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我要讚美Canon
作者  
討論話題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2007/09/27 22:36
器材: Canon 佳能 其他
所謂惡魔就在細節當中,也因此,對於Canon機身的設計小弟我自然是非常的佩服,小弟我今天要談的是Canon機身的按鈕。 對,就是按鈕。我真的覺得很驚訝,因為我發現,Canon絕對不會再SLR/DSLR機身的按鈕上印上文字或圖案。 很自然的,不把圖案印在相機的按鈕上,直接的作用就是圖案不會容易掉漆,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縮小按鈕的大小,也可以讓機身上的按鈕大小一致,有助於提升機身的質感與專業形象。或許大家會說,那些按鈕能按幾次?怎麼會掉漆?但是不論如何,至少Canon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是連這種小地方都考慮到了,我會認為,這就是專業的表現。當然啦,Canon唯一把按鈕上印上文字的就是機身背後那個大圓盤中間的那個按鈕,不過,請注意,Canon也已經先把"SET"這個圖案先用黑色的漆處理過,而不是白色,換言之,就算掉漆了,也不會變得特別難看。 最後,還是那句話,惡魔就在細節當中。也因此,唯有能夠連機身設計上的細節都能注意到的才能稱得上夠專業。
-1.5 EV與+0.5 EV之間

推薦者: zaninni, 虹, chuni

lonine3


網路會員

161) 2007/11/02 12:27 

真希望" 差"小弟弄隻EF 50mm f1.0來貼貼圖,看這些手頭上有這隻的朋友會不會蒙羞拋出,讓偶撿個便宜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162) 2007/11/03 01:00 
EF50 f1.0L?送我我都不要。

那隻鏡頭,處處是光學上讓人笑掉大牙的瑕疵,被停產也不是沒有原因。不要以為光圈大就是寶,也不要以為鏡頭大顆就是寶,更別以為被停產的才是寶。各位,請別偷笑。雖然看到這些奇奇怪怪的光怪陸離的事情真的很讓人拍案叫絕,不過哩,就是這樣啦,就像軍隊裡面早晚點名的時候一樣,一定要外表嚴肅,內心輕鬆,笑出來的話,氣氛就冷掉了。

看看那顆EF50 f1.2L不就知道了嗎?小小一顆,短小精幹,威力超強。開玩笑,這次1Ds MKIII就是接上EF50 f1.2L丟出兩張不得了的Sample Image,想也知道,EF50 f1.2L是吃素的嗎?同理,我也保證,EF200 f2.0L絕對是超越EF200 f1.8L的極品,Canon的新鏡絕對可以幹掉舊鏡頭,這是Canon的優良傳統美德,就這麼簡單,這當然也是我要讚美Canon的地方之一。
-1.5 EV與+0.5 EV之間

攝影新手


網路會員

163) 2007/11/03 02:58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3 01:00
EF200 f2.0L絕對是超越EF200 f1.8L的極品

那個不好意思插嘴一下...

這個 200/2 IS 若是搭配 DSLR 的話... 鏡頭大概是四級防手振的 IS 吧, 若再加上機身的 High ISO 1600 防手振, 醬子就八級啦~

希望那個 IS 機構不會 [走精] 才好~


新手上路,請多包涵。

lin8810


網路會員

164) 2007/11/03 04:09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3 01:00


同理,我也保證,EF200 f2.0L絕對是超越EF200 f1.8L的極品


喲, 又有人在神遊說夢話了.  還沒上市的東西就在保證東保證西的.
沒關係, 你就公開說一下, 如果萬一到時候有什麼評比測試, 結果是舊鏡200/f1.8L比較好的時候, 你要怎麼自圓其說?  你那麼信誓旦旦的, 那就公開做個承諾如何?

pvy


網路會員

165) 2007/11/03 13:41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3 01:00

EF50 f1.0L?送我我都不要。  那隻鏡頭,處處是光學上讓人笑掉大牙的瑕疵,被停產也不是沒有原因。不要以..(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給你用過的鏡頭都會被人笑掉大牙。

喂,那個被人吐口水還會趴下來舔你鞋子的xinxia又來了。

ROBERTLB09


網路會員

166) 2007/11/03 16:32 
自從高中開始我就很喜歡把玩Canon單眼!
現在是就讀大學的傳播系...更頻繁的在接觸相機,只是我很搞不懂!為何學長們幾乎都是人手一台D80而不是30D或400D等!
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C家的相機!只是說,學長們很多都認為C家的銳利度[原始標準銳利度下,未後製的]就是沒有N家那樣表現犀利!因此我開始去注意是否真的是這樣.結果...好像真的有意點點這樣的感覺,C家的銳利度好像有稍微柔了點.....
我很喜歡C家表現出來的色彩!色彩很豐富很有層次,只是實在搞不懂為何不把銳利度的表現在提高一點!因為總覺得很多人在比相機比照片的好壞,銳利度都佔了很大的關鍵!就像萊卡為何如此被認同,就是因為照片表現出來的光線透視力強,照片看起來很乾淨很銳利...
不知道是否有大大也是這樣認為!?我只希望哪天N家的朋友遇到我不會跟我說C家的銳利度怎樣怎樣~這樣一來對我而言C家就有專注完美,近乎苛求了!
Canon加油!銳利度再提昇,機動性再強一點~就很近乎完美了!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167) 2007/11/06 00:45 
我真的要繼續讚美Canon了!

Canon的人機界面的設計真的很棒。我現在要讚美Canon的地方是他機身右手手握的部分的設計真的很好。我們先看看下圖: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CanonEOS1DsMarkIII/Images/Additional/rear.jpg

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握住Canon的機身時,大拇指的位置是可以向上約45度左右的角度,放在AF-ON與觀景窗之間,這樣的話,大拇指可以最自然的用力,配合右手其他的四隻手指頭,這樣更能抓緊機身,當然啦,配上手腕帶的話,那抓起機身的感覺真的很踏實,相對的,友牌就沒這麼幸運了: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Images/allroundview.jpg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按鈕需要做的這麼大,所以,大拇指根本沒地方放,不論是放在AF-ON跟觀景窗之間,還是放在AF-ON跟AE-L/AF-L之間都不對,因為空間實在太小了,這樣很容易讓使用者產生很不踏實的感覺,因為大拇指放在哪裡都不對,那個設計很差的吊環又不適合裝上腕帶,操作上想必感覺是糟透了,因為大拇指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裡放,整個機身怎麼抓都感覺不對勁,更不用說要像Canon家那種帥帥的單手照相的型男美感的演出了。

所以說,透過這樣小小的比較,真的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哪家公司真的比較用心、比較有優良的日本好傳統了。更何況,差異是如此的明顯,使用者根本不需要去摸實機,光是看照片就可以輕易的分辨出Canon的DSLR/SLR確實是高人一等啊~
-1.5 EV與+0.5 EV之間

jenhoxen


網路會員

168) 2007/11/06 01:31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6 00:45
我真的要繼續讚美Canon了! Canon的人機界面的設計真的很棒。我現在要讚美Canon的地方是他機身右手手握的..(恕刪)

頭咧~~Canon One系列是最不把東方人放眼裡的設計(到Mark3之前, 都是丁死爛重兼硬梆梆)自己實地去抓抓各個系統再來說!

主力閃燈小型化(580EX才想到) 晚NikonSB28年、加反光片晚NikonSB25年)、旗艦機種用鋰電池(和D2系列一模一樣哦), 但晚了年耶, 怎麼辦呢?

Nikon的橡皮握感軟應適中, 雖然定期需要換皮, 但比薄皮的Canon抓起來舒服多了, 何況Canon也不是操不掉皮、只是比較不容易掉罷了; 相對的user必須付出終身如抓石頭、力道反饋全由肉掌吸收的代價, 那個以人為本, 自己想吧~~

jenhoxen修改於2007年11月06日01:53

推薦者: cyw, keithhwang

jenhoxen


網路會員

169) 2007/11/06 02:03 
對了, 知道「力道反饋」怎麼回事吧? 你用1kg的力道握相機、相機也以1kg的反作用力回饋給你的手指; 沒有中間的橡皮作緩衝, 那為了抓起機身+大小砲+神燈3kg以上設備(如M14步鎗的重量)施於握把表面的力道, 其反作用力就全得勞駕你指腹的皮肉、及指關節軟骨吸收了~~還讚美嗎

推薦者: cyw

HOBA


網路會員

170) 2007/11/06 09:28 
想到5D那個機頂LCD背光,既不連動功能按鈕,背光鈕又設計成東方人正常握持下食指"絕對按不到".
每次都被我拿這點來吐槽,連閃燈背光都要我抽手出來另外按是怎樣~

5D跟1D機體"厚度"我覺得對東方人而言都有點大了,以5D而言手要張頗開才能抓,而手指張開點抓又得比較施點力才能抓的住,比較用力後手指又得直接跟那薄皮嫩機對抗..
這是要增加手腕帶銷售量的商業策略嗎?

用過5D與D2X來比較的話,按鈕甚至選單配置上可以反應出兩家的基礎思維是不太一樣的:
Canon傾向的是把操作簡化,盡量把使用者會用到的功能"全部"自動化,從按鈕與選單上都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這種特徵(當初拿到5D一天的玩遍了,我都跟朋友開玩笑說他選單裡能提供的自選功能數量大概跟A80差不多多..).

Nikon傾向的是把任何可能的調整都附給用戶,按鈕盡量外露(還外帶上鎖=_=),任何可能會用到的功能使用者必然都有辦法用那一大串自選功能"組合"出一個自己喜歡用的模式,剛接觸Nikon的用戶最頭痛的大概就是那個分成至少四頁,每頁落落長的功能表,但是習慣之後可以應付很多種場合(前提是您要會調).

最不喜歡但還是找不到更適合的比喻法:
Canon的東西像高性能電腦自排車,可以直接踩油門給使用者一個很好的性能來跑出好成績.
Nikon的東西則像手排車,使用者在很了解各個電門,開關,拉柄的作用時它給你無可比擬的操縱感.
前者操作簡單高性能有效率,後者學習複雜但對不同場合適應性高.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推薦者: iskay, 蔡思靜, jenhoxen, cyw, keithhwang

iskay


網路會員

171) 2007/11/06 09:42 
J兄~
不過我覺得C家的握感比N的好耶!
幾乎沒有什麼空隙(350D、400D除外)
但您說得也對!
C家『包皮』真的太薄,柔軟度及舒適性差N一截
不要懷疑,20D包皮柔軟度還輸差1.5級機身的D50...
感覺功用僅止於防滑!  嘻嘻~~
推薦者: jenhoxen

stlrshu


網路會員

172) 2007/11/06 09:43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6 00:45
我真的要繼續讚美Canon了! Canon的人機界面的設計真的很棒。我現在要讚美Canon的地方是他機身右手手握的..(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結論是:

1.XINXIA的手「異於常人」,

2.XINXIA的手「使用過度」。

 


推薦者: maddog3155

DSLRFANS


網路會員

173) 2007/11/06 10:52 


原發文者: iskay 發文時間: 2007/11/06 09:42

J兄~ 不過我覺得C家的握感比N的好耶! 幾乎沒有什麼空隙(350D、400D除外) 但您說得也對! C家『包皮』..(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不過nikon掉皮的經驗也是常常發生,小弟以前的d2系列機子,拿到國祥貼皮的經驗豐富。
後來換了Canon系列後,哎,5D就不提了,因為級別不同。小弟握拿大免子的感覺是,比較硬和冷。可是那種沈甸甸的手感和紮實的重量感和過去拿d2系列機子的軟軟綿綿很好握的感覺是不同,d2系列因為外皮真的很軟,很多地方會讓你以為只有皮沒有機身的""錯覺"",可是真的比較容易掉皮。
握感真的是D2系列比較好握,一方面D2系列比較輕又也較小台,一方面那個皮真的好軟好綿的感覺,所以換到剛拿大免子時,真的不習慣那種冰滑硬的陰森森的感覺。可是說真的,大小兔系列的機身感覺比較有那種王者的感覺((心理感覺,個人的,勿見怪。)),剛硬的機身和外觀比較簡潔的大小兔系列,和皮軟舒服好握的nikon d2系列比起來,是有不同的。
DSLRFANS修改於2007年11月06日10:57

推薦者: jenhoxen, iskay

colorbee


網路會員

174) 2007/11/06 13:40 
我很懷疑X兄是Nikon派來的間諜,讓Canon成為眾矢之的。

jenhoxen


網路會員

175) 2007/11/06 18:05 
原發文者: colorbee 發文時間: 2007/11/06 13:40
我很懷疑X兄是Nikon派來的間諜,讓Canon成為眾矢之的。

想我尼崆在武林之中有如泰山北斗, 豈肯為這偷雞摸狗之事, C兄不可造次....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176) 2007/11/06 22:43 
在我繼續讚美Canon之前,還是先看看下面這兩張圖吧:

1Ds MKIII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CanonEOS1DsMarkIII/Images/Additional/front.jpg

D3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Images/allroundview.jpg

本來嘛,Canon機身的骨架鑄模技術之高超,我們也已經見識過了,所以說,蒙皮比較薄也不會有甚麼好奇怪的了,因為實在是沒有必要用那麼厚的皮來掩蓋內部機身骨架的凹凹凸凸,或是打上螺絲的地方。Canon的這一點自然也是很值得讚美的,不過更好的還是後面:

根據那兩張圖來看,Canon的機身蒙皮比起友牌的蒙皮來說,顆粒是比較凸出了些,比較細,也比較綿密,換句話說,就是摩擦係數比較高,這樣當然會更容易穩住機身。

根據某些前輩的說法,友牌的蒙皮比較軟,這其實真的是我很擔心的事情。蒙皮軟,表面的摩擦係又低,又不方便加上腕帶,所以,使用者在舉起相機要拍照的時候,那五根手指頭真的要非常非常的用力才行,就如同前輩說的,3 Kg的重量,嗯,3 Kg.......。喔,真是抱歉,不才小弟我剛剛忽然恍神想到了梅超風的九陰白股爪。

好吧,我真的要繼續讚美Canon了,這次我要讚美的是Canon居然連那個可以放大拇指的,介於觀景窗跟AF-ON之間的空間也放上了Canon的超棒蒙皮,反觀友牌,那個地方就甚麼都沒有了,其實這也難怪了,因為大拇指根本沒地方可以放啊~
-1.5 EV與+0.5 EV之間

李 Leechun


網路會員

177) 2007/11/07 08:08 
J兄說的閃燈,真的認同,而且同款的賣的還比較貴(550ex比sb28貴)…..


至於握感舒適度,這真的見仁見智….

我的感覺是nikon有比較佳的“握感“,因為有植皮的原因,握在手上真的有不想離開手的感覺。不過canon的設計比較符合人體工學,手持相機的時候,的確手指頭擺放的各位置,都很貼手,不過因為沒有植皮的關係,感覺真的比較硬和冰冷….

以上是真的高級機種,業餘機canon的手感真的差nikon很多。20d拿在手上要比起d70差,而且真的很不舒服(不好抓)啦….

不過如果說到人體工學“感覺“日本相機要比起德國相機好,萊卡等等就很不合人體,不過萊卡粉絲一樣很愛啊!所以開心就好….

推薦者: 斯斯, iskay, jenhoxen

sengtui


網路會員

178) 2007/11/07 13:27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1/06 22:43

根據那兩張圖來看,Canon的機身蒙皮比起友牌的蒙皮來說,顆粒是比較凸出了些,比較細,也比較綿密,換句話說,就是摩擦係數比較高,這樣當然會更容易穩住機身。(恕刪)


怎麼也看不出來 "換句話說" 的後面這句話和前面引論有啥關係.

感覺有點像是敝人小時後寫作文的習慣.

昨天刷牙的時候牙齦流血, 讓我體會到炎黃子孫的血淚歷史, 並且深信反攻大陸必將成功, 萬惡共匪注定被消滅!!

ps. 拿本國中物理課本來, 把摩擦係數那節好好再念一次吧.

推薦者: 蔡思靜, jenhoxen

jenhoxen


網路會員

179) 2007/11/07 22:58 

李兄, 絕大多數的Leica確實像您說的那樣, 不過 R8/9是一款握感超棒的相機喔, 看外型很難想像吧~~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180) 2007/11/07 23:34 
不才小弟在下剛剛忽然發現了這些照片,原來,大拇指放哪裡的謎團都解開了~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Images/inhand01.jpg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Images/inhand02.jpg

原來是放在機背上的轉盤和AF-ON之間,所以,手掌心跟機身握把之間是有點距離的,也就是說,友牌的正確握法並不能像Canon一樣的豪邁的把手掌心靠在握把上的。說真的,小弟我實在是不知道把掌心往握把靠有甚麼不對,感覺不錯啊,很穩定,很踏實啊~如果掌心是懸空的話,反倒真的覺得握起來覺得很虛說。

還是回到蒙皮吧,喔,我真的要跳起來大聲的讚美Canon了,原來,Canon連垂直握把的底部都有包上一層好到讓人不敢想像的蒙皮的,有圖為證: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CanonEOS1DsMarkIII/Images/Additional/base.jpg

反觀友牌就比較含蓄了點了,請看下圖:

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Images/base.jpg

唉。經過這樣一比較就會知道,真的,說要讚美Canon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
-1.5 EV與+0.5 EV之間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9頁 / 共16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93903人 │ 線上1483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