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哈蘇】交流天地!~~頭版
作者  
討論話題
 

阿昌


新進會員

2002/04/24 17:46
器材: 其他 其他
哈蘇是一個很迷人的品牌,
在台灣使用哈蘇的人也相當多,
有任何問題、心得請各位多多提出來,
共同灌溉這個新天地!


Edited by - Bill on 2003/01/12  16:33:39

jyang


終身 VIP

321) 2002/12/09 09:08 
阿民兄, 203FE是哈蘇的電子機, 使用哈蘇CFE系列的鏡頭,可自動測光並可快門連動;

Phchen兄, 203FE機身, 如要用其焦平快門達到測光及快門連動, 有FE及CFE兩個系列鏡頭可以使用; 如果選CFE系列鏡頭, 那203FE與503CW的鏡頭費用是一樣的,^^; Photo.net有有很多哈蘇用家使用203FE, 而且對它也都很滿意, (除了它的winder外); 有謠言說203FE的Winder失敗, 哈蘇將推出204body, 因暫不需要Winder, 故無所謂; 201我就莫宰樣啦!

我是選CFE系列的鏡頭, 很滿意這個系列鏡頭的品質,同時更加滿意它們的重量很輕, 例如350 SA僅重1.8kg, 這點對我很重要; 私底下, 我的目標是CFE 40, (50), (60), (100), 120, 180, 250SA, 350 SA等; 50/60/100等焦段的鏡頭目前是CFI, 希望哈蘇不久可出CFE, 先虛位以待;

FE系列的鏡頭畫質很都不錯,但因要做到大光圈也都很有份量, 目前FE系列鏡頭應只剩下FE 50(1.2Kg), FE 60~120(1.52Kg), FE 110(0.76Kg, F5.6 MTF比CFI100/CFE120 F8.0佳), FE 300 TPP(3.8Kg,MTF極佳), FE 350(但MTF比CFE 350SA差一截); 因為不太需要大光圈, 且FE系列的鏡頭無法在500機身使用, 我沒有選這系列;

有人說,V系統鏡頭將統一在CFE系列,等CFI庫存清完,就會推出CFE 50,60,及100等鏡頭, 而且FE系列鏡頭可能..., 所以我沒選擇FE; 美國市場曾促銷203FE一陣子, 從5000美元降到3000多美元, Bundle FE 60~120當標準鏡在賣, 一口氣降了2000美元, 不知哈蘇是在推廣還是要清倉, ^^;

phchen


新進會員

322) 2002/12/09 17:05 
Jyang

3Q very much.. 對於 Hass 我始終停留在「思考」階段‧半年前決定進120之際也是躊躇一番之後‧轉進 Pentax645n2‧不論室內人像或名山大川‧用來頗為就手‧成像也令人滿意‧‧‧但對德系120仍無法忘情‧Hass203/Rollei6008縈繞心頭‧除了 $$ 的考慮外‧我對購入Hass or Rollei 後是否與 Pentax 共存‧亦或出清 Pentax?頗為傷神‧‧‧

你的資訊給我很多啟發‧可否再麻煩你給我一些意見‧‧3Q

sunny666


新進會員

323) 2002/12/09 20:07 
小弟用日系與德系的的鏡頭經驗是,畫質差別滿大的,
味道大不同,耐不耐看也有別,機身方面就是考慮看看
日系相對於全機械的哈蘇(500系列)方便多了,但是耐用度
就哈蘇會好多了.

murcott888


新進會員

324) 2002/12/10 09:36 
RE:sunny666兄...日系與德系的的鏡頭經驗是,畫質差別滿大的,
味道大不同,耐不耐看也有別....
-----------------------------------------------------------------
小弟願聞其詳.....

jyang


終身 VIP

325) 2002/12/11 06:08 
Phchen兄,

If I were you, I'll keep the Pentax NII and get into Hassy/Rollei later. Why ?

Pentax NII is the 120 body who has the best human interface in the world. So, why not to keep it?  You should be very happy to own this camera with the FA  Zoom Lens series.

其實, Pentax NII的方便性與135系統相當接近, 保留下它, 您應該不會後悔;

I still have T3,Gr1s,Gr21,TC-1 & the following,
F100 (17~35, 28~70,_80~200,80~400,及Micro 200等焦段)
Rx___(有21mm,28~85,100~300,及MP100等焦段)
G2___(有--mm,21mm,28mm,45mm,90mm等焦段)
M6___(有21mm,28mm,35mm,50mm,90mm等焦段)

我極喜歡135的方便性,使用135能讓我極為盡興,每次都能殺到手指長繭才歸來;因此,雖然要進入120系統,但是已有的F100,RX,G2,M6等135系統,我仍會保留著,
因為,這樣我可視不同情形,挑一套出門,相當方便; Hassy,慢慢熟悉它吧,不急;

不過, 120系統希望能從一而終; (I hope so, ^^)

sunny666


新進會員

326) 2002/12/11 07:19 
回murcott888兄,
個人覺得的,日系120機身會比較方便使用,例如自動曝光,有的還自動對焦,
拍照心情是求快速的(當然也可以慢慢來),拍出來的底片比較會一致性,放相
的時候也比較輕鬆.但缺點就是在畫質上,也不是不好,不過是一些小小的缺點
(個人認為是缺點),就個人用過的pentax 645系列來說(不佳任何濾鏡),拍人
像就始終覺得太過於表現出皮膚的缺點(有些女人例如老婆就不喜歡拍出黑斑)
,就算用NPS(NPH)也是不盡理想,倒是像日本的"風景寫真"拍拍綠色風景不錯.
德系的哈蘇(ZEISS鏡頭--白c鏡)在人相上個人就比較滿意,也滿耐看的,沖黑白
層次更好,加上老鏡頭,更可以把黑白的味道拍出來,但缺點就是需要慢慢樵,
沒測光,沒AE,手動捲片,要找光線......會比較繁瑣,但也就是如此,才可以有
很多的可能(創作).rollei方面個人是覺得拍風景我會比較喜歡.
還有一個考慮因素就是正方形的構圖,他提供了另一個氣氛,這也該納入考慮.

以上小小個人心得,煩請見諒.

murcott888


新進會員

327) 2002/12/11 08:21 
RE:sunny666兄
受益良多,3Q.....
您的Hass C白鏡可有T*,拍攝出來兩者在黑白和彩色照可有差別?和C黑鏡又可有差別?懇請解惑,3Q again.

TYLIN


新進會員

328) 2002/12/11 08:42 
HASSY文獻記載,只有80與50有白鏡T*,在EBAY上曾出現過
250F5.6, 150F4 Crome T*,但最後都被舉發是假的. 不過
刻的非常像.

TYLIN


新進會員

329) 2002/12/11 08:43 
HASSY文獻記載,只有80與50有白鏡T*,在EBAY上曾出現過
250F5.6, 150F4 Crome T*,但最後都被舉發是假的. 不過
刻的非常像.

murcott888


新進會員

330) 2002/12/11 10:42 
RE:TYLIN 兄
3Q您告知這些資訊。
上個月幫攝影前輩在EBAY上標了兩顆白鏡T*80mm與150mm,等收到貨時只有80mm有T*而150mm無T*,頓感氣餒和婉惜;如今,看到您提供的資訊,等我告知攝影前輩後,他應該會釋懷才對....3Q again.

821713


新進會員

331) 2002/12/11 14:40 
完了
那我那隻250白鏡上的t*不就是假的
樓上仁兄所說的文獻是否屬實?


TYLIN


新進會員

332) 2002/12/11 16:31 
國外有人問過CARL ZEISS與HASSELBLAD原廠了. 你可以參考HASSELBLAD MANUAL,書上有列出序號,CHECK一下吧. C250白鏡是71,72年前生產的,C250年後才開始開始生產T*喔,而且是黑色的.


TYLIN


新進會員

333) 2002/12/11 16:33 
國外有人問過CARL ZEISS與HASSELBLAD原廠了. 你可以參考HASSELBLAD MANUAL,書上有列出序號,CHECK一下吧. C250白鏡是71,72年前生產的,C250應該75年後才開始開始生產T*喔,而且是黑色的.

TYLIN


新進會員

334) 2002/12/11 17:22 
30 mm F-Distagon -
introduced 1972, in black finish - only a few early ones have a single coating;

38 mm Biogon (SWC) -
introduced in 1959,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69 - T* coating added in 1973;

40 mm Distagon -
introduced 1967, in black finish (first one in black) - T* coating added in 1973;

50 mm Distagon -
introduced 1964,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73 - T* coating added in 1972;


60 mm f/3.5 Distagon -
introduced in 1976, in black finish, having T* coating;

80 mm Planar (latest version) -
introduced in 1960,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75 - T* added in 1971/1972;


100 mm Planar -
introduced in 1968, in black finish - T* coating added in 1975;


120 mm S-Planar -
introduced in 1964,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73 - T* coating added in 1975;

135 mm S-Planar -
introduced in 1967, in black finish - T* coating added in 1975;

150 mm Sonnar -
introduced in 1957,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73 - T* coating added in 1975;

250 mm Sonnar -
introduced in 1957, in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black in 1973 - T* coating added in 1975/1976;

250 mm Sonnar-SA -
introduced in 1973, in black finish - no T* coating at all;

350 mm Tele-Tessar -
introduced in 1973, in black finish - a few early ones have a single coating;

500 mm Tele-Tessar -
introduced in 1961, in (partly) "chrome" finish - changed to all black in 1966 - T* coating added in 1976;

phchen


新進會員

335) 2002/12/12 05:45 
yjang 大大: 3Q

謝謝釋疑‧‧‧正思索中

sunny666


新進會員

336) 2002/12/12 07:32 
回murcott888兄,
個人的拙劣的敘述還請見諒...>_<"
其實有沒有T*,我現在是比較不會在乎,原因如下:
1.我曾用過多隻黑色T*的鏡頭,像是CONTAX 135小底片抗
耀光還不錯,但是120大底片就都一樣,逆光還是很難去避開.
況且月後期的鏡頭,顏色表現上會比較重口味,但相對的就
比較"硬"的調子,拍人像有點死板.
2.白色T*鏡頭價錢上會比較貴,且根據認識的一些老前輩的
說法(不論根據何在)有些白鏡雖沒有T*,但是卻是有T*.在
這些前輩眼裡,哈蘇鏡頭個有特色,沒有哪個"強",只有價錢
的差別而已.我自己也漸漸可以體會這種感受,只要找對胃口,
對我來說就是好鏡頭.
3.美國人有美國人的測試鏡頭方法,日本人有日本人的方法,
在日本是很重視也很喜歡白色鏡頭,換句話說也就是有蒐藏
的價值.這點我是還體會不出來.---或許作工的關係吧.

一點淺見參考看看.

sunshine

部落格(8)
終身 VIP

337) 2002/12/12 07:48 
完了
那我那隻250白鏡上的t*不就是假的
樓上仁兄所說的文獻是否屬實?



-------------------
有無t*看鏡面即可知ㄚ
無t*可是完全無色的

cyc5554


新進會員

338) 2002/12/12 08:25 
無T*的白鏡還是有單層鍍膜,並非無色的!

TYLIN


新進會員

339) 2002/12/12 08:49 
C鏡可利用CHECK出產年份來判斷是否為T*,基本上如果年碼是1975年以上,都有
T*. CHECK年碼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看鏡頭後方的3或4個紅色字碼:
前1碼或2碼為年碼,後兩碼為月碼. 舉例:
"2"表示1959年, "3"表示1960年, "22"為1979.
如果您的鏡頭是"402"表示出產為1961年2月, "1507"則表示1972年7月.
雖然Rick Nordin的書上有序號批號的製造年份對照表,但有時候Carl Zeiss
在製造鏡頭時,有些序號在該年可能沒用掉,這些序號仍然可能在幾年後繼續使用掉. e.g. 100f3.5 的序號 5194987~5197593這批為1970年的序號. 但
有隻Hasselblad System Compendium沒記載的5197600(與5197593差3號)他的四位年碼卻是1606 --> 1973年6月. 以上的方法是HUG的高手Q.G. de Bakker教我的.

TaipeiEpisode


新進會員

340) 2002/12/17 22:25 
俱日本classic camera雜誌的照片評比與論述,c鏡與cf鏡無論是鍍膜與玻璃材質都是不一樣的。
畫質上c鏡以柔和為主。cf鏡在光學整體性能上則大多超越。如反差還原力,抗逆光性,解像力等等。但就他所測試的150c與150cf這兩支鏡,在光圈的葉片數是不同的。cf150是五角型,c150是近圓形。在bokeh的光班表現上,cf150的五角光班是不太漂亮的。再者,c150鏡的膚色表現比較真實。c80與cf80則不同,c鏡較偏淡黃色調,cf的鏡頭色澤精準度較高。

另外,請教諸位大大,小弟最近必須拍一些主角是化妝品瓶子的商攝,但只有180和80兩支鏡,若要拍這麼小的物體,又希望盡量簡化背景,請問加近攝接寫環可以嗎?要如何做呢?一般商攝拍這種題材是用120micro嗎?視角會不會太大,以致拍到雜亂的背景?
請解惑。謝謝。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7頁 / 共20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前10頁│ 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史上最殺!★Canon 600D超值包★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n專業旗艦必備寶典!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512057人 │ 線上166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