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商業手法...不過這一隻確實也是好鏡 |
網路會員

|
如果買家連 AIS 這種亂寫的描述都可以視而不見 也真是恭喜賣家了...... |
網路會員

|
這種事情見多了. 沒什麼好奇怪的.
推薦者: silhouette |
網路會員

|
哈哈哈....對蠻多人而言,"手動的Nikon" = AIS嘛~~何況他說了:「朋友託賣的」因此有無拆洗不知道!! (下次也說我的DSLR是朋友的好了, 拍幾張→不知道 :D) |
網路會員

|
請問: 這隻的兔耳朵為何沒有洞 ? 正常的嗎? |
網路會員

|
請問: 這隻的兔耳朵為何沒有洞 ? 正常的嗎? ------------------------------------------- 正常阿.... |
部落格(17) 網路會員

|
我家的non-ai耳朵也沒洞 :p jblee修改於2006年11月10日22:58 |
部落格(3507) VIP

|
有洞是屬於AIS.有露出屁股. 沒洞是屬於AI.屁股是平的. ++++++++++++++++++++++++++++ 請問這樣區分.對嗎?不是專門研究.這個 問題經常會弄錯 老何471130修改於2006年11月10日23:06 老何471130修改於2006年11月10日23:08 |
網路會員

|
Y 拍上常有"慶祝xxx 榮獲......,本賣場特價....,扯了祖宗十八代一點關係都沒有~~~~~~ 推薦者: colacwar, silhouette |
網路會員

|
我覺得這樣打廣告已經算是很保守的了~~
|
網路會員

|
有洞是屬於AIS.有露出屁股.
沒洞是屬於AI.屁股是平的. ++++++++++++++++++++++++++++ 請問這樣區分.對嗎?
→不對,沒洞是屬於“Non-”AI,就是“不是AI”啦^^ 屁股是平的沒錯。
有洞是AI及AIS(還有好事者自己裝的:P),AI的最小光圈塗藍色,AIS的最小光圈塗橘色。(其實我還有個獨門別法:長得同型的AI/AIS鏡,如50/1.4,AIS的對焦環比較“沒肉”所以從正面不用看光圈環也一眼就認得出^^)
推薦者: kuankuoyun2002, 老何471130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看不到屁股及光圈值時呢? |
部落格(347) 網路會員

|
看不到屁股及光圈值時呢? --------------------- 看對焦環形狀啦,否則non-AI末期(1970's)還夾了個從全金屬對焦環過渡到包覆橡膠外襯的K環,要怎麼跟1960年代的non-AI的金屬對焦環Auto鏡分辨?熟的人看一下對焦環跟鏡頭前銘文就分得出了
話說回這個拍賣,照片上明明是Nikon最早期的Auto-P 105mm/F2.5、連光圈環都是全金屬無橡膠外襯包覆的Auto鏡,卻被賣家說成已改為AI環(當然也可能真的如賣家說已改為AI環,但貼的是未改環前的老照片,只是我很懷疑,既然如此賣家為何不重照張新的照片來貼?),還說是拍阿富汗少女的那隻........ (Steve MaCurry當時用的那隻是AIS 105mm/F2.5配FM機身),結果一堆人搶著下標,只能說下標前不作功課的人太多.......... 推薦者: 老何471130, jung |
部落格(3507) VIP

|
想當初我也差點要下標. 不過後來看到標得太高.只好放棄. 昨晚以5200結標. 老何471130修改於2006年11月13日11:53 |
網路會員

|
>>熟的人看一下對焦環跟鏡頭前銘文就分得出了
呵~~我就是這個意思^^ ---------------------------------------------------------------------------------------------
當初沒什麼好鏡時,105/2.5本來就是人手一支的人像鏡, 實在不知為何喊一下「拍阿富汗少女那隻」就一堆人搶著下標 @@ 光看圖片是蠻漂亮的啦,當古董買就是啦, 難道還有可能贏得過今天的高科技產品?!
|
網路會員

|
連光圈環都是全金屬無橡膠外襯包覆的Auto鏡,卻被賣家說成已改為AI環(當然也可能真的如賣家說已改為AI環,但貼的是未改環前的老照片 ================================ 從圖片來看是磨屁股變成AI.賣家誇張的說法就是[改成AI環]囉... 光看圖片是蠻漂亮的啦,當古董買就是啦, 難道還有可能贏得過今天的高科技產品?! ============================ [在台灣]要找到[品像好]的老鏡頭較少.相對較位較高囉 jenhoxen兄指的高科技產品為何? 如有懷疑之處小弟可以或許可以借你105/2.5 P.C測試比較看看...^_^ (小弟也想知道結果) ps:改成原廠AI環是這樣囉…  SCH1014修改於2006年11月13日17:47 |
部落格(347) 網路會員

|
William兄算是老Nikon族,想當然具備這項技能,這隻鏡頭在台灣市場身價飆到這地步,想來該歸功咱們海外幹事Cliff兄(在手札打混超過三年以上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在說啥) 這隻人像鏡是從S系列時代的10.5cm F2.5演化來的,第一代在1959年隨F問世,第一代F接環的10.5cm F2.5部份鏡筒是金屬銀色,非常好認,第一代的鏡頭銘文為"Nippon Kogaku-P Auto 1:2.5 f=10.5cm"。第二代在1964東京奧運前改款推出,與第一代鏡片結構不太一樣(最靠近反光鏡的鏡群由兩片整合為一片),外殼則全改為消黑色烤漆,仍延用金屬對焦環,鏡片鍍膜與第一代皆為單層,鏡頭銘文就改為"Nikon Nikkor-P Auto 1:2.5 f=105mm",老何大貼的網拍賣的就是第二代的Auto鏡。 第三代在1970(還是1972?)推出,開始使用multi-layer coating,其餘皆未變,因此鏡頭銘文就改為"Nikon Nikkor-P.C Auto 1:2.5 f=105mm",C代表multi-coating。這代的multi-coating鏡頭僅生產至1975就小改款了,現在於中古市場較罕見、價格也喊得相對較高。 1975年開始更改對焦環為橡膠外襯(即K環、日本人稱為New環),但光圈環仍為non-AI,鏡頭前銘文改為"Nikon Nikkor 1:2.5 f=105mm",鍍膜仍為multi-coating(是否與前一代P.C鏡頭同樣配方就不得而知了),但現在的中古價就不怎麼樣了。1978年進入AI時代,鏡片結構重新設計、並開始加入built-in hood,至1980年推出AIS版,但仍沿用AI的鏡片構成,接下來AIS生產到今年初才停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這隻鏡頭從1948年在S系列推出到2006年初停產,中間歷經三次鏡組小改款、六次外觀改款(均含S系列的一次),整整賣了58年,是Nikkor系列最長壽的鏡頭設計,可惜Nikon沒把它AF化就讓它掛了。在「Nikon一千零一夜物語」(日文版)當中對這隻奇蹟鏡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現在這系列最貴的中古貨,應該是有改為官方AI環的第一代F接環鏡新同品,在日本有看過連盒、透明蛋殼(F時代的Nikkor有附一個透明壓克力盒、俗稱蛋殼)、改過官方AI環的一代鏡新同品(official AI ring - 指1970's更換Nikon原廠AI環的鏡頭,不是用家自己去磨Auto環改的),開價230,000日圓未稅(當時日本的消費稅還是外加),一般中古貨較罕見的是第三代的Auto-P.C版,改過官方AI環的美品約新台幣6,000左右,沒改過約新台幣5,000。第二代的Auto-P鏡美品若有官方AI環修改過,約可賣到新台幣五千左右,像這隻拍賣品沒有改過AI環,品相不錯,應該可以賣到四千至四千五,AIS的價格就稍高一點。 至於到底那一代鏡頭較討好,完全要看個人喜好。Auto時代的Nikkor成色濃郁、層次豐富、明暗對比不強烈,因此在底片上能呈現非常多的明暗部細節,在光線良好時經常可呈現如同油畫一般的tonal separation,不輸同時期Leitz的Sumicron 90mm F/2,至於第三代有C跟第二代無C的差別個人覺得主要在於抗耀光能力、及陰天的tonal seperation還是以第三代有多重鍍膜的P.C鏡要好些。到的AI及AIS時代後,成像更銳利、抗耀光能力更棒、發色較為清新淡雅如水彩、明暗對比卻更加強烈許多,因此陰天時往往tonal separation能力較差,將人體皮膚表現為白中帶粉紅。但接下來的Nikkor調性均如此,因此用Auto-P或Auto-P.C拍出正片與後來AIS時代的Nikkor相比,往往會令人感覺1960年代的Nikkor為何會有接近Leitz的色調表現、卻不復見於今日的Nikkor。 總之,各個時代的Nikkor都反映了當時Nikon設計者的美學觀,若要比方便性或解析度,那麼它跟今日Nikkor很多高價鏡當然差一大截、逆光環境下的抗耀光能力更是糟糕,但若是要比成色濃郁、層次豐富、明暗細節的tonal separation,我個人覺得今年新買的小黑四代配上F6加RDP3在105mm下相等光圈拍出的tonal separation效果都還比它差上一截,這隻鏡頭適合Nikon族好好品味一下三、四十年前Nikon F系列手動機黃金時代的美學醍醐味。 Shee-Hong_Lee修改於2006年11月13日18:46 推薦者: SCH1014, ctluh, jenhoxen, 老何471130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SCH老大. 您該不會歷朝各代的105/2.5都有一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