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會員

|
看片習慣差異的問題吧 ! 如果你是用Loupe看正片 ! 可能會想去買 8X10 相機呢 .. 我以前用 contax G 45/f2 現在改用 Fuji GA645 60mm/f4 雖然 Fuji鏡頭的解析力,色彩還原力都沒有contax好 但我還是覺得在Loupe下,2.7倍的面積能帶給我更多攝影樂趣...
---pang是我的第二個化名---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120的6x6規格180mm鏡頭所拍得攝角約為135的105mm鏡頭的攝角. 也就是說,當拍同一景物時,135相機的105mm鏡頭所拍攝範圍,120相機要使用180mm的鏡頭. 同樣兩張底片拍下同一範圍的景物(高度範圍一樣,若是6x9規格則直橫都一樣),但120因底片約為135的5.8倍(5.8x5.8/2.4x2.4=5.8),故同樣放大為5x5和5x7照片時.
將135底片放大到5吋x7吋與120底片放大到5吋x5吋照片兩相比較,真的是120的5x5照片細膩很多. 但是,135底片(24mm*36mm)放大到5吋x7吋(125mm*180mm)的照片,是放大了大約26倍. 而120的6x6(58mm*58mm)底片放大到5吋x5吋(125mm*125mm)照片,只放大了大約4.65倍. 當然120的照片會細膩很多.
因此,120的優勢是在於,當拍一景物時,因它的直幅約為135的(5.8/2.4)2.4倍,相對的它的面積約為135的5.8倍,故沖印成照片時,可放大成較大尺寸. 舉例來說,以135洗成4x6的照片,保有這品質時120(6x9規格)則可洗成10x15的照片. 同理,當135洗成10x15的照片,保有這品質時120(6x9規格)則可洗成24x36的照片.
因此,較大面積的底片,其放相畫質在先天上就佔了優勢,以同樣素質的鏡頭來說.
但若以品質稍差的120鏡頭與品質極佳的135鏡頭拍得的底片來放相,恐怕120也佔不到多少優勢吧!
個人目前之所以捨120不用而只拍135正片,最大原因是底片上夾和保存問題. 120正片上夾費實在有點兒太貴了,跟135正片上夾費相差太過於懸殊了.沒上夾,實在很難加以分門別類來保存.
但若以底片價格成本來計算,以Kodak-E100VS未上夾為例: 220的60mmX60mmX13.5(張)X2=97200(180元底片錢加80元沖費=260) 135的24mmx36mmx37(張)=31968(180元底片錢加60元沖費=240)
費用只相差20元,但120與135底片面積卻是97200與31968之比. |
新進會員

|
個人沒有120相機的經驗,只很想吧了. (1).若同樣ISO 100底片,據說135 及120 相機(645)的 3x5 and 4 x6 照片是難以區別!不知放多大就可看出 其差異性 ? (2)一般照片放12x15就了不起了,135相機已可勝任; 放大24x36,有人常放這麼大嗎? |
新進會員

|
>>120底片比135底片大2.7倍,放大 畫質細膩是必然的
If you spot the difference and want that improvement, of course logical decision is to use 120.
|
部落格(4) 新進會員

|
在拍攝某些特定主題時 尤其是風景照時 底片面積較大 仍然有它的優勢存在
好比說 6月底我(135)與WayneLai兄(120)Yansson兄(4*5) 一同在福壽山拍攝貓耳葉菊的花海時 觀看正片時 我的135所照的細節就明顯差蠻多的
|
部落格(8) 終身 VIP

|
魯師大大 120一樣可以剪成一張一張的,然後放入無酸保護夾(單張放入,楔石可以買到一整捲來裁每張成本約1塊錢),再放入無酸的保護頁,這樣每次抽出抽入觀賞也不會傷到原片 |
新進會員

|
假如分別以120及135的相機放在腳架上,拍出的相片洗成3/5吋,我想我一定可以分出那張是120相機拍的,比分假鈔還容易.(當然也以分柯達富士還容易) |
藝廊顧問

|
假如分別以120及135的相機放在腳架上,拍出的相片洗成3/5吋, 我想我一定可以分出那張是120相機拍的,比分假鈔還容易. (當然也以分柯達富士還容易) ========================================================= 真的嗎????????那您太利害了 我拍了這麼久,還是分辨不出來.... 透露一下方法吧....謝了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感謝sunshine大大:
其實,我的正片主要的用途是印刷用,如果裝在保護夾內抽出來掃瞄,應該還是會在抽出或放進時傷到底片的,我覺得,還是上夾會比較保險些.
之前門神兄也送了我不少120的玻璃夾和塑膠保護夾,一直都沒空去整理.等過一陣子拍風景寫真集時,大概就需要用上它了.
|
新進會員

|
小弟在此問個問題: 若將已拍好的6*6正片之底片,自己在家先給它裁剪成其他size(自己喜歡的構圖),再拿給店家放大,可以嗎?價格是否一樣? |
部落格(6) 海外幹事

|
奧伯..... 我教你啦...... 先拿底片去洗.再拿回來的時候就知道啦.... 3x5ㄏㄏㄏ光看照片裁切就知啦 |
新進會員

| |
新進會員

|
曾有一位網友在本網站說過:120相機及135相機放大至8x10以下, 眼睛是無法分辨出來;除非放很大.目前135高科技底片及高科技 放大已很不錯,就是放大到12x15還是很銳利,看來除非拍照須要 放大至20吋,否則,135相機要昇級120可能要三思了.
另一是數位相機,因CCD會老化,銷費性數位相機老化比較明顯, 壽命只有一萬張(約135相機36張底片的278卷),表示從買下數 位相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個耗材,如冰箱,冷氣機一般,因此, 當CCD退化到無法忍受的畫質時,就是丟掉的時刻,看來,所請二 手數位相機,買者可要注意了,錢值不值丟下去,三思了.
看來.傳統135相機的主流地位是不易被取代的.
|
新進會員

|
120相機比135相機焦距長,而反光板因為較大,所以震動頗為明顯,所以120相機反光鏡鎖幾乎每一台都有,而120相機鏡頭光圈較135相機小,所以120相機常因操作不當,造成震動,所以你們常會有135相機比120利的錯覺. 一般只要在室外,可用腳架的場合,我幾乎都將反光鏡上鎖. 工商攝影百分之九十八使用120規格以上的軟片,有時還會向人借調57以上的相機拍照.[他們絕不是笨瓜] 說個笑話吧! 地點:在某位在大學任教大師家中,用MACBETH看片機,十倍放大鏡,看45正片, 鷹兄:大師,你這些片子,拍得真好,但在十倍放大鏡之下,怎麼長鏡頭的景色都不是很清楚. 大師:日本600mm F9 ED鏡頭拍的,就是和德國S鏡頭有差, 鷹兄:ED的鏡頭怎麼跟沒ED的鏡頭一樣爛 二人對談後之結論:德國沒ED的鏡頭一定做的比日本好. 三年後,同樣在大師家中,同樣看45正片 大師:GITZO三號腳,不能用600mm鏡頭拍 鷹兄:你不是有用快線嗎?且鏡間快門又無震動,應很穩才對,何況你用至少有十年了 大師:在地基不穩,或風大的時,我用45相機拍會震動(45相機快門外拍,快門一般用一秒附近的快門,標準鏡為150MM或180MM之鏡頭).現在我巳改用五號碳千腳架(之前大師是用三號腳) 鷹兄:那以前你那日製ED長鏡頭解析度稍差,是否此原因 大師:是的 二人最新結論:該日本的鏡頭對比除較柔和外,解析度不比德國差 我學印刷五年,工作一年,從事工商攝影四年,現在雖都巳離開二十多年,分辨真鈔假鈔,120及135相機拍的基本功力應還有.
|
新進會員

|
120與135比較的差別其實不在比較解析度, 很差的120鏡頭拍出來解析度都比135好鏡頭拍的來的好, 最主要差別在於片幅,正方形的片子整個氣氛都不一樣,
其實比解析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沒意義的, 現代的傻瓜相機架個閃燈哪一台拍的不清楚??張張清楚, 現代的鏡頭加上現代的底片,就算鏡頭不好,也都還有起碼的解析度要求.
但是調子就不一樣了,leicau有leica的調子,zeiss有zeiss的調子,canon也有他自己的特性,120也是正方形的片子,整個氣氛都不一樣了.
說真的,正方形的120怎麼拍都很好看! |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1頁
到第
頁
|
到 1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