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手札哈拉區 > 未來職場需要的七大能力:談談我們的教育
作者  
討論話題
 

hcpine76


網路會員

2009/04/02 06:16
器材: 其他 其他

未來職場需要的七大能力       教育體系必須以創新為導向            hcpine76 引申延論 商業周刊第 1113 2009.04.02

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隨著時代與時俱進。最近幾年對岸大陸的大躍進成長、貿易全球化有關雙邊貿易簽定及去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危機,台灣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所表現得決策粗糙與搖擺不定,甚至情緒性發洩,某部份或許與政黨輪替、政治不穩定有關。但我們不能不否認台灣面對全球崛起與挑戰時,缺乏足夠與有遠見的人才。

台灣的教育幾十年來內涵沒有實質上改變,雖然普設大學、新生人口減少,但升學壓力依舊。在台灣的父母親仍然對小朋友的成績表現斤斤計較,太執著於考試成績,感覺好像沒有拿到 90 分以上,就是唸不好,沒有前途。這些身為父母的焦慮,在在都顯示我們的教育創新能力不足,我們的教育成果,可在台灣電視新聞上窺知一二,我們只關心國內事件,對國際事務不聞不問,因為我們從小就只在意成績的一、兩分差距,無形 中讓台灣人面對問題時只有一、二個月的視野(因為月考差不多是一個半月考一次),而沒有長期的視野與規劃。小朋友這次若考試一百分,下次拿 89 分,台灣的家長絕對受不了。

已進入二十一世紀了,以前的人辛苦工作把錢存在郵局或銀行幾年後就能變富翁,因為利息高;以前的人要反共抗俄,結果蘇聯已瓦解了,美國頻頻向中國拋媚眼;以前的人是拿美鈔到北京點香煙說台灣錢淹腳目,現在則是說陸客來台花錢太囂張。時代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教育沒有進步,這才是台灣未來發展相當大的危機。

哈佛大學教育改變領導小組計畫主持人華格納( Tony Wagner ),其著作《全球成就鴻溝》曾躍上亞馬遜網路書店教育類排行榜亞軍。他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這道「成就鴻溝」乃指學校所教的、考的,跟二十一世紀工作場域最需要的能力,產生巨大的斷裂。如何改變,牽動著全球每個孩子未來的成就與命運。我們就看看他個人對教育的看法,這些對年輕人所須具備的七大新生存技能主張,台灣新一代是否具備,我們是否能在其中對我們給予小孩的教育上有所啟發。以下是其所主張的七大生存技能:

1. 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 2006 年,華格納在趕去演講的飛機上遇見了愛德華先進科技( BOC Edwards )化學管理部門的總裁帕克( Clay Parker ),他問帕克當他雇用年輕人時,最看重什麼能力,帕克說他看重的第一個能力,就是「能不能問對問題的能力。」

但我們知道,學校重視的只是你有沒有答出對的答案。而這部份也是台灣目前教育上相當大的問題與危機所在:台灣的學生解問題能力世界第一,然而我們只造就了代工產業( OEM) ,卻沒有強大的自有品牌。這基本原因在於我們只能或只 解問題,而無法思考一個新問題。代工產業代表的是,別人給我們規格,我們想辦法用最精簡有效的方法做出一個樣本,符合世界大廠的要求。然而,我們卻沒辦法創出一個品牌,以品牌的世界價值,開個規格,叫其他公司來生產。所以,台灣產業衝量,賺微利。也因此,這次金融海嘯,最被國際媒體看衰。

    2. 跨界合作與以身作則的領導: 你必須知道如何和他人合作、吸引客戶參與討論、了解他們真正需求。但我們在教室裡很少看到深度對話,或一群人合作解決問題。如果你想要吸引他人投入討論,你必須要能有效的溝通,並和他人合作。

     3. 靈活與適應力: 今天的工作未來可能不存在,必須終生學習,持續接收新資訊、新情勢,隨時應變,因為未來世界不跟學校考試一樣有標準答案。

4. 主動進取和創業家精神: 不願意嘗試你就輸了,要主動、並富有創造力,不斷找尋新機會、點子、策略、不斷創新。

5. 口語和文字溝通能力: 你要有 60 秒可以說服長官或客戶你的提案,及他可以從這 60 秒的會面中可以帶走什麼的能力。

6. 評估和分析資料能力: 資訊瞬息萬變,你有沒有能力透過多元管道取得,並分析、檢證這些資訊,批判思考力是基礎。

7. 好奇心與想像力: 企業要的不只是聰明人,而是懂得問出好問題、追根究柢、對世界好奇的人,因為好奇和追根究柢解答了最重要的問題。

    在有關學校教育上, 華格納也建議在小學階段發展養成好奇心及想像力,讓小朋友對學的 有了興趣才能持續學習。 你要鼓勵他們去研究感興趣的事物、閱讀感興趣的書、透過課堂上的討論引導,學生對一個主題的興趣才可能活過來,他們的聲音會被聽見。當他們可以寫任何感興趣的事,才會越來越在乎寫作,當他們可以讀喜愛的書,才會更在乎閱讀。當我們越鼓勵學生探索興趣,他們就越能習得持續學習的紀律。

以上這些攸關學習成效,最根本的動力來自學習動機,沒有動機無法習得這七項生存技能。越是鼓勵批判思考、好奇心、想像力、合作,越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因此,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在教育角色的扮演上更顯重要,也更需要改進。

老師的角色: 在二十一世紀的教學,老師的角色應該要成為一個「教練」( coach ),而不是一個指導者( instructor )。 一個教練,會持續關注每個人的表現,提供他們所需的技能,持續幫他們改善,達到更好的表現,並透過公開展演來檢證效果。教練必須要能區別這個人所需要的技能,跟旁邊那個人不同,因材施教。

家長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從學校回到家,父母是問:「你今天考幾分?」還是問:「你今天學到什麼有趣的東西?」「今天又有什麼新東西讓你感到好奇?」父母的角色,是支持孩子好奇心和興趣的發展、探索的能力。

愛因斯坦的話:「如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知道答案還重要。」在台灣,我們正好相反,我們只想解出問題得高分。問題是即使學生都拿到高分,並不代表他們準備好面對職場,甚至上大學。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了解哪種教學方式能得到最佳效果。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全球競爭力世界第一( 2003~200 4) ,但芬蘭教育制度卻是多假期,少功課,沒有考試,這些在台灣我們絕對無法想像。好好想一下我們小時候,考試或許拿高分,但我們真的學到東西嗎?或者我們的教育只能以學生是否拿到高分,代表教得好不好。我們總是以分數高低來評量一個學生,這才是問題。因為分數好的才那幾位,那考不好的怎麼辦(因為有更多的人怎麼用功就是考不好)

我們的教育只關心資優生,把所有的資源與關注都給了資優生,資優生才是好學生,模範生一定是全班前幾名,所以所有人都拼命補習想拿高分,希望自己能讓別人以資優生看待。但我們老是忘了,成績不好的大多數將來也要生活也要與人競爭,教育要普遍照顧到每一個人,每個人是否適性適才的發展,與是否學到所該學的,才是教育的根本。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1932220人 │ 線上139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