什麼地方「自」相矛盾?

 

第二,

根據布列松自己的觀點
攝影(或相機)只是一種工具
攝影不該是「純」攝影
攝影不該為了攝影而攝影
而應該為了人類更重要的意義而服務
他非常不認同安塞亞當斯、魏斯頓…等人搞的純攝影
當時正逢世界大戰,歐洲各國普遍發生動盪,
他認為
攝影這個時候應該發揮其「報導」功能,
而不是去搞什麼「階調」、「反差」、美感…等無聊細節

這種情況,
就好像「純」數學和「應用」數學一樣,
應用數學當然是數學
但搞純數學的人
就是認為應用數學不是為了數學而數學,
所以稱不上是真正的數學家
相反地,
搞應用數學的人則認為,
任何學問都應該以直接服務人類為宗旨
所以,數學的目的在於服務其他相關領域
那些為了數學而數學的人,
只是關在象牙塔裡窮忙,做些沒有直接功能的事。
所以, Nikonguy 老兄,
如果我個人倡導「純」數學,
非常不認同應用數學的研究方法
但又承認搞「應用」數學的人也是數學家
你認為這是「自」相矛盾嗎?


推薦者: nikonguy, phtoboy

nikonguy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28) 2011/06/24 11:01 

謝謝回答

 

^_^

 

kit16900


網路會員

29) 2011/06/24 14:20 
不知道布列松看到我們這樣討論他心理會做何感想

回到主題
個人觀感
底片其實沒有什麼特色
就只是資料量大細節多而已
所以我一眼能分辨這是底片還是數位
不會因為數位照片加點雜訊就變成底片

相同的
當數位全幅機的畫素到了五千萬 八千萬 甚至上億
當然就能非常接近底片
我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目前徠卡S2以及一些中片幅數位機背雖然貴了點
但是畫質都非常棒

至於一兩千萬畫素的全幅機
個人真的覺得在細節的呈現還是跟底片有一大段差距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0) 2011/06/24 18:16 
在全幅1千畫素時,就有人宣稱,數位已經足以取代底片了?
然x2.5倍的2460萬畫素的數位全幅問世後,是否完全取代了135全幅?

依個人的使用經驗,在400D/40D的1千萬畫素時,我還是正片/數位都拍;到了5DII的2110萬畫素以後,就把所有135底片機幾乎全賣了,只留一台Yashica fx3準備有機會上合歡山買卷E100VS拍星軌之用,但最近看到有人用數位機以多張短時拍攝星軌,再以疊圖方式完成作品,這台底片機應該是可以完全退休了.

底片到底有多少畫素能耐?還得觀所用鏡頭和何種底片決定,掃瞄器也是因素之一.若使用解析最佳的徠卡或蔡斯鏡頭,富士或柯達最佳專業正片,再加上技術好的滾筒掃瞄技師,也許底片能有相當於5000萬畫素的能耐.

可咱們攝影愛好者可非一律有如此高竿器材和要求吧!

普遍來說,一般人寧可用1000萬畫素的數位機來取代底片機的拍攝了,商攝的,以1200萬~2400全幅來取代底片機.

個人以4800dpi底掃掃瞄RVP50或DVP100F使用蔡頭拍的正片,其影像畫素約為2800萬,同樣在電腦螢幕100%檢視,還是數位拍的比較能讓魯眼接受它的細節解析品質.

以影像軟體以200%,300%放大檢視,數位與底片結果顯示會不同,數位會變成馬賽克的方塊狀,但軟體可以使它不出現馬賽克方塊現象.

在數位流行的現在,還堅持拍底拍片的,堪稱真正的攝影玩家.
但到底還有多少人想當攝影玩家呢?


推薦者: rickcrickc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31) 2011/06/24 20:18 

我還在拍底片.家裡還有十幾捲底片還沒拍.

還收藏許多過期的底片.還有各家的空片盒....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kit16900


網路會員

32) 2011/06/24 20:19 


原發文者: 魯獅 發文時間: 2011/06/24 18:16

在全幅1千畫素時,就有人宣稱,數位已經足以取代底片了? 然x2.5倍的2460萬畫素的數位全幅問世後,是否完全取..(恕刪)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魯伯伯說的是
但是在肉眼還分的出底片數位差異的現代
它就還是有差異
博愛路的店家也就還是會有冰箱
不只是您
我也非常期待有一天數位能完全取代底片
以目前科技進步之快
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天就會來臨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luwenpin


網路會員

33) 2011/06/24 20:28 

 搞不太懂這篇到底要談什麼?!
 底片?!控制能力?!數位攝影?!數位vs.底片?!
 還是又把大師拉出來充場面,然後大家再次肅然起敬?!
 或者會不會像某些網站一樣,打垮南山猛虎,踢翻北海蛟龍才是某些人的樂趣所在?!
 ...看到另一篇開題了
  老何兄還真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有意思.....


 "全程控制"是一種理想性;"部分控制"有時是追求一種娛樂性
 我們對藝術理想很堅持的人士還是給予高度尊重...
 但是相機普及率提高,攝影對多數人只是娛樂之一而已
 當分工制度完善,在術業有專攻的前提下
 大多數人願意只選擇控制局部,並沒有什麼不妥的!!
 底片的市場是在萎縮當中沒錯...
 未來就算是數位獨霸,也未必每個人都有興趣玩盡後製軟體的功能!!
 
 任何一種攝影步驟,都有其學習的困難度,也會有挫折沮喪,或浪費時間的可能
  底片的樂趣也不會只是懷舊;物盡其用也大有人在;喜歡其多樣性也有可能...
 它還是有一個相當難度的學習過程....
 足以讓人說出一大堆感性又容易陷入抬槓紛爭的理由!!
 槓到最後就變成月x文....

 然而回歸現實面,大多數攝影愛好者最在意的,恐非底片或數位之爭
 而是有沒有好的景致可以拍攝...器材運用那可能是排在其後的順位
 數位當然也是器材運用的選項之一,個人不會貶抑它的存在價值!!


 最後...
 到底主題想要說什麼?!開門見山的方式不也挺好....
 

推薦者: 老何471130, nikonguy

一小黑一


網路會員

34) 2011/06/24 21:19 

數位的便利性

底片的獨特味

各有其不同的fu

沒什麼好比較的

這問題 各攝影網站 都有前輩後進 討論很多次

過程都有不同立場的聲音跟堅持的 大有人在

結論是 回歸原點

等待下次另一個人再發起同樣的問題

      台灣全紀錄

大莊

部落格(25)
藝廊顧問

35) 2011/06/24 22:20 

二位大a...

我每次看你們的討論都獲益良多..但也好像看到有一些都是討論到卯起來了或是不搭不理了..
以我是一個在這裡偷偷看浪花激賞不已的人來說..我覺得二位大a是不是互相海涵一下..

造福廣大網友.感恩...


推薦者: nikonguy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36) 2011/06/25 10:34 

請參考一下:

底片與數位的不同感情.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推薦者: dfg5228

bensom0421


網路會員

37) 2011/06/25 13:38 

如果布列松.再多活久一點看到現在的數位化革命

也許想法會不同..這也說不一定......

攝影的觀念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沒有絕對性答案

因為觀念會改變.結果也會因人和程度不同而不一樣

 

 

 

h503503


網路會員

38) 2011/06/25 19:51 
原發文者: bensom0421 發文時間: 2011/06/25 13:38

攝影的觀念重要.還是結果重要.沒有絕對性答案..(恕刪)

小弟偶不認同這樣的論點,攝影結果當然重要,不過~攝影觀念更重要!

所謂的攝影觀念並不是指底片或數位攝影上的技巧運用,而是攝影者本身的攝影修養,偉大的攝影師也並不是拍出了無人出其右的曠世鉅作,而是那份對攝影的執著與對事物的氣度讓人敬仰敬佩吧~如果只是拘泥於作品的優劣那就太小家子氣了吧~

或許將來底片終將被數位所取代,但偶相信底片的精神是不死的~

或許很多人都厭煩了底片與數位的比較,但大家可曾想過這是活在這時代的偶們才有的議題ㄟ,在沒數位以前沒有,在沒底片的未來也沒有~呵呵~

外面的確很精采,但除了家鄉的人事物,偶哪都不想去拍~

rickcrickc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39) 2011/06/26 12:57 
底片的特色就是:底片的特色。
我的天空部落:蛛蜂的獵殺

kowe


網路會員

40) 2011/10/13 09:05 
底片像女友情人,數位像老婆;其中滋味自行揣摩。
回上一層 上一頁   第2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Nikon入門者超值包】享74折,立省249元!
DSLR必殺技超值包《旅遊攝影+必殺技》
史上最殺!★Canon 600D超值包★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n專業旗艦必備寶典!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294752人 │ 線上1622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