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我要讚美Canon
作者  
討論話題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2007/09/27 22:36
器材: Canon 佳能 其他
所謂惡魔就在細節當中,也因此,對於Canon機身的設計小弟我自然是非常的佩服,小弟我今天要談的是Canon機身的按鈕。 對,就是按鈕。我真的覺得很驚訝,因為我發現,Canon絕對不會再SLR/DSLR機身的按鈕上印上文字或圖案。 很自然的,不把圖案印在相機的按鈕上,直接的作用就是圖案不會容易掉漆,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縮小按鈕的大小,也可以讓機身上的按鈕大小一致,有助於提升機身的質感與專業形象。或許大家會說,那些按鈕能按幾次?怎麼會掉漆?但是不論如何,至少Canon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是連這種小地方都考慮到了,我會認為,這就是專業的表現。當然啦,Canon唯一把按鈕上印上文字的就是機身背後那個大圓盤中間的那個按鈕,不過,請注意,Canon也已經先把"SET"這個圖案先用黑色的漆處理過,而不是白色,換言之,就算掉漆了,也不會變得特別難看。 最後,還是那句話,惡魔就在細節當中。也因此,唯有能夠連機身設計上的細節都能注意到的才能稱得上夠專業。
-1.5 EV與+0.5 EV之間

推薦者: zaninni, 虹, chuni

paveway2


網路會員

61) 2007/10/07 00:06 
唉,教你一下啦,免得別人都說我只會罵人。
canon為何不在1v按鈕上印字?因為1v按鈕是圓的嘛,請問你如何印上去?

我覺得我是在講廢話。相機專不專業是用「形象」來衡量的嗎?專業用家哪像你xiaxin這蠢蛋沒什麼貨、認不得幾個字,也可以在這大吹大擂?(當然是因為有手札這種園地啦..)圓形按鈕有何好處?就是它凸出機身很多,你手一摸就摸到,尤其是很多低光度場合看不到機身上刻字,或要快速設定時,可以不用低頭去找,節省那幾分之幾秒的搶拍時機。這些鈕當然會常常用到,但以你xinxia的三腳貓水準就不用瞭解那麼多啦,反正你只用得到快門鍵啦。唉,這個問題真是簡單,我都覺得扯這些對不起廣大的網友(除了XIAXIN這白痴外)
canon 1v左肩部那個圓圓的按鈕基本上是延續t90的設計,後來的eos1系列一路延用沒有大改變。說實話這幾顆鈕的設計是有點蠢,canon號稱延續舊設計,是讓專業用家不需改變使用習慣。但我後來改用nikon後,才覺得1v這個設計蠢透了。請問我拿一支長鏡頭在拍攝時,怎麼讓左手空出來去按住上面的鈕,再去轉右邊的轉盤?那時我左手當然是舉著鏡頭的重心位置,要改動如MODE或AF等時,我還得把相機連鏡頭放在地上才能動作。nikon D200上有些基本選擇,用右手就可完全搞定,根本不用兩隻手,比EOS1V人性化多了。(D200有些設定還是要兩隻指頭啦,像改ISO設定,這在DSLR上就很常用,不過反正XINXIA也聽不懂)
所以專業機的考量可多咧,「形象」有個屁用?當然,對你XINXIA當然是有用啦。by the way, 給你一個忠告,以後鏡頭買大支一點,人家才會敬畏你一點,24-70和50 1.2還太小了啦,我得瞇著眼睛才看的到,何況是那些背對你的美女呢?
paveway2修改於2007年10月07日00:12

推薦者: jenhoxen, Cookie6680, jung, 攪革命者→死, BEN0506

大頭螞蟻


終身 VIP

62) 2007/10/07 09:52 
這裡是  異言堂,不是  一言堂....
台灣是 民主,自由,法冶的社會.....
每人可以自由陳述己見,別人也可依理駁辯....
但....
切勿,涉及人身攻擊......萬幸

推薦者: justphoto, Kevin6506, paveway2, chuni

paveway2


網路會員

63) 2007/10/07 10:08 
是很不想啦,但也要他要臉啊。

paveway2


網路會員

64) 2007/10/07 10:10 

paveway2修改於2007年10月07日10:11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65) 2007/10/07 13:20 
這年頭說真的,銅皮鐵骨實在是稱不上是堅固,更何況,就力學的角度來說,在同樣的重量之下,同樣的機身材質之下,單點的固定不論如何是絕對沒有個兩點的應力分散來的可靠,更何況,在機身上穿個洞,把那些圓形的吊環裝上去,怎麼看都沒有利用機身左右肩部本身的鋼性做為支撐的設計高明,因為應力點會集中在那個洞上面。除了機身之外,Canon的鏡頭也極少用圓形的吊環去做點固定的設計,當然也是力學與耐用度上的考量結果。

說到腕帶,這樣又會引出另一個話題出來:

仔細看看Canon的垂直握把,基本上,在快門部位的附近,或者說食指跟拇指會用到的按鈕上,機身與垂直握把上的按鈕是對稱的,也就是說換言之,使用者在改變機身功能的時候,不會因為把相機轉向,握住垂直握把之後就會漏掉某些功能。友牌的機身快門鍵的附近,確實有幾個按鈕在垂直握把上找不到。

人機介面的設計上,常常要注意的法則之一,就是point of entry,也就是說,如何讓使用者切入機身的功能,並且,要保持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使用的便利性上不會被犧牲,在DSLR/SLR的功能越來越複雜的今天,這並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當然啦,Canon這方面是做得很好,更何況,DSLR/SLR到最後攝影師幾在外乎都會用腕帶,第一,穩,機身不容易掉落,第二,構圖方便,水平或是垂直。第三,容易攜帶,機動性特佳,不容易錯過珍貴鏡頭。所以說,我真的還是要讚美Canon,很多的細節都考慮到了。
-1.5 EV與+0.5 EV之間

jenhoxen


網路會員

66) 2007/10/07 16:19 
原發文者: xiaxin 發文時間: 2007/10/07 13:20
第二,構圖方便,水平或是垂直。第三,容易攜帶,機動性特佳

呵~~這正是腕帶最大的缺點: 手套進去拉緊了, 沒錯是不容易掉, 但你要改垂直構圖也只好抓原位直過來拍(垂直握把功能就用不上了), 解開腕帶固定再改握垂直握把絕對是耽誤時間; 所以腕帶適用於沒有底座的輕便裝備, 有底座的專業機身如果只是掛一條在旁邊像Canon附的那種簡易式腕帶, 說真的可有可無, 必要時用背帶纏一下就好; 如果要用像AH4或Vedio Cam那種由下穿入可固定的腕帶(真正有放手也不掉落功能的), 只有搭直昇機空拍時才有必要吧~~


推薦者: cyw, 大頭螞蟻

sgr


網路會員

67) 2007/10/07 23:14 
印在機身上,久了一樣會掉字,像1D系列的機背左側那排,

也許像機頂那個"Canon"字樣,蝕刻再上漆,會耐用許多.

Nikon與MINOLTA也是金屬骨架的機身才使用吊環設計,

不同的設計各有優劣及使用偏好,也是有人這樣改1V的...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Y0414


網路會員

68) 2007/10/08 00:27 
不管要不要臉........出口罵人總是不太好,利害的講道理,是非自在人心.....只要開始人身攻擊,那就算再有道理,也直接折損了自身的格調.....難怪一堆人都開始潛水,不再發言,這論壇只要有不一樣的言論,就會被罵的臭頭.....恐怖喔!

推薦者: 大頭螞蟻

stlrshu


網路會員

69) 2007/10/08 16:54 
原發文者: Y0414 發文時間: 2007/10/08 00:27
不管要不要臉........出口罵人總是不太好,利害的講道理,是非自在人心.....只要開始人身攻擊,那就..(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罵人是不好,不過這位XIN老大口氣也很酸吧,不然為何一票人修理他?

Y0414


網路會員

70) 2007/10/08 18:44 
如果有人自願泡在醋裡面(他或許自己不認為呀), 又沒傷人, 又何必群起而攻?

paveway2


網路會員

71) 2007/10/08 22:28 


我本來想要統一中國的,因為湯唯真漂亮,可是想到梁朝偉的下面那兩粒,我就乖乖的回家看電視了。
 


-請在此輸入回應-
這是他在另一帖的用詞,你認為呢?還要不要我再找?
paveway2修改於2007年10月08日22:31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72) 2007/10/08 23:30 
說到DSLR/SLR的AF系統確實有其便利性,不過有時候還是需要透過手動對焦來解決一些構圖上的問題,因為不是所有的主題都會在正中央,例如說在街上對談的兩個人,手牽手的情侶等。這時候,屈光調節鈕就很重要了,如果屈光調節鈕暴露在外,碰來碰去,撞來撞去的,屈光調節鈕被轉來轉去的,這時候想要手動對焦就是自找麻煩,因為屈光調節鈕被動了之後,根本就是對不準焦。

Canon的屈光調節鈕是隱藏在目鏡上的軟墊當中,如果不移除軟墊,要碰到屈光調節鈕的機會簡直就是微乎其微。反觀友牌的屈光調節鈕,大辣辣的就暴露在外,被轉來轉去的機率可是不小,到時候,屈光調節鈕跑了,怎麼手動對焦還真是個問題。此外,請相信我,手動對焦再DSLR/SLR上也是常常需要的,偏偏,很多得好照片都是需要手動對焦下去構圖的。寫到這裡,我真的必須再度讚美Canon。

腕帶絕對是需要的,至少對於很多的婚禮攝影師來說,離機閃燈的攝影技巧是必備的,試想,如果沒有腕帶,機身加鏡頭重量輕易的接近2 kg,想不手震,還真的很難,更何況,一個腕袋就可以解決的東西,何必請兩到三個書童幫忙遞送相機?花錢又不見的好用,三個書童跟著婚禮攝影師跑嗎?
-1.5 EV與+0.5 EV之間

PallasYang


網路會員

73) 2007/10/09 00:27 
誰沒事會去動屈光調節啊?
屈光調節又跟主題在不在中央有什麼關係啊?
屈光調節鈕也不是鬆到一碰就變,還得用力轉耶....

X大師,我今天看完兩篇都沒笑,你太令人失望了。

stlrshu


網路會員

74) 2007/10/09 10:25 

你到底會不會用自動對焦相機啊?愈寫愈漏饀。

sgr


網路會員

75) 2007/10/09 12:46 
如果友牌指的是"Nikon"的話,F5,D1,D2...調節鈕的確不在接目鏡的軟墊下,

但它們的屈光度調節鈕反而比Canon多了鎖定機制,

要把調節鈕向上拔起(如箭頭方向)才能轉動調整,

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因為碰到就移位...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大野狼


網路會員

76) 2007/10/09 17:04 
原發文者: sgr 發文時間: 2007/10/09 12:46
如果友牌指的是"Nikon"的話,F5,D1,D2...調節鈕的確不在接目鏡的軟墊下, 但它們的屈光度調節鈕反而比Canon..(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補一下,F6也是一樣的設計


推薦者: gworay

ZX6R


網路會員

77) 2007/10/09 17:39 
不會掉漆?如果看到掉漆的情形怎麼辦,一人給你一拳好了,我跟你賭

xiaxin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78) 2007/10/10 00:04 
那種拔出來壓下去的設計都沒幾個有好下場的,卡榫很容易鬆掉,尤其是類似上圖那種略帶角度的。古早以前,這樣的拔出來壓下去的設計常見於很多的產品上,現在幾乎絕跡了。不論如何,似乎大家也不反對離機閃燈對於婚禮攝影的重要性就好,這個話題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繼續談下去的。

那種改吊環的更是奇怪,為什麼要去把機身改成一個更不好的設計呢?好吧,無論如何,Canon的機身的肩部的剛性也是足夠用吊環來支撐重量的,雖然這樣做實在是很沒意思,更何況,我們也看到了改了之後,機頂又變成了有稜有角的模樣,看有稜有角的機頂來不論是成本或是技術都可能是比較低階的。
-1.5 EV與+0.5 EV之間

jenhoxen


網路會員

79) 2007/10/10 04:53 

X大,你的論點越來越顯示缺乏實際使用所批評或褒獎產品的經驗了!

手腕帶的事已沒力氣多作解釋, 反正等你用到專業機身並且大量拍攝時就會知道我前面在說啥。

視力調節輪, 就如sgr大所展示, Nikon從F5開始每一部專業/準專業機身都是如此設計,我看過那麼多同業的相機, 即使用得再破爛, 也極少有掉那個鈕的(你有看過的話請找一部出來) 因為那根本不是常常要動的東西, 設於稜鏡旁邊也不是容易摩擦撞擊的位置! 如要比較, 我甚至可說它比Canon的設計好多了~~第一, 它在側邊, 眼晴貼住視窗時可輕易用右手兩指轉動到最輕晰位置, Canon的要做相同動作, 手指得擠在眼晴前面一指推或摳, 那個好用一試便知。第二, Nikon的轉格明確且調好一按就固定, 而Canon的轉格既細又無固定設計, 眼睛離開之後眼罩蓋好之前得神經兮兮的小心不要碰到, 偏偏彈性良好的眼罩夾子其實頗緊不是那麼容易一次卡到位, 你能保證不碰到輪子?

至於Canon機身改吊耳, 請注意那是一部1V,方孔可能只是為了沿用先前造型並非必需, 且圖中的吊耳是打在增厚部位上, 誰說Canon的regular機殼經得起單點吊掛? 本來一種結構就有一種吊掛法, Canon率先改方孔後來也得到各家的採用, 也是不錯的設計; 但把「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當作功德來宣揚, 實在叫人啼笑皆非!

jenhoxen修改於2007年10月10日05:04

推薦者: sgr, keithhwang

paveway2


網路會員

80) 2007/10/10 22:55 
感覺像一個沒用過相機的白痴寫的。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16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89511人 │ 線上1622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