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5D/D200 雙刀流的感想
作者  
討論話題
 

prowell


終身 VIP

2006/02/09 11:50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機身手感:
很多人讚賞D200的手感(如DPREVIEW.COM),覺得好於5D,但或許是每個人手掌大小形狀不同的關係,我個人覺得D200的手握太細窄,拍攝時手指手掌間仍有空隙,5D就很貼手舒適,手指可以牢牢抓住把手,拇指虎口又剛剛好托住機身。D200好像是提著,而5D則是握著。
 
操作介面:
如果說C是全自排的典範,那N則一定是手自排的經典。在5D上雖然也算簡潔方便,但用過D200這樣直覺的排列形式與使用方式後,就會嫌5D有點脫褲子放屁。譬如,簡單的測光模式切換,在5D上得先翻到頂上LCD,找到按鈕,然後想想應該是主轉盤還是副轉盤,接著盯著LCD去切換… 如果在D200上,就只是直接切過去這樣簡單!D200觀景窗與LCD上也都有資訊顯示(CANON何時才會將ISO資訊顯示在觀景窗裡啊?),這才像話嘛!何況在D2X上本來多用來切換成高速裁切模式的FUNC鈕,在D200上也可以設定成點測光,這樣測光起來實在方便取多!繼承D2X的D200擁有專業機的靈魂與身軀,而5D則是「准專業」爾爾,當你想多掌握一點時就力有未逮。
 
AF:
C仍是AF上的翹處。5D的九點對焦配合小搖桿,可謂是經典之作!可以很直覺快速地切換到自己想要的對焦點上,而且C的多點自動對焦很聰明,十之八九都可以對要想要的點上,既使沒對中只要稍微「喬」一下也馬上可以中的;5D較集中的對焦點其實更能發揮對焦的用處,對焦點的顯示方式(紅色提示)直覺清楚,對焦速度就更不用提了。當初N從D2X開始使用新式的11點對焦系統,原本讓人以為創意十足,但實際使用時倒是有點複雜,到底是機子太聰明還是使用的人太笨?我就不清楚了。交給相機全自動對焦時,常常選不到適當的對焦點,那就只好自己選擇對焦點囉~ 雖然不是啥難事,但懶惰時總是有點埋怨;D200比起D2X不只在對焦速度上差上一截,顯示上也是簡單無趣許多,一堆對焦點對焦框,用單一的黑色顯示,再加上四種不同的對焦模式,真是折磨人的眼睛與腦袋;D200為人稱許的廣域對焦點分佈,對很多人或許是好用吧?但拍動態題材時對焦點與對焦點間的間隔太大,加上D200本身就不是對得很快很準了(尤其是旁邊的對焦點),我使用上反而常常失焦。5D較集中的對焦區域,加上6個隱藏輔助對焦點,其實反倒好用許多。

測光:
N的測光一向強於準於C,這就不用多提了。35區與1005區,差很多耶!尤其5D上那「一大點」的點測光,唉~~~
 
色調:
5D能成為新時代DSLR的標竿之一,除了是第一台「正常機身」的全片幅機外(誰想要一天到晚拿著一體式垂把的1Ds/1DsII到處趴趴走?),「相片風格」的導入是很重要的因素!5D討喜的顏色調教、銳利度設定等等終於讓JPG懶人們期待成真,從機身裡出來就是很棒的照片,大多時候不需要後製的調校(以我的標準而言)。但不知道是CANON CMOS的緣故?還是DIGIC-II的影響?CANON的照片在色調上,尤其是高光位到中高光位的區域,實在很詭異,讓我的眼睛很不舒服,色階在一般與低光位表現那樣好,但到中高光位後就一下子不知道跳到那邊去了?這讓我在拍攝反差大的場景時吃遍苦頭,得靠後製大幅拉回才勉強可看(但也折損了畫質),這也是我當初決定加入「CN雙刀流」最大的因素。D200繼承D2X的味道,色調渾厚但明亮,色階綿續流暢,眼睛看起來舒服多了。
 
雜訊與銳利度:
C新一代的的DSLR仍舊是雜訊上的不敗王者!我常在室內使用大光圈+高感度,不開閃燈拍攝,因此ISO800與F2.8是最基本的要求。自從20D/1DII後CANON的ISO800早已是從「可用」進入「實用」,而5D又更上層樓!ISO800甚至ISO1250都能毫不猶豫的使用,拍出的照片或有雜訊,但細節層次清清楚楚,銳利度也依舊保留。能自由使用高感度不就是使用DSLR的重要因素之一?N新一代的DSLR在這方面實在差遠了~~ 從D2X開始,N為了克服因為高畫素所帶來的高雜訊,只好使用重度的後製處理去消除雜訊,結果在測試值上表現非常好,但實際上看卻有如被水洗過一般,不是糊糊的,就是一齒一齒的,好像上了層不規則的薄紗,細節失去很多,更甭提銳利度了… 其實雜訊的影響不止於高感度時,就連低感度時在暗光下的表現也有相當的影響。原希望D200使用新式的CCD,可以有比D2X更好的表現,但兩者還是在伯仲之間,ISO400就有點猶豫了(用CANON的角度,應該說是「可用」而已吧?),ISO400以上就得睜一眼閉一眼去看… 讓人不禁想到同樣也是以後製處理「製作」出的低雜訊的FUJI F10/F11,但D200可是DSLR耶(哭)!!這跟5D/20D那種大方去用高感度的爽快有很大的差別!有人說,幹嘛那樣變態去用螢幕1:1看雜訊?話是沒錯,但用慣過C家的DSLR,也難免會用同樣的習慣與標準來看與C家齊名的N家,這也不為過吧?高雜訊其實也嚴重影響到銳利度與扎實度,尤其在邊緣,有人說,D200的銳利度不高,那就將機身設定值設高一些不就得了?其實水洗過的畫面,如果用機身或後製強去銳利的話,那結果是很慘的:如睫毛會變得不平順,很多圓滑的地方也變得一齒一齒的。所以 D200原始設定較軟調不是沒有原因的。我覺得在D50上正好是N家在雜訊與後製處理上最好的平衡點(儘管有點假假的,何況D50的機身並沒有N家的傳統優勢),之後上千萬畫素的機子反倒失去那種扎實感與與銳利度。N不是不會後製,看看D50就知道N在這方面超強,但受制於別家製作的感光元件的天性,在這方面C則是佔盡優勢。
 
期待吧!總有一天會有一台DSLR,有著C的高感低雜訊與AF,兼有N的機身性能/介面、測光、與色調,即將來臨吧?

以上個人淺見,供同好參考。
推薦者: 風林火山, GSMBOY, jenhoxen, yamato_v, carloszhang, kuankuoyun2002, 瀟洒, vov, cassiopeiax, Jim0221a, shiang, sanhong, Marcotsai, simondalin, GS, robertlee, ampholyte, weikao_217, Bigbat, lintl, pcc0905, haosheng, AlexChou, whhsu, soffin, cdc0626, kenkuo2006

KerwinKao


網路會員

101) 2006/02/21 02:02 
莫非 5D 真是目前王者,看起來以目前的 sensor 科技, 1000~1200 萬畫素真的已經到達一個瓶頸
nikon 真的應該好好把 D200 調整好,明明機身實力略勝於 20D,結果搞的快輸給20D,更不用說挑戰
FF 的機種了,倒是 Canon 真是厲害到不行,害我很想敗下去,但是 90K 左右的價錢,給我用真是太浪費了
nikon 害我今天晚上很難睡 >_<

aniceb2k


網路會員

102) 2006/02/21 02:10 
90K不只你敗不下去
有很多人都敗不下去
但是只要5D降到傳統SLR頂級機的價格
約六萬以下
小弟若想不敗下去
可能得要到道關禪修了

aniceb2k


網路會員

103) 2006/02/21 02:11 
APS繼續用
等久了FF就是你的
到時就可以雙機流

T4TO


網路會員

104) 2006/02/21 05:08 
面對數位機的不穩定及快速的變化,
我的雙刀流就是:Nikon 數位機 D70s,
全片幅則是用底片機 Nikon F6
推薦者: aniceb2k

aniceb2k


網路會員

105) 2006/02/21 09:21 
T4TO兄的雙機流可節約經費又解放鏡頭

KerwinKao


網路會員

106) 2006/02/21 18:28 
目前以 FF CMOS sensor 要大幅降價,難度很高,除非「非 sensor 製程」
的 sensor 得到大幅的進展,否則光 CMOS sensor 的價錢估計就要兩三萬一片,
除非是產量大到 300D level 的機器都用 FF sensor, 否則四五萬左右的FF 還有的等

SCH1014


網路會員

107) 2006/02/21 18:49 
5D+轉接環,也可以讓AIS數位化,還可以讓各個鏡頭回復原有焦段!
===========================================
問題測光部分不是單純A模式可解決耶...

jan2000


網路會員

108) 2006/02/23 00:13 
兩機D70,FM2
兩鏡AF24/2.8D,AF50/1.8D
四焦段24,36,50,75(至少都是定焦)
窮人的雙刀流
推薦者: prowell

flavorspring


網路會員

109) 2006/02/23 09:40 
兩機D70,FM2
兩鏡AF24/2.8D,AF50/1.8D
四焦段24,36,50,75(至少都是定焦)
窮人的雙刀流
--------------------------------------------
把FM2改成F65之流可能更佳,參考一下,
不過雙鏡的選擇就蠻讚的.....

FRANK1112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110) 2006/02/23 18:00 
D200 + 5D 雙刀流
+1

leecdlk


網路會員

111) 2006/04/05 16:35 
雙機流應取兩者優點應用之!
CANON 鏡頭在中長、長焦有優勢;NIKON 在廣角鏡有優勢。(個人觀點)
因此個人認為雙機流最好的搭配是CANON(APS+中長、長焦)+ NIKON(FF+廣角)。
無奈NIKON在DSLR領域遠遠落後CANON。

推薦者: pcc0905, prowell

leecdlk


網路會員

112) 2006/04/05 17:13 
基於以上觀點,個人最近一直在想是否入部30D搭配現有的D70?如果爾後的NIKON FF機還是不成器,那就從此轉換跑道,如果NIKON FF機能爭回顏面,那就採兩者優點的雙機作業並延續NIKON鏡頭的包袱。
推薦者: coordinate

小小乖


網路會員

113) 2006/04/05 20:30 
leecdlk

要跳Canon就直上FF,要不,我覺得一動不如一靜.....
推薦者: 奧斯汀, G.O.B., bojain

nomo1968


網路會員

114) 2006/04/05 21:10 
要跳Canon就直上FF,要不,我覺得一動不如一靜.....

+1

30D跟D70使用上心裡的感覺差距不大
上5D比較有說服力.....
籌畫中的雙刀流(D100+5D)隨著5D大幅降價的傳言,越來越讓人興奮了~

G.O.B.


網路會員

115) 2006/04/05 21:19 
對, 要跳Canon就直上FF

leecdlk


網路會員

116) 2006/04/05 22:14 
我的雙機流方案(Canon APS+中長焦及NIKON FF+廣角)是基於我111樓的觀點而產生的。
就因為尚在觀望NIKON FF機的後續發展,才不敢冒然購入5D,除非現在已決定轉換跑道,那就直接以30D+5D雙機作業。(個人的雙機作業是因需求與習慣)

sammifang


網路會員

117) 2006/04/06 01:54 
這篇文章寫的真的很好

個人之前用10D,後來購入D70,現在用5D
對於5D的畫質真的沒話說,但是對於亮部的過曝,長久以來一直覺的很很奇怪
今日拜讀此篇,才了解這個問題,5D在亮部的色調曲線拉了很高,而寬容度並不是很足夠的緣故

對於5D的操作個人也是深感有進步空間,但還是安慰自己相機是拿來拍照,手感不會比成果來的重要

共勉之

leecdlk


網路會員

118) 2006/04/06 11:28 
剛剛再仔仔細細瀏覽prowell兄的大作,更深信個人雙機作業搭配方案的可行性。(Canon APS+中長焦及NIKON FF+廣角)
NIKON FF+廣角主拍風光,可盡顯NIKON廣角優點及色彩表現,而又可避開其高iso弱項。
Canon APS+中長、長焦主拍人文特寫、速拍寫實、運動、飛行物,盡可發揮Canon長焦鏡優勢、對焦速度、高iso表現。
NIKON啊!加油啊!要不然我的攝影下半輩子就要離你而去了。

prowell


終身 VIP

119) 2006/04/06 11:45 
有機會將一些N的神鏡(如28/1.4)裝到5D上試試吧!是啊!跟其他大光圈L定焦鏡一樣,還是有暗角、還是有中央與周邊畫質非常不均等問題,不過那熟悉的全片幅味道、躍於螢幕上的立體感,又豈是APS機可以想像的呢?更枉論雜訊表現與影像收邊的品質了。
 
N的鏡頭在廣角表現上確實是比C要強多了,不過進入數位時代後,N反倒要去強調機身性能來補其在感光尺寸以及雜訊上的不足。今夕是何夕?今夕是何夕啊?
推薦者: leecdlk, bojain

HOBA


網路會員

120) 2006/04/06 19:22 
小弟是採用O,N雙刀
大CCD玩廣角+人像
小CCD+高像素去榨望遠與微距的極限解析力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 / 共8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85095人 │ 線上171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