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底片有何特色?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11/06/22 07:44
器材: 其他 其他

很多人特別喜歡底片影像的味道
可是,相較於數位(相機)影像,
底片影像究竟有何特色?
理論上、實際觀賞上……或任何方面?
最難以割捨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譬如說: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1) 2011/06/22 08:28 

請參考一下:

只要底片沒有說再見.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F55


網路會員

2) 2011/06/22 11:12 

擷取網友曾敘述過的一小段..........

傳統類比攝影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時間」的秘密。當整捲底片曝光完畢打開像機這只潘朵拉的盒子時,有太多的不確定;當像紙從放大機下曝光完畢送到藥水盆內逐漸顯影時,有太多的期待。而這不確定與期待,猶如一種儀式。就像去抽籤問卜,或是買樂透期待中獎。而這中間經歷的時間讓一切變的迷人。或許底片本身沒有任何優勢,而是你所花在等待的時間讓底片變的更重要。

就是愛底片味

kit16900


網路會員

3) 2011/06/22 13:25 
小弟眼拙
但單憑照片給我的感受
覺得這張圖的細節以及顆粒
都像是數位後製出來的

數位與銀鹽看起來很像
但給人的感受卻大大的不同

套一句荒木經惟說過的話
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是濕的,數位拍出來的照片是乾的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4) 2011/06/22 16:27 
以前底片機時代,機身便宜,Yashica fx-3 super2000,一次我就給它買15台,分別裝15顆蔡頭,可,數位機身好似連同底片一起買,價格偏高,只能買3台(偶爾2台出勤,1台備用)就花不下去了.

底片機沒有CMOS的沾塵問題是一大特色.

其它,就還是數位機好用,方便,功能強多了.

唯有,以前拍正片從不裝PL/CPL,色彩即濃豔無比,尤其天空的勘藍;換過數位後,拍風景裝PL/CPL,才能有近似正片的藍天.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5) 2011/06/22 16:33 
我的感覺

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是涼的,數位拍出來的照片是熱的.

底片拍出來的照片是涼的:還得經過掃瞄器數位化才方便使用,後製空間不大,很多以前拍的正片,都[涼]在塑膠保存箱裏頭.

數位拍出來的照片是熱的:拍RAW檔放電腦硬碟裏,隨時可以轉成TIF或JPG提供出圖,很方便使用影像軟體後製,只要電腦有開機,那些數位照片檔案都是[熱熱]的.


馬桶上的貓


論壇版主

6) 2011/06/22 16:47 
F3+MD4..........那個聲音是只有底片才能給我的感受
作人好難~~還是作貓快活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7) 2011/06/22 17:13 
原發文者: kit16900 發文時間: 2011/06/22 13:25
小弟眼拙 但單憑照片給我的感受 覺得這張圖的細節以及顆粒 都像是數位後製出來的 數位與銀鹽看起來很像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沒錯!佩服!下面這幾張呢?

 

 

 

 

 

jenhoxen


網路會員

8) 2011/06/22 17:30 

其實,底片經過[掃描]放到[網路]上來,再透過各人各樣的[moniter]觀賞,和原生數位檔比較起來,可說是[一無是處]了 .

數位原本不就是因著人類在底片時代所[希望達到的理想],應運而生的產物嗎? 儘快看見成果、快速(無遠弗界)的傳輸、無限無損低成本的複製、事後調整(修正)影像的可能性,乃至於高解析度、高動態範圍、低雜訊、均勻粒子的追求,在數位型態的影像記錄中都得到很好的解答.

此時倒回頭去追尋底片,毋寧說是一種懷舊(經過底片時代者)與特立獨行(未經過底片時代者)的行為吧!再過2-30年這樣的追尋與討論勢必更少,如同今日已沒有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動輒討論達蓋爾銀版攝影有何特色一樣.

jenhoxen修改於2011年06月22日17:41

推薦者: ttp6910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9) 2011/06/22 17:42 
請問這是期中考?還是期末考?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柏霖

部落格(18)
網路會員

10) 2011/06/22 19:31 

底片呈現的影像是藥水與感光濟料之間的化學變化,讓攝者充滿期待與不確定性;數位影像則是0與1的排列與組合,說1是1說2是2。至於特色,我也只能說是使用者某種的堅持與執著罷了。

Beyond   my  camera

rickcrickc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11) 2011/06/22 20:08 
底片經過數位化之後就已經不是底片了。
我的天空部落:蛛蜂的獵殺

推薦者: phtoboy

h503503


網路會員

12) 2011/06/23 00:32 

底片像樂透彩買後等開獎,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數位像刮刮樂現買現刮,一翻兩瞪眼,不中ㄠ到中~呵呵~

底片拍的再差,放到變質.沾滿灰塵依舊是張底片~

數位檔案有著憑空消失的不安全感,久了會憂鬱症~當然這是杞人憂天啦~呵呵~

繼續拍底片是因為沒錢換數位,又懶得在電腦上修修改改,只想享受拍照當下的fu~就像魯大說的涼起來~天氣熱,涼涼的多好ㄚ~哈哈~

外面的確很精采,但除了家鄉的人事物,偶哪都不想去拍~

nikonguy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13) 2011/06/23 03:41 

我左擁右抱的理由           

by nikonguy 05/09/29

 

【我愛底片機的理由】︰

1. 買一台用很久;不必年年追規格

2. 盯螢幕費眼力;免除後製增近視

3. 拍完片送店家;喝完咖啡再去拿

4. 嚴謹拍數量少;用心創作質量好

5. 用底片難度高;拍出佳作頗自豪

6. 留正片可昇級;未來掃描會更好

7. 拍雪景氣溫低;機械相機不感冒

8. 換鏡頭不怕塵;過片換新感光層

9. 存底片少煩惱;不怕病毒掃硬盤

10. 數位檔相容性;擔心光盤讀不了

 

【我愛數位機的理由】︰

1. 馬上拍立刻看;精采瞬間跑不了

2. 遇好景拼命按;亂拍不用花鈔票

3. 幾百張選一張;拍到好的才放相

4. 一張圖多選擇;彩色黑白隨你轉

5. 反差大沒煩惱;上下三張回家調

6. 白平衡真奇妙;日光燈光自動跳

7. 遇動態低光源;快調高感搶瞬間

8. 改影像玩後製;數位暗房開燈搞

9. 不褪色不發黃;影像如新永不老

10. 自己拍自己印;全程控制爽度高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ArticleList.aspx?ForumId=19&TopicId=108950




推薦者: PHChen0931, jenhoxen, ttp6910, 野夫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14) 2011/06/23 07:44 

某種攝影工具是否『理想』
重要關鍵之一
在於我們對於該工具的『控制能力』
換言之
攝影作為一種創造程序
攝影者本身能夠控制到什麼程度

 

攝影者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攝影創造程序
最終結果才是能真正代表攝影者的作品
如果攝影作品有很大部分必須仰賴別人處理
恐怕很難說,「那是我創造的作品」

拿繪畫做比喻吧
如果畫家對於畫筆、顏料缺乏控制
這筆畫下去
究竟多粗、多細,究竟是什麼顏色………
都要等幾個鐘頭之後才知道
應該很少畫家會採用這類的工具
即使這種不確定性也蠻有趣的

 

所以,由事後的角度來看(譬如:幾十年或百年之後)
目前的數位相機(還在發展之中)
以及傳統黑白底片,兩者都應該被歸類為『成功的』攝影工具。
因為對於這兩種工具來說
攝影作為一種創造程序,是攝影者能夠(試圖)控制的
至於彩色正片和彩色負片
有很大部分是攝影者不能控制的(譬如:暗房)
所以是『失敗的』攝影工具
(或應該說「存在顯著缺陷的」攝影工具)。

當然,以上純屬我個人的看法
某些攝友的看法可能剛好相反
他們認為
底片的魅力在於「充滿不確定性與期待」

nikonguy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15) 2011/06/23 07:54 

我不同意您的看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畫家真要做到〝全程控制〞可能要從養馬獵狼伐木…開始?

廚師燒菜真要做到〝全程控制〞那不是得下田種莊稼冶金製鍋…才行?



nikonguy修改於2011年06月23日08:08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16) 2011/06/23 08:11 

數位暗房大師.還是一貫的立場.

傳統底片機流行的時代.不論黑白或彩色.

業餘攝影的人士.也不可能人人擁有暗房.

就算小報的攝影記者.所拍的黑白底片.也是沖洗店代勞的 .

至於彩色底片.更別說大報.傳播公司.也會設有彩色暗房?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17) 2011/06/23 09:59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11/06/23 07:54

我不同意您的看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畫家真要做到〝全程控制〞可能要從養馬獵狼伐木…開始?

廚師燒菜真要做到〝全程控制〞那不是得下田 種莊稼 冶金 製鍋 …才行?S ..(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事實上,這種純抬槓的論述,我是沒有必要回應的,
否則就太小看你 Nikonguy
不過,今天實在太閒,就姑且跟你抬抬槓!

 

某甲觀賞某位畫家畫,他批評:「這幅畫雖然是他的構想,但很多部分並不是他親手畫的,所以這幅畫不能說是他創造的作品。」

某乙則反駁說,「照你這麼說,梵谷使用的畫筆、顏料、紙張…都不是他自己生產的,所以梵谷的畫都不能說是他創造的作品。」

 

當我說,
『攝影作為一種創造程序,攝影者應該(試圖)控制這個創造程序』
此處所謂的創造程序,是指 攝影 的創造程序。
所以,
相機對於攝影很重要
但攝影者必須自行生產相機才算有控制嗎?
數位感應器對於攝影很重要,
但生產感應器並不屬於攝影的創造程序吧?
raw
檔轉換軟體對於攝影也至關重要,
但你認為軟體設計屬於攝影創造的領域嗎?
說得更極端點,
昨天晚上吃的飯,也會影響今天的攝影;
所以,昨天吃的米不是我自己種的………

 

當然,這裡談的都是針對我個人而言
至於攝影(程序)究竟應該涵蓋哪些領域,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或者像安塞亞當斯等人,
將其定義為由構想到最終作品的每個可控制環節
或者像布列松一樣
他認為,攝影強調的就是「關鍵剎那」
所以,對於布列松來說,「按下快門」就完成攝影程序了。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35)
VIP

18) 2011/06/23 10:20 

有時候過度延伸的話題.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有時候過度堅持的理念.其實也是沒有必要的 .

修正自己的觀念與想法.大家才有進步的空間.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推薦者: phtoboy, PallasYang

h503503


網路會員

19) 2011/06/23 13:37 

攝影偶覺得應該是按放快門之間完成,而影像創作可以無限延伸,包括暗房後制與軟體修圖...

底片機的拍攝很單純,除了光圈快門還是光圈快門~這是底片機最大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

至於有人說喜歡底片的不確定感,這點偶不太認同,底片拍久了大致上不會差太多,如果說是開獎的期待感那還勉強差不多~

老實說偶不會把錢花在135底片上的,許多人堅持拍底片是因為使用中大型傳統相機的關係吧~至於135底片機的堅持是為什麼?這偶就搞不懂了...

外面的確很精采,但除了家鄉的人事物,偶哪都不想去拍~
h503503修改於2011年06月23日13:45

kit16900


網路會員

20) 2011/06/23 13:47 
我實在不懂數位跟底片有什麼好比較的
兩個完全不同領域不同成像不同的世界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288176人 │ 線上1530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