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1D後繼機的傳言2
作者  
討論話題
 

ITO


網路會員

2004/01/13 11:19
器材: 其他 其他
最近日本各處又開始有1D後繼機的傳言,

1月13~16日內部展示發表,
800万畫素,連拍8.5-9張/秒,CCD或CMOS及尺寸目前不明.
月底正式發表.

今天以後的傳聞可信度可能會高很多.


2月PMA前各廠應該都會有新產品(相機或鏡頭)的發表,
本版可能又快要熱鬧一陣子了.

ca2639


終身 VIP

101) 2004/01/24 07:40 
第一,我一直強調著,數位相機只有先出的優勢,沒有誰好誰不好了。你以為我以前不是Nikon的愛用者嗎?只是,以前沒有這樣的相機,要嘛,就是不玩,不然,就是回到底片,請問一下,我除了只有忍痛再買一整套全新的相機和鏡頭,我有甚麼選擇嗎?第二,在規格上,我們就規格來講好了,可能是我中文太差了,你要我去查看資料,我也去仔細比較了。D2H,1/250 X-sync,這一點差1D一截沒錯吧,快門速度,1/8000也不上1/16000吧!好,在規格上,D2H勝出的地方,四十張連拍,LCD的尺吋。這就是我能夠看出的兩點了。假如你要告訴我 Multi-CAM2000的對焦是勝過原來的1D的對焦系統,或是多加幾個奇奇怪怪的英文字的CCD,就一定勝過原來的CCD,這種,沒有數據的比較,只有靠時間來告訴我了。我又不是相機的攝計師,我沒空去研究這些名字有甚麼特別,只想知道實際上的結果。現在,新出的產品,當然多了很多新的features,例如,WT-1,我不否認這樣的新功能,可能在實際上的運用,有了很大的方便,假如比不上換卡的方便,有無線傳輸,是好看呢,還是真的有用了?還有一點,可能要特別提一下了,D2H是EV+,-5,這一點,又是規格上的好看呢,還是真有這樣的用途。你所提的,對我的批評,我會記在心裏,只是,有一點事實,我沒見過那一位記者,是只帶一套器材就冒冒失失出去採訪,隨身是只有一套,車上最少都隨時應該有另外一套,這也是個事實了,當然啦,沒錢的小報社,不包括在內了。

ca2639


終身 VIP

102) 2004/01/24 07:47 
假如只有一台器材是台灣的通例,那就真的對不起了,我離開台灣太久了,不太了解台灣現在的情況,只能說聲對不起而已。

ca2639


終身 VIP

103) 2004/01/24 07:52 
在民國八十二年時,我人在台灣幹攝影記者時,我的隨身器材就是兩套,這是標準的。

ca2639


終身 VIP

104) 2004/01/24 07:54 
兩套還不包括中片幅相機。

stlrshu


網路會員

105) 2004/01/24 12:40 
兩機四鏡,標準配備。新機上市以後,可能變成一傳統一數位囉。

小十


網路會員

106) 2004/01/24 15:45 
哇~~~帶兩套???那不是重死????

大哥,我想您是指帶兩部機身???口素一部數位機身就不少錢了哩???
如果您是說一台F3加一台FM2都帶馬達,外加兩枝燈、
(或兩台都是F3帶馬達,大報社嘛^^)
那是有可能。不過標準配.....嗯~~~小弟不符那個標準~^^

要我除了D加大三元之外,另外多帶一台1Ds和多一枝14mm或15mm是可以;
不過要視任務而定。
目前而言,還要隨身一台筆記型電腦,也夠大家費心傷身的了。

備機可以考量:C牌1D加一台10D配,D2h和D100配。(預算考量^^)
否則就是小G3救救命。多台小數位倒是連ENG的攝影都會做的,
不重也不吃虧(沒電救命應急或是做其他用途)。

1D可以再用三年沒問題。
我也同意D2H質感感覺甚佳。
對焦點?除了拍籃球先換好,不然我個人是來不及換的^^
對焦上雙方在這個層級是頗接近的了。
用長鏡我羨慕N牌的一點五,用廣角我想C牌的用家又佔回便宜,
兩者都不錯用,但D2H的顏色還是讓人有點失望。

jenhoxen


網路會員

107) 2004/01/24 15:46 
其實「是不是Nikon的愛用者」並不重要,不同經驗的人一起討論才能學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只是不要一開始就把別人家的東西貶到地上就好,有了這樣的話語出現,別人自然專挑你認為好的那個機器的缺點來講,變成無意義的爭執。

我在第100則的回應是真心表達等你用過D2H之後,來罵我是胡扯都沒關係的意思,但如果發覺它其實也有比1D好的地方,也麻煩分享一下。

WT-1的功能主要讓場邊或新聞室裡的文字記者及時編輯、把圖送出去,你如果人力夠、叫個小弟去幫你跑步傳送卡片,當然也是無所謂。我聽說大型運動會一家報社不止出一個攝影,誰的圖先回來就可能先上誰的(那誰就有稿費),也許這點會有差吧。

1/250或1/500同步的問題,我不知道在實用上你是不是真的會用到其間的差別,也不清楚1D的FP是怎樣操作(要不要每次切換);但我知道在D2H上你只要打開了FP功能,快門超過1/250之後會自動切到FP,仍然是有TTL,直打幾乎沒有感覺這個X同步的界線存在。1/16000的問題,應該是實用價值有限卻增加故障機率而取銷的吧。

記者會帶幾部機器出門,我想因時因地會有不同,當然每個人都不只一台機器,但會不會同時帶就看任務,一般記者會、政治、社會新聞的場合我還沒見到誰亮兩台機身的。大家的交通工具都是摩托車,多的東西也沒地方放。尤其DSLR一般攝影更是只有一台,送修時Sony DC、CanonG2、壓箱的D30都會跑出來。你說的情形現在大概只有體育組,或者負責周刊專題的有可能吧,開車在台北跑新聞不是大部份攝記可享的福氣。

jenhoxen


網路會員

108) 2004/01/24 16:00 
1D可以再用三年沒問題。
我也同意D2H質感感覺甚佳。
對焦點?除了拍籃球先換好,不然我個人是來不及換的^^
對焦上雙方在這個層級是頗接近的了。
用長鏡我羨慕N牌的一點五,用廣角我想C牌的用家又佔回便宜,
兩者都不錯用,但D2H的顏色還是讓人有點失望。

--------------------------------------------------------------------------------------------------------

小+兄這段話中肯極了!D2H中距以下區域對焦確實不算靈光,所以近距離擠畫面全靠這個恐怕還是會輸給1D,D2H的顏色確實讓人有點失望(準但是平淡)。

Danny

部落格(4)
網路會員

109) 2004/01/24 17:01 
我反倒是在廣角端時,羨慕N的1.5轉換率,
D2H的使用上,對焦速度絕對是與1D是同一等級的,不過在拍攝空中飛鳥的時候.
我還是習慣1DS的45點全開的AF系統.
至於D2H在使用的時候,並不覺得顏色有什麼問題,也許與我都適用RAW格式拍攝
有關吧!

jenhoxen


網路會員

110) 2004/01/24 17:37 
Danny兄也來了,我還以為您都是用Canon的呢!^_^

﹝用長鏡我羨慕N牌的一點五,用廣角我想C牌的用家又佔回便宜﹞這段話,現在才看到「基本面」,原來講的是焦比(兩者最明顯的一個差別),我原先看成是講「群體對焦」問題了:

D2H的動態追焦可以一次選5點,我把「一點五」看成了是在講這個功能(點一得五),這個功能經我在一般活動中嘗試(例如舞臺上model跳熱舞,動來動去),發覺用短鏡頭不太能夠100%抓到我需要清楚的部位,只是保証不太糊就是了;與1V的45點全開最近點優先相比(我沒用過1D去拍相同的東西),在廣角搶拍時1V的人工智慧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表現(會讓我很驚訝「啊!對得剛剛好」當然也會有在對頭頂或cable台麥克風上的情形)。

至於顏色,跟raw或jpg應該沒有太大關係,您若用D2H拍光線平均/足夠的地方,色澤會很準確;我最近用D2H去拍一些店面(測它顏色/明暗部究竟好不好),也都是用raw,發覺同樣在NC4裡調基本再進PS精修,傳統CCD(D1X)得到的色澤比較濃豔討喜,而且暗部成像漂亮得多。

Danny

部落格(4)
網路會員

111) 2004/01/24 17:47 
呵呵~~
基本上,我絕大部分的場合都是用CANON的系統,NIKON只是玩票性質而已.
畢竟養不請2套系統

不過市面上的相機,我都有使用過(拍攝張數均超過500張以上,SD10則未使用過
SD9則有使用經驗),應該說是各有優缺點,重要的是看自己的拍攝主題為何.
好比說1D/1DS在拍攝生態時,大多數的人會覺得1D比較好
不過1D的4MP對小弟而言,真的不夠用.就只好捨1D就1DS了
所以小弟也才會對D2H的規格,頗有怨言

stlrshu


網路會員

112) 2004/01/24 18:26 
1V+1N+17-35f2.8+28-70f2.8+70-200f2.8+300f4,必要時500f4.5一起出動。
jenhoxen兄說的沒錯,帶幾部機基本上要看採訪題材,像我這種雜誌的就很可憐,不僅全部家當要帶上身,主要任務其實還是文字,還好不是每天跑,不然...唉*_*~
我也有一小套玩票用的nikon,不過考量到數位化是趨勢,我還是等canon的新數位機啦。

Vincent★帝國天使


論壇版主

113) 2004/01/24 19:43 
"沒錢的小報社"
沒錢的小雜誌社,有幾個人Share一套頂級器材的
在HK...

dcview16


網路會員

114) 2004/01/25 04:46 
大略看了一下
其實
NIKON D2H是NIKON F5的後繼機開發技術的數位化發表.
包括新一代的11點AF.
若以規格而言.
OLYMPUS E1也是很吸引人
但是以實際運用.
我不會為了E1去買全套的新鏡頭跟配件.
光閃光燈就要17000.
夠買幾乎2隻CANON 550EX.或NIKON SB28.
以DSLR數位機的發展.
NIKON在D1時是相當成功的
CANON一直到新的主管上任
才擬定DSLR的加強發展
在這之前只是用D30應景.
但是
後續的CANON 1D.D60卻開始及起直追
到今年的CANON 1DS.1D.10D.300D的全員陣線.
無疑的市場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報捷.
NIKON D2H的推出.
說實在有點晚了
因為很多媒體都不可能因為這一台機身的規格更換系統.
畢竟.
以CANON EOS1D的性能.
已經足夠"需求"
比當年用NIKON D1也自然是進步多了
對一般消費者(台灣用高階DSLR的人口比例.可是在世界攝影界奇蹟之一)
喜歡用"像素"定生死
而不管"成像品質"
NIKON D2H自然給人不夠力的感覺
若是NIKON D2H用800萬像素.連拍張數也不用多.
可能就可以給人感覺有力多啦.
因為CANON EOS-1D的後繼機聽說是用800萬.
自然先發制人是好多了啦
而其實以目前的CPU運算.
EOS-1D應該會繼續存在.
以800萬要做8張/秒高速連拍.
太難了.
光散熱就是一大問題.
個人是樂見D2H的推出
避免CANON EOS-1D的壟斷.
當年NIKON D1剛在台灣推出.
一問:$240000
當場謝謝老闆再聯絡.
等到CANON EOS-1DS剛上市
一問彩虹公司貨.
第一批只有2台(其他都給APPLE日報啦)
$255000
當場又謝謝
等NIKON D2出場.
CANON EOS-1DS有了對手
自然會調降.
就像現在NIKON D2H的價格.
比D1算是很有良心啦
夠用就好.
以現在我而言
CANON EOS-1D很夠啦.
EOS-1DS的後繼機.
會以低於$200000上市.
以壓制NIKON D2.
但願NIKON D2能以這樣的價格行銷.
免得CANON又在玩弄我的錢包
不過.
NIKON 的AFS鏡頭的良率真是...
先前中國時報的記者應該都幹死了
某相機店曾經進8支全新的有3支超音波馬達都有問題.
真不知道NIKON的馬達供應商在幹什麼.
另外我常開玩笑的說
CANON L變焦鏡買三送一.
以先前EF17-35mm/f2.8$35000+EF 28-70mm/F2.8$30000+EF70-200mm/f2.8$36000=101000
比AFS17-35mm/f2.8$44000+AFS 28-70mm/F2.8$46500+EF80-200mm/f2.8
$46500=137000
差36000剛好再買一隻EF L級變焦鏡.70~80的焦段還是沒有空區(雖然沒有太大意義)
光這一點.
就夠吸引人啦.
現在的CANON的新大三元也不過$120000.
還多了16-35跟24-70的優勢.
NIKON則連AFS都停產改AFS VR.
雖然有ED 80-200三代.
畢竟沒有超音波的對焦優勢.
以NIKON在市場上的很多敗退.
NIKON的行銷主管真的要好好檢討.
光靠一台機身是不可能超越別人.
必需要整體的優勢.
講到這個
CANON的配件就很沒良心.
如NIKON的MC20電子LCD定時快門線才2500
CANON的TS80N3卻要4500
NIKON的F5充電器MH30$7200.MN30電池$3600
同樣的CANON EOS-1VHS充電器NC-E2$12000電池NP-E2$4800
真是讓人被坑的感覺
還好
CANON的EOS-1V.EOS-3省電比NIKON F5.NIKON F100都好多了.
不一定要用充電電池.
總之.
我們很簡單的只是希望在自己的預算內買到夠用的器材.
規格?
參考就好.
就算有3000萬像素
用不到也只是吃電吃記憶卡.
只希望NIKON D2趕緊出來制衡CANON 1DS.
CANON 1D的後繼機
說實在的
我寧可是630萬像素10D的CMOS沿用.
因為我的用途630萬已經夠用了
把連拍加強就很滿足了.
開機快一點就夠了.
把手能像CANON 1D有個"預設焦點切換"
其他
沒有什麼好改的.
45點AF已經夠多啦
不如像MINOLTA的D9追求低反差AF敏銳度.

老林


終身 VIP

115) 2004/01/25 11:22 
dcview兄,分析的好極啦

arthurlee


網路會員

116) 2004/01/25 11:34 
dcview16兄說到了重點了!
NC兩廠保持平衡的競爭,才是消費者之福!
任一方坐大,倒楣的都是消費者....

Danny

部落格(4)
網路會員

117) 2004/01/25 12:58 
沒錯,畫素不等於畫質.1D/D2H的4百萬畫素的畫質絕對比10D/D100的6MP畫質來的好很多.
對記者而言,4MP應該也是綽綽有餘了,不過在某些領域的攝影時,當作品送進印刷廠時,畫素就會變的相當重要了.老實說,能在畫素與畫質中取個平衡的,現今看的到的就只有1Ds而已(不過機身價格實在是天價),但是考慮印刷時,實在沒有辦法..............................

vthian


網路會員

118) 2004/01/25 13:13 
I agree with 以CANON EOS1D的性能 已經足夠"需求" for the next 3 years or more...I work with a wire agencies..what we send daily is only 8MB file..most of the time I will need to resize my 1D and D-60 image to smaller to fit our standard also for faster transmit time.

But since the new 1C will be coming in two weeks time...Canon user will soon have no choise other then 1C camera coz no more 1D since last year nov.

Now days digital camera were upgrading too fast, during the old days our company spent USD 5000 for full set of 2 set of F4 / EOS-1N with few lense for photogs...we expact they will last atleast 5 years...then we will replace everything after 7-9 years usage..but for the pass 5 years...we all bieng spending too much money on upgrading Digital Camera from NC2000 (USD15,000) 1996 then DCS520 (USD10,000) 1999 follow by 1D (USD 4,500)2002..and now 1C....then all the laptop"s and software, CF card and Battery for DG camera etc.

but now we all facing a major problem is how long is the file format from all this camera can last..from Kodak Tiff to Jpeg/RAW...with new OS..in less then 10 years time...all my DCS Tiff file won be able to read anymore..i really hope this should be come to some standard soon...soo 50 years later we can still print or view my picture taken few years ago.

Happy Shooting.

Vincent Thian
www.pbase.com/vthian

jenhoxen


網路會員

119) 2004/01/25 14:31 
給dcview16兄鼓掌!

阿民


網路會員

120) 2004/01/25 15:12 
我每次看這主題總想聽到一點"1D後繼機"新消息
結果都是一些.......

~~新年快樂~~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 / 共12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30880人 │ 線上1443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