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手札哈拉區 > 夏荷飄香★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二)
作者  
討論話題
 

孟博


終身 VIP

2004/09/01 08:57
器材: 其他 其他
★『攝影』 富貴不是千年業,歲月能摧兩鬢霜;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人生忙碌煩惱多,萬般不如攝影閒。
◎ 攝天下山川壯麗,影大地萬物美妙;家豐人郁技藝高;手取浩瀚一時景,札記瞬間恆古情。
史上首位攝影家英人羅賓遜1850年說:「攝影者一定要有豐富的情感,敏銳的觀察,藝術的修養,才能夠成為優秀的攝影藝術家」。世界攝影歷史(五)。
★★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一)★★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23253
★★世界攝影歷史..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NewsSearch.aspx?Title=%E4%B8%96%E7%95%8C%E6%94%9D%E5%BD%B1%E6%AD%B7%E5%8F%B2&Main_Cate=0&Sub_Cate=0&Brand_Id=0&Equipment_Id=0&Lang=0
★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二)★
◎◎恭賀福禧!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超值多用途速登專案
本站推出超值多用途文字廣告速登專案!!
http://keybuy.photosharp.com.tw/Shopping//BuyTextAD.aspx
適合以下用途刊登:
1. 個人或店家刊登攝影器材新品或二手促銷宣傳。2. 求職求才訊息刊登3. 攝影團體外拍或國外旅遊團招收團員。4. 攝影比賽或攝影展迅速公佈。5. 器材失竊,需在第一時間趕快公告者。6. 其他事項或攝影講座及活動。
◎◎敬向諸位大大報告:(注意網頁上有*線上繳費*機制喔)
http://keybuy.photosharp.com.tw/Shopping/ 。 lang="EN-US" style="color: red; font-size: 10pt;">

◎敬告週知之『備忘錄集』...存備在★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二)★第17回應文中

推薦者: 9815, GOD, aam, mmrr, qwe34, SAS, Derry仔, jackssh, doctor, 0318, ZXC, CSH88, 阿聊, netman, www, JackP, 須宜, 1110, PK, mkj, ert5406, go, her, llllll, mailk, HOTO, Kungmi, Anmo, uffo, PhotoSharp, Gana, 虹, Peterwue, Tuanwu, ppyy, 文松, 天才, gggg, YuWen, beetles

孟博


終身 VIP

61) 2005/04/26 21:13 
『回教教義』(二)

回教紀元所由開始的海紀拉﹙Hegira﹚起於公元622年﹔十年後穆罕默德逝世。他死去後不久﹐阿拉伯人立即開始征戰﹐他們進展得異常迅 速。在東方﹐敘利亞於公元634年遭受入侵﹐並於兩年內全面屈服。公元637年波斯遭受 入侵於公元650年全面被徵服。公元664年印度遭受入侵﹔公元669年君士坦丁堡被圍﹙公 元716–717年重新被圍﹚。指向西方的進軍並不這樣突然。埃及被攻陷於公元642年﹐迦 太基則一直到公元697年才被攻陷。西班牙除了西北部一個小角落之外﹐於公元711–71 2年間也被攻略。指向西方的擴張﹙除西西裏和南部意大利之外﹚因回教徒於公元732年 圖爾一役之敗北而陷於停頓﹐這時正值先知穆罕默德死後一百年整。當時有許多情況便利了這次擴張。波斯和東羅馬帝國皆因其長期的戰爭而陷於疲弊。 敘利亞人﹐系奈斯脫流斯教派﹐久已苦於天主教的迫害﹐但回教徒卻容忍一切納貢輸捐 的各派基督徒。同樣﹐在埃及人口中佔大多數的一性論者﹐也都歡迎了入侵者。在非洲﹐ 阿拉伯人與一向未被羅馬完全制伏的貝貝爾人締結了聯盟。阿拉伯人同貝貝爾人聯合起 來進犯西班牙﹐他們在那裏獲得了久為西哥特人所迫害的猶太人的援助。

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是一個單純的一神教﹐沒有夾雜上三位一體和基督化身等精微 的神學。不但先知穆罕默德沒有自命為神的要求﹐就連他的追隨者們也沒有替他作過這 樣要求。他恢復了猶太人禁止供奉雕刻偶像的戒命﹐並禁止飲酒。 忠誠信徒的義務在於為伊斯蘭教盡多地徵服世界﹐但卻不許對基督徒﹑猶太人或拜 火教徒加以迫害﹐––可蘭經中稱他們為“聖經之民﹐”也就是說﹐他們是遵奉一經教 導之人。

阿拉伯的大部分是沙漠﹐其生產越來越不足以供應其人口的需要。阿拉伯人最初的 一些征戰只是為了劫掠﹐只有當他們體驗到敵人的軟弱無能以後才轉為長期的佔領。突 然間﹐大約有二十年光景﹐在沙漠邊緣上慣於艱苦生活的這些人﹐竟然發現他們自己變 作了世界上某些最富饒地區的主人﹐他們不但得以享受各種奢華﹐並且獲得了古代文明 所有精致的遺產。但他們卻比大多數北方蠻族更好他抗拒了這種變革的誘惑。由於他們 在得國時未經多大殘酷的戰爭﹐因而很少破壞﹐在民政上也幾乎是原封未動。波斯與拜 佔庭帝國在民政方面原來已有高度的組織。阿拉伯部族最初對於民政的複雜性一概無所 理解﹐於是他們不得不讓那些在原機構負責的老手繼續服務。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並未 表現他們不屑於為他們的新主人服務。這次變動當真使得他們的工作更加容易了﹐因為 課稅有了很大減輕。一般民眾﹐為了逃避貢賦遂大批地拋棄基督教而改信伊斯蘭教。

阿拉伯帝國是哈裏發統治下的一個絕對君主制國家。哈裏發不但是先知穆罕默德的 繼承者﹐同時也繼承了他許多聖潔。哈裏發的職位名義上是由選舉決定的﹐然而不久就 變成了世襲。延續至公元750年為止的第一個王朝﹐烏瑪亞德王朝﹐是由一批純粹出於政 治理由承認穆罕默德教義的人們所創立﹐他們一直反對那些忠實信徒中較為狂熱的分子。 阿拉伯人﹐雖然以一新興宗教的名義徵服了世界上大部分土地﹐卻不是一個很虔誠的民 族﹔他們征戰的動機與其說出於宗教﹐不如說出於劫掠和財富。正是因為他們缺乏狂熱 精神﹐所以一小撮戰士竟能比較順利地統治了文明水平較高的﹑信奉不同宗教的廣大人民。

波斯人與此相反﹐從最早的年代起﹐便有著極其深厚的宗教心和高度的思辯性格。 他們在改信回教以後﹐便從伊斯蘭教中創出許多為先知穆罕默德及其親屬所意想不到的﹑ 更加有趣的﹑更加宗教的和更加哲學的因素。自從穆罕默德的女婿阿利於公元661年逝世 之後﹐回教徒分成桑尼和釋阿兩派。前者是較大的一派﹔而後者則追隨阿利﹑並認為烏 瑪亞德王朝是篡位者。波斯人一直屬於釋阿派。大半出於波斯人的影響﹐烏瑪亞德王朝 終於被推翻﹐並為代表波斯利益的阿拔西王朝所接替。這次政變以首都之由大馬士革遷 往巴格達為標幟。 在政治方面﹐阿拔西王朝比以前的烏瑪亞德王朝更多地偏向於狂熱派。雖系如此﹐ 他們並未統一整個帝國。烏瑪亞德皇室中的一支避開了大屠殺而奔往西班牙﹐並在那裏 當了合法的統治者。於是﹐西班牙便從那時期獨立於其餘回教世界之外。 阿拔西王朝初期﹐哈裏發的地位臻於極盛。他們中間最著名的一個哈裏發是哈倫˙ 阿爾˙拉細德﹙死於公元809年﹚。他與查理曼大帝和女皇伊琳同時﹐通過《˙天˙方˙ 夜˙譚》﹐他成了人所共知的傳奇人物。他的宮廷是一個奢華﹐詩文﹐和學術的 N爛中 心﹔他的收入龐大無匹﹔他的帝國西起直布羅陀海峽東達印度河。他的意志是絕對的﹔ 他身邊經常伴隨著劊子手﹐只要他一頷首﹐劊子手便立即執行其職務。然而﹐這種盛況 卻未持續多久。他的繼承者在以土耳其人構成其軍隊主力一事上犯了錯誤﹐土耳其人是 不馴服的﹐不久他們便使哈裏發變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傀儡﹔當軍隊對他感到厭煩﹐他便 隨時有被刺瞎眼睛﹐或遭到殺害的危險。儘管如此﹐哈裏發統治卻延續下來﹔公元1256 年阿拔西王朝末一代的哈裏發同八十萬巴格達市民一起遭到了蒙古人的屠殺。

阿拉伯人在政治社會制度方面﹐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缺點是和羅馬帝國的缺點類似 的。由於君主專制政體與一夫多妻制的結合﹐每當一個統治者死去﹐便經常導致一場王 朝戰爭﹐最後並以這個統治者的一個王子的勝利和其他王子的悉遭刑戮為終局。主要由 於戰勝的結果﹐而產生了無數奴隸﹔因而不時發生危險的奴隸叛亂。尤其因為哈裏發王 國位於東方和西方的中間地帶﹐所以它的商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不僅掌握到巨大的 財富﹐產生一種對奢侈品有如中國絲綢﹐和北歐皮毛的要求﹐而且貿易﹐也由於特殊情 況有所促進﹕例如回教帝國軫域的遼闊﹐阿拉伯語言作為世界語的普及﹐在回教倫理體 系中給予商人的崇高地位等﹔我們記得先知穆罕默德本人曾作過商人﹐又他去麥加朝聖 的途中也曾稱贊過經商﹐”這種商業有如軍隊的統轄﹐有賴於阿拉伯人承繼於羅馬和波 斯的大規模公路。他們不象北方的徵服者那樣竟然聽憑這些公路崩壞失修。雖然如此﹐ 帝國還是逐漸分崩離析了––西班牙﹑波斯﹑北非和埃及相繼分裂出去從而獲得完全或 近於完全的獨立。 阿拉伯經濟最出色的一面是農業﹐由於他們居住在缺水的地方﹐因此﹐特別擅長於 灌溉。直至今日西班牙農業還受到阿拉伯人水利工程的實惠。

回教世界獨特的文化﹐雖起源於敘利亞﹐卻隨即盛行於東西兩端﹕波斯與西班牙。 敘利亞人﹐在徵服期間是亞里士多德的讚美者﹐奈斯脫流斯教派重視亞里士多德過於柏 拉圖﹐柏拉圖是為天主教徒所喜愛的哲學家。阿拉伯人最初從敘利亞人獲得希臘哲學的 知識﹐因而﹐從一開始﹐他們便認為亞里士多德比柏拉圖更為重要。雖系如此﹐他們所 理解的亞里士多德﹐卻披上了新柏拉圖主義的外衣。金第﹙約死於873年﹚﹐這個首次用 阿拉伯文寫哲學的人﹐同時也是阿拉伯人出身的唯一著名哲學家﹐翻譯了普羅提諾所著 《九章集》的一部分﹐並以《˙亞˙裏˙士˙多˙德˙神˙學》的名義刊行了他的翻譯﹐ 這給阿拉伯人關於亞里士多德的觀念帶來了很大混亂。阿拉伯哲學界自此歷時達數世紀 之久才得以克服這種混亂。 錄取伊斯蘭教文憲

孟博


終身 VIP

62) 2005/05/03 00:02 
『中國神仙逸事』
書籍記載首位中國神仙逸事是河上公,這個人的真實姓名無人知曉,只因為漢文帝時,他在河邊結草為廬,人們就送給他這麼個尊號。

漢文帝對老子的《道德經》推崇備至,不僅自己熟讀它,還要求王公大臣們都得誦讀。盡管漢文帝在《道德經》上下了不少功夫,可還是有些地方難以弄明白,也沒有高人可給予指點。他常常四處尋訪,希望遇到指點迷津的人。

後來,文帝聽人們都說河上公精通《道德經》的精髓,就派人前去拜訪請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河上公對文帝派的使者說:“道尊德貴,這麼嚴肅的事情怎麼能通過別人來代問呢?”於是文帝駕臨河上公的河邊小茅屋,親自向河上公請教。盡管如此,文帝仍心有不甘,就對河上公說:“《詩經》上講過,普天之下哪一片土地不是我君王的,四海之內誰人不是我的臣民。老子也說過:‘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屬於這‘四大’之一。你即使有道行,可還不是我的子民嗎?為何這麼自高自大,將君王不放在眼裡呢?”

河上公聽完文帝的質問,就拍著掌坐著,一下子騰空而起,穩穩地懸在空中,離地有幾丈之高。河上公俯身向仰視他的漢文帝說:“我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中又不為人所累,怎麼能算是你的臣民呢?”聽罷河上公的話,文帝心知已遇到高人,馬上下車向河上公跪拜說:“我實在是無德無才,承蒙祖上福蔭,才繼承了帝業,我才疏學淺,深憂難堪重任。雖然我忙於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於我的愚鈍無知,難以明瞭經書的真義,祈望您能給予我教誨。”

河上公見文帝一片誠心,就將兩卷經書授與文帝,並對文帝說:“回去後,好好研讀這兩卷經書,你所有的疑問都會迎刃而解。這兩卷注解道經的著作,只傳了三個人,你現在是第四個,切記,萬不可顯示與他人。”說罷,河上公就在原地消失了。須臾之間,雲霧迷茫,天地一片昏暗。文帝心曉今日遇見了神人,異常珍惜這兩卷經書,從此更是手不釋卷,精心鑽研《道德經》。文自《神仙傳》

孟博


終身 VIP

63) 2005/05/09 19:39 
『佛教教義』(一)
   
   在釋迦最早向人們宣說的教法中包含著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則:貪求欲樂的世俗生活和外道主張的各種苦行,皆為偏頗之行(邊行),應予捨棄,只有奉行不執著苦樂二邊的「中道」,才能達到解脫。所謂「中道」就是八正道,從廣義來說,包括全部佛法。八正道是:(1)正見,對佛教真理四諦的正確見解;(2)正志(正思惟),對四諦等教義的正確思惟;(3)正語,言論符合佛教教義;(4)正業,行為符合佛教教義和戒規;(5)正命,按教義和戒規生活;(6)正精進,勤奮修持佛法。(7)正念,明記四諦等佛教義理;(8)正定,修習禪定,專心思悟四諦之理。八正道被認為是達到涅槃解脫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同時也是用來判斷一個出家修行者行為善惡、邪正的基本道德標準。

  八正道是從八個方面規定僧尼應按佛教的教義去思想、言語和行動的。凡這樣做的是正確的、善的,反之就是迷誤的、惡的。從內容來看,八正道還比較籠統。佛教在發展中還形成了很多具體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而隨著佛教向各地區、各國的傳播,佛教道德也有相應的發展。公元前四、三世紀,原始佛教發生分裂,形成許多部派。在公元前後,大乘佛教從部派佛教中產生,它把以往的佛教統統貶稱為小乘。大乘源於小乘,自然它的道德也是在小乘道德的基礎上形成的,許多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直接取自小乘,但按大乘教義作了某些新的解釋。無論是小乘還是大乘,為了協調教團內部僧人之間、上下之間以及僧俗之間的關係,都制定出若干戒規與所確認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相應。
五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禁止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對出家者則要求不婬)、不妄語(不說謊話)、不飲酒。有的佛教(如《無量壽經》)也把五戒稱為五善,因為與此相反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是「五惡」。五戒是在家信徒應遵守的,說修此五戒,積善功德,死後可再轉生為人。出家僧尼所受持的具足戒中包含這五項內容,如嚴重違犯前四戒,將受到被逐出僧團的處罰。實際上這些戒條在佛教產生之前已被作為道德規範以至法律規定而存在。如殺生(此特指殺人)、偷盜等行為,被社會普遍看做是罪惡,並有法規制止。佛教把禁止這種行為的戒規稱為「性戒」,

   在佛教流行的國家和地區,佛教影響社會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它的倫理道德,它關係到社會人們對佛教的評價,關係到佛教的存在和發展。以慈悲為道德原則的大乘倫理,從古至今被廣大佛教信徒所遵循,但在不同時代和條件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現代社會,佛教教團可以通過怎樣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來繼承以實踐慈悲為中心的大乘倫理的基本觀念和規範呢?例如可以結合傳教引導信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提倡社會公德,結合五戒、十善的宣傳,制止危害公眾衛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販毒吸毒現象;集資興辦社會福利事業,發揚傳統的福田、悲田思想;結合維持山林寺院,美化環境,發展觀光事業;按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的不二思想,可興辦產業,安置貧困失業人員和殘疾人員;提倡各宗派之間、各宗教之間的對話協商、避免紛爭;在國際間配合和平與發展的總趨勢,開展有利於國與國、民族與民族和解,促進裁減軍備,防止核戰爭的和平運動……這些都符合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佛教倫理是在實踐中繼承,在實踐中發展的。

   「因果」一詞在中文辭典裡通常有二義,一般的定義是「事情的原因和結果」,特殊的定義則與佛教有關,譬如《新編國語日報辭典》「因果」條說:「佛家通三世(人的前世、今世、來世),三世行善、行惡都會得到報應,循環不差,叫做因果。」又如《辭源》「因果」條說:「根據佛教輪迴的說法,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再如《中文大辭典》「因果」條說:「佛家語,謂因緣與果報。又過去之因緣產生今日之果報,今日之因緣產生未來之果報。按人有恆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種豆因也,得瓜、得豆果也。有因必有果,自然之理,佛教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因果報應之義,謂之三世因果。」可見說到因果,必定離不開佛教,而佛教「因果」之解釋,自以《中文大辭典》或《大漢和辭典》之說與佛教因果論的原義較為接近,也就是說,「因果」含有「因緣」和「果報」兩層意義。一般來說,「因緣」和「果報」都不是很難解釋的觀念,但是要真正解釋佛教「因緣」觀,則未必容易。根據《辭源》,因緣之義為「佛教語,梵語尼陀那(nidāna)。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這種結果的條件。」《中文大辭典》或《大漢和辭典》也說「尼陀那,此云因緣。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事實上,「因緣」的「因」在梵語的原義是「主因」(hetu)之意,而「緣」則是「次因」或「助因」(pratyaya)之意。《辭源》引鳩摩羅什(343∼413)之語謂「力強為因,力弱為緣」指的即是主因及助因。又引僧肇(374?∼414)語謂「前緣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也是分別主因與助因而言,同時指出它們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尼陀那」一詞,實際上是指佛教的「十二有支」或「十二因緣」,為佛教因果論之根據。至於「果報」之義,辭典的解釋大致相同。《辭源》說是「佛教語,因果報應,即謂種善因,報以善果;種惡因,報以惡果。」《中文大辭典》說是「佛家語,夙世業因之結果,今食其報,曰之果報。多指今生善惡報應而言。」《大漢和辭典》則說是「因果報應之略,因緣之結果。」這些解釋雖然大致不差,但都是相當簡化的說法,於佛教果報說仍有意思未盡之處。總之,「因果」之義既然與佛教息息相關,當然要從佛教教義裡去理解,也就是要先瞭解「因緣」與「果報」觀念的原始意義,再觀察它如何被中國文化所吸收、解釋、涵化。透過這種理解過程,才能說明佛教因果論中國化的意義。

   早期佛教認為「一切有法生,皆從因緣起.。生滅法悉滅,說道為方便。」佛教辭典裡對因緣的解釋,有所謂「一切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稱為因緣生、緣生、緣成、緣起。」可以說是這層意思的引申。「因緣」之說,是構成佛法(dharma)的要素之一,與四聖諦、八正道、三法印、五蘊、六道、業報、煩惱、輪迴等觀念構成佛教的核心教義。通常所說的「十二因緣」或「十二有支」,就是「因緣」之說的整個系統,是佛教解釋生物、有情生滅的理論依據,實是佛教因果論的基礎。

孟博


終身 VIP

64) 2005/05/16 00:14 
『佛教教義』(二)

   歷來在中國民間所傳播的佛教思想是所謂的大乘佛學,所謂的大乘佛學即是注重自度度人的精神的佛教思想,這也是佛教傳播至中國後才受到重視開發的義理部分,同時也是一般國人長久以來共同接受的佛教思想面貌。但是在當代學術研究的認知中,大乘經典的產生是極為晚期的,由於大乘佛經的問世通常已經是釋迦牟尼佛滅度後幾百年甚至近千年的事情,因此學界若干人士即以大乘經典非是佛說,甚至非是佛教思想而批評之,這卻使得長久以來對大乘佛法深信不疑的中國佛教徒的一般信念產生疑惑。主張大乘經典仍是佛說,只是說法對象非為廣大信眾,而是功夫智慧高人一等的菩薩弟子,這些少數弟子再將思想傳給少數再傳弟子,從而入山清修,故而文字集結之作流入山林,經久問世,故而出現較晚。另有一些大乘經典確實不是佛陀在世之所說,而是在天宮及其它世界之處之所說,甚至有一些經典是佛陀以外的大菩薩之所說,那麼它們還是不是如理的佛法?佛教哲學是一套極為合理的哲學理論,只要是符合理論的推演,就可以是佛教的教義教理,就可以作為宗教的知識及修行的根據。事實上,佛教所說的種種神秘知識的觀點,自有其經過實修而可被實證的確例,不能因為大乘佛經的晚出就斥之為妄,這樣的態度不僅顯現對於宗教事務的陌生與隔閡,更且是學術研究態度的草率與固執。可以說是還給廣大的中國佛教徒一個心安的理解,大乘佛教及大乘佛經就是佛所說經就是佛經,是學術界的若干學者要提升識見的高度,而不是廣大的佛教徒要排除大乘經典。在這個立場上,許多大乘佛經中的知識命題都認為它們是與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一致相關的,只要是能認真實行佛法教義以及能夠好學深思佛教思想的學人,就可以自己證實此點。

   佛教則主張絕對的理智,並完全放棄強迫與暴力,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即佛教雖然超勝世間任何一門學問和宗教,但佛陀已證悟到,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皆無有自性,都以如夢如幻如水月般的顯現而存在,本來即是清淨,基於如是對宇宙終極真理的證悟,故佛教能真正平等地看待宇宙中發生的所有現象而擺脫一切執著,並能以徹底無我的出世精神,來做慈悲地救度每一個受苦眾生的入世事業,故佛教贏得了希求脫離痛苦和追求真理的每一個有情眾生的心,不管他是屬於何種宗派和持任何見解的人,所以只有佛教才是整個宇宙的宗教,是整個人類的宗教,是過去、現在、未來整個有情世界的宗教,她在無生無滅的法界中永時長存!

   如斯里蘭卡前總理班達拉奈克說:「只要日月繼續存在,只要人類還繼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佛法就會一直延續,因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整個人類的宗教。」現代西方科學之父愛因斯坦評論說:「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在哲學界,本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著有社會及自然科學方面論著四十多部,並在1950年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考察了各種宗教後說:「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著名學者巴格爾說:「在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是有意識、坦率地,以系統理性的分析來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受過佛教熏陶的人,在遇到挫折、煩惱的時候,自然能更有效地擺脫困境,保持健康的生活。因此佛法才能完全滿足眾生的心願,解決內心的苦惑。精通佛理的學佛人,在生活中雖然也會遭遇種種違緣與挫折,但在心中卻可以一直保持安祥、快樂,因此我感到佛法的高深、圓融、博大的精神是難以揣度的。英國的著名學者克里也說過:「佛教所開示的法,是一種心與意共同滿足的思想法規,它所包含內容的廣大與深奧,確實是無與倫比的。」

   佛教教義之深邃,行為之高尚,這是任何其他的宗教都難以比擬的。正因如此,佛教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意識形態迥異的人們。人們在聽到佛曲梵唄,看到廟宇佛像之後,往往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而不由自主地投入佛陀慈愛的懷抱。如英國的榮赫司鵬爵士說:「我在東南亞國家旅遊和佛教徒接觸,最感動的是他們周圍有一種莊嚴而安和的氣氛存在,而且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佛像,以一種高尚、寧靜、慈愛、端莊的姿態趺坐著,單是這種氣氛和神態,已經將佛的基本特質深深印入我的腦海,而使我神往了。」
從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歷程也可看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們,整天為工作和生活奔波忙碌,很少顧及自己內心的精神生活,而在偶然機會中到達寺廟後,耳聞目睹了清淨、積極的佛教生活,看到了生活原來也可以無拘無束,便願意捨棄一切,退出塵寰,以寺廟為家,過起一種全新而有意義的生活,這也是佛陀遠大的加持力所致。寺廟裏處處洋溢著清淨、高尚、慈愛的氣氛,讓人的心靈得到最大的藉慰。如法國的隆斯佩雷女士說:「佛教意義的高尚,道理的純正,對於法國很多意識純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滿意於宗教信條的人和真正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種很大的吸引力。我們既看到現在全世界的混亂與痛苦,又感覺到運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那麼,我們便可喚起人類,使注意佛教的這件工作是怎樣的急切了。」我們讚頌佛和佛的教法。還因為釋迦牟尼佛不偏袒,而是對一切有情有平等的大慈大悲心,平等地慈悲一切眾生,平等地救護一切眾生,猶如母待獨子,救護一切眾生脫離輪迴苦海,讓一切眾生得無上安樂之佛果!文轉自佛學論壇。

孟博


終身 VIP

65) 2005/05/20 19:20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推薦者: tsai007

孟博


終身 VIP

66) 2005/05/23 08:59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孟博


終身 VIP

67) 2005/05/23 09:08 
☆★〜煮酒論人:

酒國天地千種人,滴酒不沾是俗人。

烈酒淺嚐是雅人,每酒狂飲是呆人。

飲酒微醺是真人,飲酒柔情憐惜人。

飲酒痛哭傷心人,藉酒澆愁斷腸人。

藉酒裝瘋是屁人,借錢飲酒是醜人。

捧酒敬月豪放人,悶酒獨飲孤獨人。

賣酒飲酒敗家人,侍候飲酒勢利人。

美女陪酒虛榮人,酒醉街頭失態人。

酒逢知已開心人,酒後清談斯文人。

酒中吟詩風流人,酒留真言癡情人。

藉酒損人是小人,酒中挑撥是非人。

酒中亂事糊塗人,飲酒圓滿才是人。

孟博


終身 VIP

68) 2005/05/31 16:42 
『歷史人物』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故以孝聞於鄉里。

        宋景祐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為懲治貪官,自慶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祐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展生產為己任,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倖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採納施行。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於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後只有一年有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並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由於包拯在開封府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特製」。開封府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宋嘉祐六年(1061),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朝廷贈官吏部上書,有「奏儀」十五卷傳於世。  文自《北宋史》。

孟博


終身 VIP

69) 2005/06/11 10:39 
說話的藝術:

抱怨帶來記恨,寬容才是睿智;
諷刺顯得輕浮,尊重增加了解;
拒絕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
命令雖應接受,商量更能領導;
批評產生阻礙,鼓勵發揮力量。許歷農寫。

孟博


終身 VIP

70) 2005/06/13 23:45 
☆★〜『詩文逸事』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任江州司馬,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暮春四月與友結伴遊江西廬山,見廬山大林寺中桃花盛開,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大林寺桃花》一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沈括讀了這首詩,非常驚訝,帶著譏諷的口吻評論道:「既然『四月芳菲盡』了,怎麼會『桃花始盛開』呢?大詩人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說完,他也就把這事給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節,他到一座山上考察,出人意料地見到了白居易詩中的奇景:四月天氣,山下眾花凋謝,芳菲消歇,山頂上卻是桃花紅艷,滿樹春色。沈括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詩來,才領悟到自己錯怪了大詩人,不覺暗自羞愧,但也從中發現了高度對季節的影響:由於山上氣溫低,春季到來要晚於山下。
  
後來,他又找來白居易的詩讀,發現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寫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花),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讀了,很有感慨地說:「白樂天寫的確是實景,都怪我讀書不細,經驗太少啊!」
  
無獨有偶,宋代大家蘇東坡也曾經如此「誤會」過王安石。
  
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書房案上有一首詠菊的詩。這首詩沒有寫完,只寫了兩句:
  
西風昨夜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心想:堂堂宰相,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詩?——原來一年四季,風各有名: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這詩首句說西風,西方屬金,金風行秋令也。那金風一起,梧葉飄黃,群芳零落。第二句說的黃花即菊花。此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與秋霜鏖戰,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乾枯爛,並不落瓣。說西風「吹落黃花」就已不對了,而且還吹得「滿地金」,落了一地,豈不大錯特錯?於是,他提筆續了兩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完,蘇東坡就走了。後來,蘇東坡因「烏台御史府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住了近一年。這年秋天,到了重九時節,連日大風。一天,風聲停息以後,蘇東坡邀請好友陳季常到後園賞菊。
  
誰知到後園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英,滿地舖金。這時,他猛然想起一年前給王安石續詩的事情,不禁目瞪口呆,好半天說不出話來,悔悟到是自己錯了。
  
後來,蘇東坡為亂改菊花詩的事,專程到京向王安石「負荊請罪」,認錯道歉。
文自藝文雅趣。

wufa0906


網路會員

71) 2005/06/16 18:34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wufa0906


網路會員

72) 2005/06/17 08:50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會員服務部

部落格(3)
站長

73) 2005/06/17 09:58 
感謝wufa0906君的指教...

1...我眼前所見的人都是菩薩如您也是我眼前心目中的一位大菩薩

2...孟博是個無才無學的人經您無花禪師開示教誨自必改進勉為更要謝謝您謝謝您

3...趣譚賢智珠璣博聞集只是將我所見所聞寫出只為拋磚引玉請大家將中文之優美詞句予人分享而已若有照文登出會在文後有註若有失忽敬請無花禪師寬恕我的無心及與無知

4..."我們手札不說對.錯"....諸位的留言對不對..因手札與誰都不是權威者.都不是法官.可以當任獨裁者.可以判斷誰對誰錯.....手札只是提供一個合適的..開放的..理性的..攝影的場合..兼或其他事項的服務網站......讓大家在此攝影聯誼..哈啦..討論..取得資訊..互通有無...

5...手札優質園地.資訊豐富速確.眾所週知.是已有相當水準的.....不合規定.亂說誤道.攻訐誣衊.爭吵不下.其它破壞手札和諧美好者等等...義工群自會移送**保留區** ....不過.尚須諸位共同襄助才能周全也.

6...謝謝您的指教......佛說不忘初心.必果本願...感謝您的贊助手札..但願手札在所有義工們盡心盡力下會依您所望更有服務大家的空間與作為...謝謝您


※千瑞雲集,百福駢臻;厚德載福,和氣致祥;常有吉祥事,恆生歡喜心。
※24Hr為您服務!賜教垂詢糾舉敬請即0928-542431。service@photosharp.com.tw
能為您服務是手札的榮耀。特呈謝忱感謝您那麼地熱心支持贊助與愛護手札。
。樂在此,愛在此。攝影家手札服務部終身義工許安雄(孟博)祝福您鴻禧祥瑞。
※請將您的佳作能常登錄*線上圖庫*上,因公司企業會從照片逕洽徵您租售。
人生富貴貧困總難稱意,知足即能稱意;舉目山水景物無恆主人,攝影便是主人。

孟博


終身 VIP

74) 2005/06/17 10:11 
『格言名句』

不求是貴,少病是壽,夠用是富,無欲是福,感激是喜。

——台灣歷史學家許倬雲的五福格言

wufa0906


網路會員

75) 2005/06/17 11:50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孟博


終身 VIP

76) 2005/06/17 13:36 
感謝無花菩薩開示........謝謝無花菩薩之賜教...謙受益,滿招損........孟博承謝再三謝謝您(現有北區旅遊活動敬知會邀您參與謝謝)

孟博


終身 VIP

77) 2005/06/17 13:41 
『格言名句』

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

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

人生最大的獲得是滿足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佚名

wufa0906


網路會員

78) 2005/06/17 16:06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孟博


終身 VIP

79) 2005/06/18 02:00 
千古文章傳善意,一堂札友樂攝影。

有人關心真是命好您是前生善修來的福份

wufa0906


網路會員

80) 2005/06/18 08:31 
本則留言已移到保留區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27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3438487人 │ 線上1436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