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吳嘉寶話攝影 >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作者  
討論話題
 

ㄚ寶


論壇版主

2004/02/23 18:58
器材: 其他 其他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5-1
                                      任 悅 文/圖
 
 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一個晚上,我還像模像樣地寫了一篇日記,儘管是從淩晨三點開始四點結束,但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卻已經完全沒有力氣進行下去——拍照,編輯,討論……是密密麻麻的日程。

 阿姆斯特丹總是讓人想起大師班,但我參加的這個不是。它是由荷賽和亞歐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培訓班,從去年12月3號到9號,在這個為期一周的活動中,我和中國青年報的江菲,將和10名來自歐洲8名來自亞洲的攝影師一起在阿姆斯特丹完成一個名叫《移民》的專題攝影。另外,還有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攝影師、圖片編輯做指導。

 之所以寫下《攝影生存》這樣的題目,是因為這次培訓班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討論報導攝影的出路問題。這七天我們拼命地拍照,這七天我們也一直在考慮,未來的我們是否能夠以此謀生?

ㄚ寶


論壇版主

1) 2004/02/23 19:04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5-2
任 悅 文/圖

看好你的錢包
 我要提醒大家,歐洲的小偷並不比北京的差,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一天,莫名其妙地丟了錢包,裏面是我所有的現金。在此之前我還有一個龐大的購物計畫,中心內容就是買書,而我隨後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在書店拼命地看。

 不過,我在這裏討論的不是我自己的錢包問題,而是關於所有從事報導攝影的攝影師的錢包。我的結論是:作為一個攝影師,生活在中國是幸福的,尤其是那些年輕的一代。

 早就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一些消息,歐洲的圖片市場尤其是報導攝影,情況並不是很好,這次參加學習的來自歐洲的很多都是學生,和他們的討論再次證明瞭這個問題。

 來自德國的馬克和丹麥的斯蒂娜,專業都是新聞攝影,一個班上有8個學生,另一個是10個,提起找工作,他們都皺起了眉頭。馬克在一家規模不小的報社實習,但是那裏只有四個攝影師,而且報社還在縮減開支,出差變得相當困難,攝影記者幾乎只能在本地工作,更不要提雇傭新的攝影師。比他高一級畢業的只有兩個學生找到了工作。而在丹麥,雜誌社幾乎沒有自己的攝影師,他們完全利用自由攝影師為自己工作。歐洲已經有太多優秀的攝影師,學生則非常難找到工作。一些真心想幹新聞攝影的學生不得不到餐館打工,等待機會。

 自由攝影師的日子也不好過,獲得工作機會越來越不容易。比利時姑娘瑪瑞琳80%的工作都是為當地一些報紙拍攝新聞人像。日本男孩說:“剛剛開始的時候大概你只想著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慢慢的你會發現生存變得更加重要。所以現在好希望每天都能夠工作。”

 我對坐在旁邊的亞歐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麥瑞說:“中國的情況可能要好一些,大概因為我們才剛剛起步。”她笑著說:“小點兒聲,別讓那些歐洲的攝影師聽到,他們會跑去中國淘金。”

 這就是我所說的——看好你的錢包。

ㄚ寶


論壇版主

2) 2004/02/23 19:05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5-3
任 悅 文/圖

 對於中國攝影師,我們面臨兩個工作機會,首先是國內媒體對圖片的需求,在一家國內較大的圖片銷售網站上,連續出現三家報紙的招聘啟示:《東方早報》,《新京報》,《南京日報》。這對於那些歐洲攝影師簡直難以想像。隨著國內媒體力圖貼近讀者、貼近市場,富有想像力的攝影記者,有經驗的圖片編輯,他們都不難找到自己的位置。

德國的馬克曾一臉誠懇地對我說:“想一想奧運會,很多國外媒體都不可能派記者去中國……”馬克指的就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個機會。國外媒體對中國圖片的需求正在增加,但是因為經費限制,在出差這個問題上,卻變得苛刻。其實,他們也願意雇傭中國本土的攝影師。去年我曾經和《財富》的圖片編輯聊過,她就有這樣的想法,這次在阿姆斯特丹碰到《GEO》雜誌韓文版的主編,她也非常渴望瞭解中國攝影的情況,但是她對中國全部的瞭解就是知道這裏有很多很多優秀的攝影師,僅此而已。

 為什麼沒有太多的中國攝影師能夠拿到國外的訂單?語言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少有攝影師能夠以流利的英語直接和圖片編輯溝通,這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卻成了大問題。這也阻礙了中國攝影師向國外的圖片編輯推銷自己。《紐約時報》的圖片編輯艾麗森每年能夠收到一堆攝影師推銷自己的卡片、CD,其中又有幾個是中國的攝影師。其實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許多國外的圖片編輯不信任中國的攝影師,因此在很多方面我們需要讓自己更加職業化,從獲得工作機會到學會討價還價,從影像的職業化到工作流程的職業化,等等。

你就是你自己

 我們面對一個很好的圖片市場,這並不意味著國外競爭激烈的市場現狀與我們並無關係。它們的現在也許就是我們的未來。

 最後一天,聯繫圖片社的總裁羅伯特普雷基(Rober Pledge)為這個班做了總結發言。他一上來就提出了問題:“請問在座的各位有多少是以攝影謀生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又問:“那麼又有多少人從所得到的拍攝任務中享受到了樂趣呢?”沒有幾個人舉手。接下來他又問:“那麼多少人願意為一份報紙或者雜誌工作呢?”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如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這次不少人都舉起了手。

“那麼這樣的話,請你們保持自己的風格,用自己的風格做事。”
 這就是普雷基給我們的建議,有些讓我吃驚,我總是以為像他這個年紀的人應該很傳統,而且他的這個提議很快遭到了在座很多同學的反駁。他們認為,你不可能在緊張匆忙的拍攝任務、尤其是為報紙工作的時候還能夠顧及到個人風格。

 辯論變得激烈而且有趣。普雷基反問大家:“你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攝影師呢?是很出名的,還是很有錢的?也許我們想要的很簡單,就只是用最好的照片傳達我們的所見所得。那麼什麼是最好的照片?照片不同於電視,它是沈默的,但是當你用心閱讀的時候又可以從裏面聽到聲音,它不是噪音,是照片本身在同你說話。這就是好照片。我們試圖讓圖片發言,卻沒有什麼規則,沒有什麼絕對的形式必須遵循。”

“《生活》畫報曾經是美國最好的雜誌,所有的人都認為它會永遠存在下去,但是它停刊了,它不能給人新的驚奇。從前一切都給人新鮮,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從電視裏看到我們想看的任何角落的故事。《國家地理》也許十年以後就會消失,這也並不是危言聳聽。十年前他們的每個拍攝任務的平均時間是六個月,最多可以兩年,但是現在也許只有兩個月。而它所闡釋的故事也似乎有些老套。”

 在爭論的過程中不時插話進來的是另一位教師麗薩(Lisa Sarfati),她在這裏的工作一度引起了爭議。麗薩來自法國,曾經為聯繫圖片社、馬格南圖片社工作,在第一天她演示自己的作品時,有學生試圖和她交流感受,她卻只是回答:“你幹嗎要問為什麼,我這樣做就是這樣做了,你似乎沒有必要問為什麼。”這句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後來私下討論都覺得她不適合來這裏當老師,因為她太自我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普雷基談論照片中的個人風格的時候引起了她的共鳴,她建議大家,每到一處採訪地點都要靜下來,也許不急著拍照,大口的呼吸一下這裏的空氣,問問你自己感受到了什麼,你自己其實有很多的自由。不要猶豫發表自己的觀點,相反這也許是很多圖片編輯所期待的。

 看麗薩如此全情投入的談論表現自己,堅持自己,我們也有些理解她在第一天的表現。實際上因為發現她是一個挺難對付的人之後,很多同學都放棄了讓她看自己作品的想法。而我純屬偶然,在還沒有瞭解她的情況下,讓她看了我的照片,是我在荷賽學員班的關於同性戀的專題攝影。看完之後她不動聲色地說:“還不錯,不過,我知道題材本身很難進入,但是你和他們的距離太遠了,你似乎什麼都拍到了,但是沒有表現得深入。”她的法式英語很難聽懂,但是我感到這組片子好像讓她很厭倦,同時也讓我很不舒服。

 今天的討論也讓我對她那天的表現明白了幾分。談到報導攝影,或者紀實攝影,我們更多強調客觀和真實,但是隨著資訊的發達,視覺資訊的普及,人們更希望看到在事件中攝影者本人的存在,你在那裏,你看到了,你感受到了。關於新紀實的提法很早就有人介紹進來,現在,傳統講故事的手法仍然存在,但是這種更個人化的表達正在逐漸為更多人接受。丹麥女孩斯蒂娜帶來了她的作品——《所有與我接吻過的男孩》,使用傻瓜相機,二十多頁的小冊子,每頁是一個男子的肖像,並且將照片疊印製成蒙太奇效果,旁邊是姓名、年齡、職業以及接吻的時間和地點。她的東西幾乎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在你觀看時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ㄚ寶


論壇版主

3) 2004/02/23 19:07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5-4
任 悅 文/圖

 普雷基對此的評論是,“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個人風格,甚至她沒有用專業相機,所以請放鬆,不要過於僵硬,你就是你自己。這是你自己所期待的,也是市場所期待的。相同的太多,人們更願意看到不同。”

亞洲角和歐洲角
 這次活動還有一個目的是促進亞洲和歐洲攝影師的交流,但是在我看來這個目的似乎沒有達到。一開始大家還都努力運用不同口音的英語嘗試交流,但是後來無論是吃飯還是集體活動都會自然形成兩個群體,我們笑稱亞洲角,歐洲角。文化的差異使我們關心的話題不同,比如歐洲同學很為他們未來的生存擔憂,但是我們則更關心怎樣把一張圖片拍好。

 主辦方特地安排了兩個講座:亞洲圖片市場和歐洲圖片市場。亞洲這邊的主講人是來自韓國《GEO》雜誌韓文版的主編Sujong Song,在她看來,亞洲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攝影題材,可以拍出好照片,但是亞洲本土的圖片市場卻十分糟糕,與歐洲相比,價格非常低,而且報導攝影的圖片銷售在亞洲向來不占主流,大概只占市場的1%,大量銷售的都是模特、風光之類的商業圖片。但事實是歐洲其實需要許多關於亞洲的報導攝影圖片,所以對於攝影師來說亞洲仍然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她的建議是以泰國或者新加坡作為根據地,因為泰國地處東亞和南亞的交接地,生活開支比較低,而且政府在媒體管制方面還不是十分嚴格,新加坡也是交通比較便利,並且多種文化在此融合,居民普遍會說英語等等。

 Sujong Song對中國的圖片市場似乎不太瞭解,我介紹了一些情況,我認為中國是亞洲圖片市場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在近兩年有了迅速的發展,世界一些著名圖片社比如Getty都在中國銷售他們的圖片,但價格低廉也是事實。

 這時候來自美聯社的皮特(Peter Dejong)插進話來:“一些大圖片社為了染指中國市場,他們把圖片價格壓得很低,比起他們在歐洲市場是天壤之別。他們期待站住腳跟之後,再圖發展,但是這一舉動損害了攝影師的利益,同時破壞了亞洲圖片市場的正常秩序。”

 亞洲圖片市場的確沒有進入良性迴圈,惡性競爭,壓價,損害的其實是全體攝影師的利益,來自荷蘭的老師瑪瑞(Marion Schut-Koelemij)經營一家圖片社,名為環球特寫圖片社(Transworld Features),她講座的主題是“作為一個攝影師怎樣生存”,但是其中一些法則對於生活在亞洲為亞洲媒體工作的攝影師來說就很難辦到。

 她把攝影的領域分為:報導攝影,商業攝影,公關攝影,圖書、展覽和藝術攝影。如果你要將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場,首先要進行調查,你的市場在哪里,這是你首先要問自己的問題;然後你要同市場建立聯繫,也許是通過圖片代理機構,也許僅僅是某個圖片編輯;接下來,你一定要有想法,無論做藝術攝影也好,報導攝影也好,你的切入點要有新意,你要有自己的主意;最後一點,要有你獨一無二的風格,這個風格讓你能夠脫穎而出。

 具體些說,如果你試圖為一家雜誌工作,給他們拍一組圖片故事,你應該怎麼做呢?
 1.在發表之前簽署書面協定。我們下面討論的一些問題在這裏都以書面形式規定下來。
 2.如果你的拍攝想法被拒絕了,一定要弄清原因。這對你今後的工作有利。
 3.圖片的價格。也許你暫時無法從雜誌社這裏獲得具體資訊,往往他們會讓你自己開價,為了避免價格過高或者過低,事先應該和其他攝影師交流。
 4.弄清需要圖片的數量,或者頁碼。
 5.這組作品是否包括封面。
 6.一定要爭取到署名權。
 7.作品僅供一次發表,如有變化應該另行協議。
 8.作品用於商業用途,例如雜誌的促銷,也應另行協議。
 可以看到,攝影師在向媒體推銷自己作品的時候,還要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在亞洲,在中國,這是攝影師考慮最少的地方。

ㄚ寶


論壇版主

4) 2004/02/23 19:08 
阿姆斯特丹七天攝影生存 5-5
任 悅 文/圖

我與黑人牧師比利
 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他,沉穩、精幹、堅定。他就是我這次在阿姆斯特丹的拍攝物件——來自加納的黑人牧師帕斯特•比利(Pastor Bili)。他為加納在阿姆斯特丹的移民建立了一座教堂,名為“重返心靈聖地”。

 得到這個題目實在有些陰差陽錯。

 本來在臨出發以前,我已抑制不住拍照的興奮。因為關於移民這個拍攝項目,我以為我們會分散各處尋找選題,但是沒有想到,荷賽發過來一份非常詳細的拍攝計畫,裏面包括了所有拍攝物件的聯繫方式,以及他們在這幾天的行蹤,關於移民的內容他們也細化成了移民與兒童,移民與環境,移民與愛情等等。其中還有兩個關於中國人的專案,中國城和一個中國人的社區組織。這份計畫書讓我有了強烈的拍攝欲望。我的首選是中國社區“華勵”。

 但是等到分配任務的時候,荷賽的官員馬爾騰說,“我知道有人想選自己國家的項目,但是最好不要這樣做,你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和不同文化進行交流。”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三個自己的選擇,猶豫再三我還是先寫上了“華勵”,不是偷懶,我實在想瞭解中國人的生活情況,剩下兩個就胡選了。

 沒想到,我被派往我的最後一個選擇,移民與宗教,加納教堂。隨後的幾天裏,每次結束拍攝,我都興奮地對來接我的馬爾騰嘮叨不停,他則得意地笑著:“大概是你丟了錢包吧,所以撿了一個好選題。”

 這是我選題的由來,派一個熟悉情況的攝影師還是陌生的攝影師去,時常是兩難的選擇,但有的時候,一個一無所知的攝影師似乎更容易興奮起來,但是前提是他一定要找對了方向。

 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多民族混雜的地方,這也就是荷賽為什麼要做移民這個選題的初衷。阿姆斯特丹有73.5萬人口,其中有73.8%的荷蘭籍人,另外的26.2%來自世界176個不同的國家。在荷蘭籍人口中又只有52%是土生土長的荷蘭人,剩下的則是來自各地的移民。

 伴隨著人們的遷移,宗教信仰卻並不會改變。在阿姆斯特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他們渴望用自己的方式繼續自己的信仰之旅。

 在拍攝的整個過程中我都一直保持冷靜,我一共只有三次機會,每次去拍攝只有幾個小時,因為地方遠,我只有被送過去,然後再在規定時間裏接回來,時間非常緊張。但是第一次去的時候,在拍照之前,我先和他聊了一會兒。關於他為什麼要辦這個教堂,是否遇到了困難,剛才和另一個黑人在聊什麼等等。他的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在本地的白人教堂裏,他們覺得厭煩,因為每個人都那麼安靜規矩,這反而讓他們感到‘冷’,而在這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教堂裏,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做禮拜,更加親近,更加投入,更加自然。”

 這句話成了我拍攝的核心指導。

 不一會兒我就體會到了這些加納黑人的不一樣的方式,起初我以為是吵架,聲音很大,我知道今天樓下的教室裏是聖經學習,但是一聲超過一聲的大喊大叫,實在不像學習。推門進去,真是不一樣的場景。牧師的妻子正帶領大家學聖經,但是她的投入讓她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底下的幾個人則頻頻發出應和的聲音。

 我得感謝加能中國公司的曾傲雪,得知我們這次要用數碼相機拍照,我找她借了一台D300,想先感受一下,但最後相機裏的存儲卡幫了我的大忙。我們發的是加能10D,有人運氣好些得到一張512M的卡,可我只有兩塊128M的,根本不夠用,多虧從國內帶來的這台機子有一張256M的卡,才保證子彈充足。因為眼前的景象太特別了,我手下的快門就一直沒有停過。

 第一天的作業是瑪瑞給我編輯的,選了7張,我們每天的作業都要這樣編輯然後展示,最後再編輯成一個故事。同組的還有幾個歐洲來的學生。看完我的片子,他們對我說,幹得不錯,太棒了。這真讓我有些沾沾自喜。不過我也承認,我的題目本身就有吸引人之處。來自印尼的斯旺迪,整天愁眉不展,她拍攝的是塞爾維亞的一個女孩,但是每天不是在家裏就是購物,很難找到代表她身份的畫面。

 而我的故事每一天都有一些新鮮的事情發生。第二天,牧師去了一個男孩的生日宴會,第三天是教堂的禮拜。和這些加納人交流沒有什麼障礙,他們大多數人都很友好,有幾個人不願意被拍,用書擋住臉,我就示意他們我不會拍。微笑是最佳的語言。他們的禮拜有唱歌、有舞蹈,而我也禁不住隨節奏搖擺,普雷基說什麼來著:“享受你拍照的樂趣。”在這裏我做到了。

 為我最後兩天的作業做編輯的是來自VU圖片社的卡迪爾(Kadir van lohuizen),有同學警告過我,說他不苟言笑,看照片的時候無精打采,他只會問你:“你要表現什麼?”你回答了以後他又一言不發。他讓你自己挑照片,然後瞅兩眼就說,好了。總之,很讓人不提氣。

 我回來的晚,最後一個看我的東西,因為時間緊,只是匆匆看了一遍,然後就開始挑。他一直不動聲色,直到看到一張牧師夫婦在教堂祈禱的照片,臉上大悅,“這是一張非常棒的圖片。”後來因為沒有時間,我們在遊覽阿姆斯特丹的遊船上繼續編輯。他拍拍我對我說:“知道嗎?你拍得非常好。”不過,緊接著他又說:“我們編故事的時候,不是要讓所有最好的照片進來,而是讓那些能成為故事的照片進來。所以,現在要把你的主題記在心上,時刻保持清醒。”

 那感覺挺心疼的,一張又一張的照片被淘汰,最後剩下10張照片。卡迪爾顯得很興奮,他朝對面的荷賽官員說:“過來看看這組片子,簡直棒極了,不像三天的作品。”哦,我大大的出了一口氣,謝天謝地,活兒沒白乾。

 和阿姆斯特丹的告別挺特別,我去了警察局報案,關於我的錢包。荷賽的馬爾騰老是問我回去後怎樣和朋友形容在這裏的一切。挺難用一兩句話來總結,上面這些長篇大論大概是我想說的,我感覺中國在離世界越來越近,看到講臺下我的學生們的眼睛,我真的想說:“噢,你們真幸運。”

ㄚ寶


論壇版主

5) 2004/02/23 19:16 
仁悅老師目前為北京人民大學新聞系負責新聞攝影課程的專任老師。

由於此文對新聞攝影在全球媒體界的現況有擊中要害的分析,對拓展攝影發燒友、專業攝影師的視野極有助益。

歡迎本欄的讀者踴躍發言。

hurricane


網路會員

6) 2004/02/25 11:19 
哇...看來全世界的攝影師都在理想和現實中掙扎,能勝出的多半是突破自我者,
感謝版主提供...

dv0079


網路會員

7) 2004/03/01 11:21 
看完後百感焦急,我不禁開始檢討起自己的拍照目標和攝影的生涯規劃。最近正在中南部跟紀錄片的我,還好是處於有工作的時刻,否則實在會覺得自己缺乏這樣的充實機會。我平常不是個喜歡主動接近別人來爭取CASE的人,一直是偶爾做做商業,偶爾做做報導或是人文類、圖書類。有時候可以安慰自己這樣是跨領域,但是其實自己知道是因為必須什麼案子都接,才能生存,但是這樣我到底重心該擺在哪,以後的專業立足點是什麼,我自己常常困惑。幾年以來,由於知道國外的攝影報價和製作規模比較高昂,一直以為削價競爭是在兩岸三地比較多,但是,如果看起來連歐美的圖文社都想以這種手法來染指亞洲市場了,台灣本來就大家互砍削價的局面不知道會受到多少波動?能與外國的優秀同行常常交流,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國外資本雄厚的攝影公司,若挾財力龐大來獨佔市場又是另一種問題了(全球化的入侵?)。另外,個人也很希望參加這樣的研習營,請教ㄚ寶哪裡有這樣的機會,評鑑入選的標準通常為何?

老何471130

部落格(3227)
VIP

8) 2004/03/21 11:27 
>>保持自己的風格,用自己的風格做事。”
>>這就是普雷基給我們的建議,

我想這點才是重要的理念.

7nt


網路會員

9) 2004/03/23 00:49 
前途光明,沒有出路~

人手一台數位像機,咖啡館無線上網,手機無線傳圖,然後"路過的民眾"打掛所有專業人士~

"發生的瞬間"在此時的媒體需求上比美感或決定性的瞬間更值錢.

也算殺手應用??

BBChen


網路會員

10) 2004/03/26 11:30 
抱歉,這是一篇很棒的心得分享,但是,這也只是攝影眾多面向的其中之一,不可諱言,無論是那一種領域的影像表現都是必須跟金字塔尖端的人競爭,但是影像最棒的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的文化。

ㄚ寶


論壇版主

11) 2004/04/06 10:51 
以下是北京人民大學新聞系新聞攝影導師仁悅老師想要回覆本欄讀者的話。託ㄚ寶轉貼如下。
仁悅老師說,他很早就想要回覆各位網友了。但是不知什麼原因,仁悅老師試了無數次,就是無法從北京直接上這個網站上做她的回覆。ㄚ寶估計可能和兩岸間三不五時出現的駭客攻擊有關。
所以,仁老師的回覆只好由ㄚ寶代勞,從台北轉發了!

吳老師:
我寫了一個回復,還麻煩您貼上去,想說話還真麻煩.

多謝您轉我的那些文章,希望能和您的學生有更多交流,蠻有趣的呢!

首先,和大家談談荷賽大師班,它是由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協會主辦的面向青年攝影師的培訓班,以報導攝影的培訓為主,每年都有從全世界選拔出來的十幾位攝影師參加,教師則是在攝影界非常著名的大師們,學員在授課之前就開始完成自己的作業,然後用一周的時間針對作業集中講授,編輯。作業一般都是拍攝一組專題攝影,去年的題目是:enough.
要瞭解大師班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登陸荷賽的網站:www.worldpressphoto.com在裏面找到masterclass的項目介紹,裏面還有去年荷賽大師班的線上影展。
此外需要大家瞭解的還有,對參加者的要求:第一,年齡在30歲以下,第二,英文流利,第三,有作品在媒體發表,第四,必須得到荷賽指定的推薦人的提名。推薦人分地區,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推薦人,比如大陸有四五個,但是不幸的是都是一些很不常見的人,到現在我也沒有聯繫到他們。臺灣地區的推薦人我也不瞭解,但是大家可以發郵件到荷賽去問。網上應該有郵件聯絡地址。

我寫的文章並不是我參加大師班的體會,我參加的是一個由亞歐基金會舉辦的青年攝影師交流專案,被選中是因為參加了荷賽在中國大陸舉辦的一個培訓班,參加中國大陸的培訓班是因為得到消息投自己作品被選拔中的。(呵呵,是連環套)大家也可以時常去亞歐基金會的網上看是否有新的機會:www.asef.org
========================== 263電子郵件-信賴郵自專業

逆光的人


新進會員

12) 2004/04/09 13:38 
我终于上来了,我是任悦,好在吴老师已经替俺做了回复,这个月我要去荷兰参加荷赛关于我们学员班的影展,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可以代为询问.

AndrewChen


網路會員

13) 2004/05/17 09:27 
謝謝仁悅老師的經驗分享。感謝!

jeffmac


網路會員

14) 2004/07/13 15:46 
吳老師 別來無恙 身體安好 ~~~^____^~~~

看完了有趣的阿姆斯之行 很想觀摩您拍的移民與宗教-加納教堂 的照片
請問有網站連結嗎?

祝師母及各位老師一切都好~~~

jeff

ㄚ寶


論壇版主

15) 2004/07/14 11:24 
請問樓上的,你是28屆的傑夫帥哥嗎?

好久不見。

你誤會了,移民與宗教是大陸的仁悅老師拍的。

謝謝你的關心,常來視丘坐坐。

jeffmac


網路會員

16) 2004/07/14 14:49 
嘻嘻~~
傑夫是我 帥哥則絕不敢當.....

擇日請益~~~

vthian


網路會員

17) 2004/07/25 13:47 
仁悅老師, I"m Vincent Thian from Malaysia, Associated Press Photographer based in KL, wish to learn more from you, could you give me your email? I can read chinese but can"t write in computer.

http://life.sinchew-i.com/content.phtml?sec=107&sdate=&artid=200403160735

www.pbase.com/vthian

Regards

Vincent Thian

vthian


網路會員

18) 2004/07/25 13:53 
Sorry, forgot my email.

vthian@gmail.com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1頁 到第 1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7203648人 │ 線上1675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