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蔡司——沒落的英雄
作者  
討論話題
 

JASONLSM


新進會員

2003/04/22 20:20
器材: Contax 其他
蔡司與YASHICA多年的婚姻,
出現了裂痕。
索尼已經大量使用蔡司鏡頭了......
聽說蔡司鏡頭馬上要在中國生產了.......
有人在為此而歡呼雀躍,奔相走告……..

大批量的生產,在批量的OEM,質量還有保證嗎?
人人都能夠擁有的,地位還會尊貴嗎?
蔡司的平民計畫是否推廣得太快了?

寧缺勿濫好一點吧?
蔡司的廣泛連姻,令蔡司身軀裏奔流的的貴族血統,
已不再純正,
短視的蔡司在追逐商業利潤中迷失了,
幼稚地奔向邪惡女神,在其懷抱中找到了短暫的歡愉,
讓千千萬萬的子民,
淪落為無主的棄兒。

老蔡英雄遲暮,已是莫明是非了,
蔡司帝國的太陽,就要西落了,
或許,當今的群英會,就僅有萊卡可以傲視群雄了。

良禽擇木,良臣擇主,
是時候反省一下了......

Loom


新進會員

61) 2003/04/24 13:01 
還真是熱鬧的討論啊^^

基本上Contax的母公司--Kyocera資本可是比Canon, Nikon, Pentax等雄厚多多
光學事務部門至今年的財務報表仍是有可觀的利潤

記得以前Zeiss Newsletter中曾經提到過
現在在日本生產的成本已經不會比在德國低了
生產線仍位在日本的原因是日本是全世界Contax最大的消費國
更何況
誰說德鏡一定比較好呢?

至於給Sony的Zeiss lens
我覺得是另外的故事了
我們不避多做喘測, 也不用混為一談
不過
Sony掛著Zeiss鏡的數位像機一年要賣上200萬台(from Zeiss website)
這樣大的量
生產地可能多費思量

我是覺得
如果有人因為sony的數位相機而認識Zeiss
繼而進入Contax的世界
也是很好的事啊
畢竟這些客戶群是傳統的Contax無法吸引過來的
我倒是覺的這兩者有相輔相成的功效
我不會覺得因為Sony的便宜的數位像機掛著Zeiss鏡就會覺得自己手中的Contax價值減低
反而會因為Sony數位像機的成功而感到爽快

話說回來
Sony/Zeiss的合作
從現今的跡象來看
比Panasonic/Leica要好的多^^

chuangwilliam


新進會員

62) 2003/04/24 16:30 
Copy from Zeiss camera news

Why Carl Zeiss Lenses for Contax are Made in Japan
It was not long after Zeiss Ikon AG of Dresden introduced the Contax  the
most ambitious and most exclusive 35 mm precision camera of its day in
1932, when the first Contax club of the world was founded. This memo-rable
event took place not in Dres-den, not in Jena nor Berlin,  but in
Tokyo! Ever since that time Contax enthusiasm remained fascinatingly
strong in Japan.
While post World War II Zeiss Ikon AG in Stuttgart ceased to exist
in 1972, and with it, Contarex, Contaflex, Icarex, and Hologon Ultra-wide
cameras disappeared from dealer掇 shelves, the strong Contax
enthusiasm was still alive in Japan.
Talks took place between officials of Carl Zeiss of Oberkochen, owner of
former Zeiss Ikon AG, and officials of the Japanese camera industry about a
join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a modern 35 mm camera, which had
already been envisioned by Zeiss Ikon掇 engineers, equipped with the
latest electronic features and with high quality lenses from Carl Zeiss.
These talks led to a cooperation between Yashica, at that time
Japan掇 leading manufacturer ofmodern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eatures and Carl Zeiss. The out come was the Contax Real Time System
(RTS). It turned out to be an instant-aneous success, especially in Japan!
Soon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majority of Contax RTS products,
lenses in particular, were sold in Japan.
In a time, when the cost of maufacturing high quality optics in
Germany was on the rise, but was flat in Japan, lens price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the new Contax. To free the young sys-tem
of this limit, Carl Zeiss trans-ferred the production of lenses for
the Contax system to the country that was buying most of them any-way.
In favour of this decision was the fact that Japan has, as well as
Germany, a very mature infrastruc-ture regarding the production of
photo optics. Also, Carl Zeiss has had a strong presence there already. So
Carl Zeiss transferred machinery, know-how, and personnel to Japan
and built up a lens production facility that could produce Contax lenses in
accordance with Carl Zeiss quality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the cost advan-tage of quality optics production in
favour of Japan has decreased. Top quality optics made in Japan are no
longer really cheaper than those made in Germany. Today, manu-facturing
costs alone could not justify the move from Oberkochen to
Oume. But the strong demand from the Japanese market for Contax
lenses would again lead to the de-cision, to manufacture them where
most of the customers are anyway.

cnchu


新進會員

63) 2003/04/24 18:10 
我是一個用Contax相機超過20年的老Contax, 我沒參加過任何Contax
的 user club, 我拍照只是在娛樂自己, 所以到現在攝影技術還是跟
初學者沒兩樣, 我看這個網站好久了, 一直都沒有發言, 因為我不太
喜歡跟人起衝突, 台灣網路的文化有太多的執著, 我一直希望喜歡
照相的各位同好, 能夠一起討論創作, 不要動不動就要問候他家什麼人!

Carl Zeiss 是不是太貴? 應該有一點, 當年我買180mm/F2.8的鏡頭
是我花了當兵兩年的積蓄的2萬3千塊的價格, 當年3萬多70-210的變焦
鏡頭現在好像在2手市場也超不多這個行情!

Carl Zeiss移到中國生產又如何? 它代表沒落嗎? 我不知道, 因為
我覺得拍照是娛樂自己, 不是讓鏡頭來娛樂你!

alpina


新進會員

64) 2003/04/25 01:22 
在手札裡觀察頗長一段時間!
總覺得攝影應是個文化人之嗜好----
溫文儒雅,文質彬彬,提掖後進,誠不藏私!
唯輒見諸位影友捍衛己見,攻諸他人言語頗"鹹"之至!
仍是阿里桑頗為不解的地方!

rnck


新進會員

65) 2003/04/25 06:24 
Hi, cnchu,

I have been using also Contax for 20 years and my situation is quite similar to you.

Agreed with your opinion.

Hope to see more of your comment in the future.

rnck

LordofNightmare


新進會員

66) 2003/04/25 09:22 
話說當年雖然 Zeiss 有 Planar , 但是它自己因為其空氣接觸面太多而不用它
之後才又搞了 Sonnar 50/2.0 and 1.5
我想 , 他自己讓 Planar 閒置
反而去討厭那些確實去應用 Planar 的人 , 其實是在怨恨自己當初沒有大膽去作吧 ?? 至少當年 canon RF 機大多都是用雙高斯設計的鏡頭 ( 以 Lee 的設計為基礎 )

Chris


新進會員

67) 2003/04/25 10:23 
KCL 兄,
您說對了一點.. 幾年前開始 AIS 就比 AF 貴.
不過說穿了, 就是 AIS 產量減少了, 所以價格較高. 這幾年 Nikon 由手動擴充到自動, 不可能 AIS 還是保持一定的產量的. 因為使用者日異漸多, Nikon 的做法是消減手動鏡頭的製造, 大量移植機房來製作自動鏡頭. 因此產量少, 價格就高.

Xiemark,
"Nikon, Canon在二次大戰後只會抄襲德國Zeiss鏡片組的次貨,到現在還買得比CY鏡貴。冷調的塑膠鏡"
實在不知道該怎說.. 請自行找資料好嗎? 無論 Nikon, Canon 鏡頭都沒有比較貴. 尤其你用歐洲, 日本, 美國的價格來看都知道 contax 貴上很多. 可能因為 "需求與價格的差距" 有所不同. Contax 在台灣的確比在美國便宜很多, 因此看起來較為不明顯. 您可以參考 www.bhphoto.com 與 www.adorama.com 的價格, 您會發現現役的鏡頭相比, Contax 的的確確貴上 10~15% 甚至更多.

Janacek,
"RTS III與F3, LX可不同哦.
以手動對焦言,RTS III還能有何空間改進,我想應該不多.加組機械快門是不錯.
現在拼的都是AF性能與功能吧,不踏入AF就與世無爭了.當Contax選擇踏入,卻有那麼多反對聲浪. "

RTS 的確有改善空間, 而其他廠商的手動機身也是有改善的空間. 不過以性能來說, RTS 的確沒有任何討好, 機身雖然堅固, 也貴上許多. 無論您拿 Nikon F3, F4, Pentax LX, MX, Canon New F-1, Olympus OM-4 相比, 您會發現 RTS 的價格是硬梆梆的. LX 雖年代已久, 頂多最貴也只有美金五百左右.. RTSII 卻高居於 800 美金, 狀況好的 AX 也絕對逃不過 800 美金左右. 以日場設計的機身無論自動手動, 最貴的還是 Contax, Leica 為首. 請大人明鑑!
個人感覺 RTS 的感覺相當優異, 主要是因為機身沉重, 快門低沉但是震動不大. 不過在使用上我會偏向於 LX 因為 LX 頂多他的 1/3 重量, 並且嬌小又防水 (自動機械快門並重). 而質感而言, 比較類似日本汽車, 是以精緻為主. RTS 則是厚重的德國汽車. 兩者都不錯, 但是一樣的享受 (機身功能), 價格卻高出許多. 無論舊像機 RTS 也好, 新世代像機 N 也好, Contax 價格真的還算是蠻高價位的. 至少對小弟微薄的薪水而言!

Contax 不參加 AF 的確不會有太大的反嘲聲浪... 他就自然而然像 Leica 成了 M 族一般的歷史. 不過 Contax 看著手動器材市場的萎縮, 不出點自動的東西恐怕會被逼退出江湖. 身不由己, 恐怕還是得研發. 小弟覺得不恰當的地方是, 他沒有因此有比別人更優異的表現. 價格也不應該如此的高昂. 雖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新開發的研發費用就得使用者承擔?!? 這就好比較好不叫座的 N Digital. 以他當時的價格來說, 去年剛出就遭滑鐵盧了. 一台 N Digital 6 百萬像素, 今年可以買一台 14 百萬像素的 Kodak 14n. 就算同期的 Full Frame, 也不難看出 canon, nikon 也便宜相當多...  倘若 N Digital 出爐時價格是與 Canon 1D 價格相同, 而 Tvs Digital 價格與 Canon S50 價格相同時你知道市場的衝擊會有多大嗎? Canon 絕對不可能一枝獨秀! 可是現在就是因為 Contax "比較貴", 東西也 "沒有比較好".. 所以數位世界來說擁護 Canon 的無論怎比, 都會比 Contax 多.
傳統.. 道理是一樣的! 雖然光學很重要. 但是對於不用放大鏡看 16x20 或者更大的輸出品, Carl Zeiss Optic 的優勢, 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 AF 不純熟, C/Y 價格生硬的市場.

Cliff,
"一下AIS停產一下AIS之死...停產有經過Nikon證實?
以後機種不再支援ais?"
Nikon 在 F100 有說明.. 在 F80 時有公告, 除了同期的 Fm3a 是例外以外, F80 之後的像機都支援新款的 G, 而放棄 AI/AIS 系列的支援. 在 Nikon 的新聞上, 也稱 F5 將會是傳統像機的最後專業防線. AIS 鏡頭群已有一些不再製造, 有些還可訂購 (還在製造當中), 但是會日漸減少的! 每年都開發新的數位像機, 而數位像機都無法使用 AIS/AI, 你會認為後來幾年 AI/AIS 存活空間有多大呢? 畢竟 Fm3a 之後也不難看出手動相機的技術也告一段落, 該改的都改了. 而且 Fm3a 是走珍藏機的路線. (明顯價格高出很多)
"怎麼不說contax曾經停產"
你看不出停產的危機就是在於手動相機的市場萎縮, 產品價格高昂, 使用者意願不高? 倘若 Contax 價格都是低價出售的話, 他也不會搞到停產的. 這是 Demand $ Supply 的問題吧?

"AI是接環S是功能...AI生產也不止20年.C/Y不也分
AE/MM....整天亂亂來...  "

沒錯, 他與 Contax 的 AE/MM 問題是一樣的.. 不過 Contax 的機身都能夠使用 AE/MM, 而 Nikon 近年的像機無不是不能安裝 AI/AIS 就是無法測光.. AE/MM 差異只有在測光模式, 並非無法測光. 相反的 F80 以後的新世代, 根本就是放棄 AI/AIS 的功能. "測光不能", 與 "部分測光功能不允許" 有相當大的差異的. 所以 Contax C/Y 的 AE/MM 應當算是同樣的東西. 他一樣可以測光, 可以使用啊! AIS/AI 到了 大部分的F60/F65/F80/F80s 還有數位像機.. 都是無法測光的! 差異很大好不好! 倘若 Contax AE 鏡頭無法測光, 你看會有多少人用?
換句話說.. 有許多人都想買 Canon DSLR 接上 Contax 鏡頭來使用.. 你有想過若與 AIS 鏡頭架在 F80 的狀況一樣, 也就是 Contax 鏡頭接到了 Canon DSLR 連測光都無法啟動, 你會有多大的意願想要去用它? 別說使用的人少, 恐怕買的人更少, 市場更小. 你是老闆, 你會想生產沒人要的東西嗎? AIS 之所以存在, 是因為有不少 Nikon 手動相機的支持者. 但是他一樣會造成市場萎縮, 因為這些收及人士, 很多都是承傳二手鏡頭居多. 比例如此小的 AI/AIS 市場, 繼續生產不漲價是不可能的! 這跟 Contax 還在生產, 具有廣大的 C/Y 使用群是截然不同的考量.  我想這數學交給國小學生吧! 你我都能夠看出為什麼 AI/AIS 會比較貴.. 但是就是看不出仍有市場的 Contax C/Y 會貴到如此.

Planar? 去年 Fuji 也出了一款傻瓜像機好像也是類似的設計不是嗎? 雖說 Zeiss 不普及, 實際上, 應該說, 處處都有 Zeiss.. 只是大家不知道罷了. 我就一直在懷疑.. 君不見, 無論哪一廠的 Pancake, 發色都跟 Contax 那顆如有雷同, 與自家的其他鏡頭顏色與階層都不一樣呢... 怪哉!!

LordofNightmare


新進會員

68) 2003/04/25 12:30 
單眼 pancake 一般而言用雙高斯的少 ~ ~ ~
用三群式的設計多

LordofNightmare


新進會員

69) 2003/04/25 12:43 
"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 "
您還真是見多識廣呢
你是說 Fuji Klasse ?
看清楚它的式樣再說它是什麼設計唄
http://www.fujifilm.co.jp/news_r/nrj724s.html

KCL2780


新進會員

70) 2003/04/25 13:36 
NIKON DSLR是可用AIS的

KCL2780


新進會員

71) 2003/04/25 13:47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camspec.asp?id=180
CHRIS, 你身為版主,任何敘述都應求證吧

Chris


新進會員

72) 2003/04/25 15:33 
KCL2780,

請參考
http://www.photo.net/bboard/q-and-a-fetch-msg?msg_id=004xlN
說明了並非支援, 而是有些有 CHIP 的才可以, 而且也不是全部有 CHIP 都行.

http://www.photo.net/bboard/q-and-a-fetch-msg?msg_id=004Jd2
又說明了, 實際上 AIS 是無法達到一些測光的方式, 除非你加入 Matrix CHIP.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Canon 是依照光線做測光.. Nikon 是以 CHIP 來控制測光. 少了一片薄薄的東西可能就是半身不遂了.

我沒說 Pancake 都是 Planar.. 我是指大家都用抄襲的手法設計. 自古以來 nikon, canon 就是這樣子發跡.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吧? 天啊!
光看世界上 11 顆的 Pancake 設計圖.. 她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 你也找點資料吧? 我在雜誌上看過的.. 網路上好像很難找到設計圖? 之前有看過在 LFC 有說過. 反正都是抄的啦!

Klasse, 看網路上的資料與論壇, 好像也是抄的. 聽說跟 Zeiss 設計很像.. 而且還說幾乎是 Rollei... 之前看過很多.. 現在都找不到摟.. 您找找吧!

Chris


新進會員

73) 2003/04/25 15:41 
看看有多少 Planar?
"All these lenses are classic Planar designs, as are more or less every fast 50mm except for the Leica M lens"
http://www.luminous-landscape.com/columns/sm-02-11-24.shtml

還有.. 全部的 Pancake 都是 Zeiss - Tessar.. 這也包括了兩顆 Pentax 的.

KCL2780


新進會員

74) 2003/04/25 17:12 
Chris 大大:
D100  會有測光問題乃是因F80機身緣故
但基於F5, F100的DSLR是不會有此問題的
FM3A是使用機種也不會是珍藏機種
會值得保存系列應是F3, F2  等
也因此如F3系列一直居高不下
F3 38,000
F3HP 45000
F3P 60000 ~ 63000
F3T 65000 ~ 68000  
F3T Edition 130,000 ~ 150,000 (only 300 kit)
F3 Limiter 100,000 ~ 110,000
F3H 135,000

lofan


新進會員

75) 2003/04/25 19:12 
拜托各位行行好!
大家都是想拍更好的照片才來這裏的吧?
與其花時間花心力找資料吵架,
不如多找點好網站給大家進修進修行不行?

(用詞有欠禮數,可能是教十來歲小子教得多的職業病,抱歉)

billyamy


新進會員

76) 2003/04/25 19:53 
How can I give the "soul" to my picture, like god give soul to world. I start learning photogarph for over a year (by myself) but there are only 2 photos I feel good (my 2 dogs).  Even GHOST has soul but my photos didn't?  Who can help me?????  Can Zeiss give this power to me? or Kyocera could?  (Some paper said Kyocera bough Zeiss for many years. If it is truth, did Kyocera sell soul?)
Please do not try to be the last one to post on this topic, it does not mean who is winner. It only keep the fight continue.

ottohsu


新進會員

77) 2003/04/25 21:00 
PAcaKE的鏡頭是TESSAR,而不是PLANNAR,效果前者不如後者,不過前者的設計簡單,可以做得很小,但光圈一般而言最大就是2.8

ZEISS很了不起,NIKON也很不簡單,我想沒有必要再吵下去!

倒是如何從C/Y的鏡頭改成K接環?那兒可以改?問了之後都沒有人回答我。。。。

JasonLi


新進會員

78) 2003/04/25 21:07 
我不認為Nikon已經確定放棄AI,AIS的鏡頭群,似乎還是屬於觀望的氣氛。
Nikon已經有很好的AIS鏡頭群,再發展下去,對將來市場的保有或新機器的開發並沒有多大的益處,相對地,AF鏡頭群的開發反而是比較有益處的,所以項機身的開發也會針對這些自動鏡頭來作配合,這與手動市場有所區別的。而基本上,市場上,手動鏡頭的使用者還是有一定的數量群,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因為手動鏡頭與機身有著人們對攝影基本地憧憬,並不用太去擔心,將來手動會如何...云云地。
Contax的C/Y更是如此,除了上述如AIS相似的情況,C/Y在Ziess的魅力是一個基本的精神象徵,京瓷在這方面的立場大概會跟Nikon一樣,不會花更多精神去開發它,但也不會放棄它。Ziess在C/Y裡,每一顆都是好鏡頭,對於玩家而言,若能每一顆都能細細品味,實是諾大的幸福。

至於Chris的說法,也只是他個人的推敲,看看就算了,還是要有自己的見解,才不會被誤導。

內湖發電廠


新進會員

79) 2003/04/25 21:09 

樓上的大ㄝ說的好^_^..

delin


新進會員

80) 2003/04/25 22:54 
ottohsu 兄
不好意思.忘了回答.
我是在北市一位黎先生那兒改的.
地點我會走.位在一家相機店""王孚的後方
有營業時間.要先打電話.門才會開
但詳細地址.我忘了....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6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254360人 │ 線上157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