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不後製有那麼困難嗎----一個關於攝影目的基本概念的釐清
作者  
討論話題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006/08/09 21:54
器材: Nikon 尼康 D70s最新拍賣藝廊作品D70s規格表
近來有關攝影後製的問題吵得熱鬧喧騰,一度讓我懷疑,攝影已經改朝換代了,『決定性的瞬間』已經全然被『後製處理』所取代了,讓我之的百思不解,到你那些主張,在數位時代不後製就不能稱之為攝影的人,其理論基礎何在?

我一直以為,所謂『攝影』這檔事,根本上充滿了很濃厚的『情感記錄』性質,他代替了我的眼睛,記錄了當下的『情緒波動』,而他真正精華的,不在他有多漂亮的光影,或者多鮮豔的色彩,而是他為我的情感經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錄,作為我將來年老之時的回憶記錄。而一張好照片的定義,不在於他有多優良的技巧或多美麗的畫面,而是在於他是否處人心,只能達到這點,那就夠了,過多的修飾,反而演是了他原本應有的光彩。而我認為,攝影一點不南尤其這個科技進步的年代,我們已經擁有好的科技工具足以為我們決定曝光值或沖洗條件,所欠缺的只是一個按下快門的『悸動』而已,除此之外,攝影就再也沒有別的了。

以下的照片都是原檔縮圖而已,未做任何後製(包含銳化)處理,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順便思考一下,促使你拍照的『動機』在哪裡?












推薦者: cryang, rock, hedgehog1114, 大罐ㄟ卡好, Aston Martin, cyw, jenn.kun, sven.ding, 漂浮麥子, Jim0221a, yangweli, lee0320

inax.tw


網路會員

221) 2006/08/12 17:56 
我認為 , 硬是要把對後製的反思說成是 " 反後製 " ,
就是吃了台灣政治人物的口水 :
只有立場 , 沒有是非 ......

loveada


網路會員

222) 2006/08/12 18:04 
powerslide前輩的作品拍的真是不錯~後製類的也很棒!!

不知晚輩有沒有眼福,能夠欣賞到您先前po的那幾張後製過的原始未修照片??

偶只是想體會一下兩者間的情感差異^^

也順便想應證一下您這篇的精神~
後製前跟後是否多了或少了些什麼~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23) 2006/08/12 18:08 
先貼一篇舊文以供參考,這裡有很重要的對於『後製』目的的思考

特別是在於強調影像符號本身,至於之前的圖片,晚點再貼上原圖以供比較

看看後製與不後製間差了什麼東西

======================================================
而在圖像語言中,亦有類似的關係,巴特將他稱之為第二套表述系統,這個系統不再沿用「意符」「意旨」「符號」關係。而採用「 形式」與「概念」來與第一系統的「意符」「意旨」相對應。那麼「形式」與「概念」合成的整體,羅蘭‧巴特命名為「意指作用」 (signification),表現出來的,就是「神話」 (Myth)。為了解釋這個概念,巴特在書中舉了「巴黎遊行」(Paris Match)這張攝影作品為例,這張照片記錄了「一名黑人士兵向法國國旗致敬」這樣一個曾經存在的「事實」,而在巴特的眼裡看來,它卻強烈地暗示了一種文化的、意識型態上的「蘊義」,在宣揚法國殖民主義,稱頌被殖民的人民對其政府的愛戴,願意為其效忠作戰的一種「愛國主義」的概念。

而這個例子中,我們也看出在巴特的第二套言述系統中,其「指涉作用」並不來自於「意符」與「意旨」間微弱的「聯繫關係」,而是來自於「符號」(黑人=>被殖民者)與「符號」(國旗=>國家)間的強烈地「相互指涉」的「形式」(黑人向國旗致敬)所產生的一種虛構的幻象「概念」(被殖民者效忠國家)。藉由照片本身存在的真實性來誘惑著讀者相信此一虛構的「概念」的存在。

而既然「神話」具有這麼強烈的「指涉效果」,因此它常被大眾傳播媒體用來作為宣傳之用。以以下的二張圖片為例,圖一是1976年所拍攝的倫敦Notting Hill嘉年華會,圖二是『觀察者報』剪裁後刊出的圖片。在圖一中,警察並沒有攻擊性(僅管他們手裡拿著警棍),其中一個用手護著牠的臉,有兩個背對著那群青年, 有一個已經被擊倒並且掉了頭盔。那群年經黑人的解釋義則依據兩個迷思:一個關於黑人,另一個關於充滿叛逆性的青年。所以,這場衝突來自種族問題,也來自代溝:來自法律、 秩序、 社會。在這個層次上, 這照片裏的衝突變成了這個美國這個大社會裏的內部緊張與摩擦的轉喻。



圖一



圖二


《觀察者報》 引用並修剪了這張照片。他們改變了照片的形狀,使它變長而窄,當我們看照片的時候,視線要從左移到右。這更強化了衝突的隱含義: 讀者視線的移動成為雙方對峙的肖像性重現。而唯一的樹被裁掉了。高架道路下力的場景則仍保留,圍觀的黑人群眾也仍保留。照片上以粗黑體加進了四個字,正好把對立的雙方分割開來。字的本身,以及字體與位置突顯了衝突的隱含義。



而這種強烈的「指涉效果」,套句羅蘭‧巴特的說法,就是「神話言談的素材(語言本身、照片、圖畫、海報、儀式、物體等等),無論剛開始差異多大,只要它們一受制於神話,就被簡化為一種純粹的意指功能」(頁174)。但我們常惑於「形式」,接受了虛構的幻相(「概念」)為真,使得「神話」的設計者得遂其功。


powerslide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12

inax.tw


網路會員

224) 2006/08/12 18:08 
給樓主 :
雖然我對您後續的爭論持保留意見 ,
但對您能夠有能力踏出台灣 , 拍到很多在台灣看不到的影像深感欣羨 ,
因為我已經對台灣拍美少女跟大景的"顯學"生膩 ,
佩服您對人物神韻"瞬間"的掌握與人文的關懷 (他們不是職業MODEL , 重來的感覺絕對不一樣) ,
我想 , 喜歡盧貝松 " 最後決戰 " 甚於 " 第五元素 " 的人應該了解 .....
inax.tw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12

推薦者: royhsu

rickylin


網路會員

225) 2006/08/12 18:09 
曠世巨作來也... 哈哈哈哈哈 :)

記得你好像很愛那幾張雪地裡的人啊... 不如看看其他人怎麼說如何?還曠世巨作勒~

---

1.總共23張影像中,遠距離的山景,就佔了9張。似乎重複太多了一點。

2.以中遠距離拍攝的山景中有人的影像,共有七張,似乎也重複太多次了。尤其,七張影像中,人與山之間的關係,似乎都固定在「有人往山上走」這樣的訊息而已。比較缺乏變化。

3.從1.與2.兩項的重複,觀者也許可以感知到這座山的宏偉與神聖,但是這座神山和信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似乎可以著墨更深一些。

4.相信作者應該還有更多的影像沒有挑出來。說不定那裡面會有更適合的影像。
rickylin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19

jenhoxen


網路會員

226) 2006/08/12 18:13 
決定不後製 ----> 醜 ,

這種為了逞口舌之快爭一口氣的話一但出現 ,
就註定了接下來就可以不用花腦筋隨便放話鬼扯了 ,
因為一顆老鼠屎的粥跟一百顆老鼠屎的粥是一樣的 ......
-----------------------------------------------------------------------

攪扯不清的不是我吧?承受不起一針見血的話?那前面就要謙虛點;這世上真理還是存在的,不是濫用文學、思想、文字鋪排、甚至網路文化可以獨佔的。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27) 2006/08/12 18:13 
曠世巨作來也... 哈哈哈哈哈 :)
----------------------------
您是在嘲笑您的指導老師嗎  :)

讓人第一眼,就不禁要「哇!」的照片。

不僅製作公司?取的名字很「夠力!」,連題目「長征」,也很宏偉。

不知道這位網友想要藉這張影像講什麼話?或者想要引起什麼樣的討論。
我想,這樣的影像可能是典型的:單張影像所言有限,但是放在適當的影像脈絡底下,應該可以談論更深刻的問題吧!

loveada


網路會員

228) 2006/08/12 18:19 
感謝powerslide兄的資料~

這是否表示如果是紀實攝影的話,最好以無所謂的第三人稱拍攝??

因為若把拍攝者換成《觀察者報》俢剪此張照片的人員,
就很可能因為自己的意圖,而刻意走近拍下他希望的畫面也就是照片修剪後的模樣?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29) 2006/08/12 18:19 
1.總共23張影像中,遠距離的山景,就佔了9張。似乎重複太多了一點。

2.以中遠距離拍攝的山景中有人的影像,共有七張,似乎也重複太多次了。尤其,七張影像中,人與山之間的關係,似乎都固定在「有人往山上走」這樣的訊息而已。比較缺乏變化。

3.從1.與2.兩項的重複,觀者也許可以感知到這座山的宏偉與神聖,但是這座神山和信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似乎可以著墨更深一些。

4.相信作者應該還有更多的影像沒有挑出來。說不定那裡面會有更適合的影像。
---------------------------
喔,原來綠光大大不是在單談這張照片啊

而是想談另外一個脈絡創作,早說嗎,我們何必浪費時間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30) 2006/08/12 18:23 
曠世巨作來也... 哈哈哈哈哈 :)

記得你好像很愛那幾張雪地裡的人啊... 不如看看其他人怎麼說如何?還曠世巨作勒~
--------------------------------
來來,我們來看張照堂先生的評語

關於「自然世界」,老實講很多人都在拍這種鳥、昆蟲的,怎麼拍也比不上國外的專業及器材,所以就很難比。如果要拍大自然,建議要把幽默感、人文感帶進去,比較不會永遠掉在跟最好的經驗或器材的人之後。向是這次的「自然世界」的第一名,很像國家地理雜誌第一期的封面,回復到最原始、最傳統的味道。

powerslide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26

rickylin


網路會員

231) 2006/08/12 18:24 
單張照片?我是說你自己貼上曠世巨作的那幾張...

原來你自己忘了你曾經多熱切的在某個地方的討論區貼過那些圖,不過對於系列影像的脈絡理解實在水準有點差... 好不容易人家花了時間好好的提出你照片的想法,是不是因為沒聽到好話而惱羞成怒,假裝看不到這些批評?還是自我吹眠忘了?

影像脈絡?拜託你,麻煩你真的了解這是什麼再來賣弄行嗎?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32) 2006/08/12 18:27 
感謝powerslide兄的資料~

這是否表示如果是紀實攝影的話,最好以無所謂的第三人稱拍攝??

因為若把拍攝者換成《觀察者報》俢剪此張照片的人員,
就很可能因為自己的意圖,而刻意走近拍下他希望的畫面也就是照片修剪後的模樣?
------------------------------------------------
到也不是這樣說,而是說

後製的目的應該是在強調主體與影像符號的關係,就如《觀察者報》 對於影像的裁切

就強調了對立的衝突本身,也加入了拍攝者對於此一事件的特有看法

這是後製的主要『目的』之一

至於報導攝影與新聞攝影對於攝影者主觀介入的要求並不太相同

後者比較強調客觀第三者的立場,而前者則對個人主觀價值介入判斷有比較大的容許空間

jf_hong


網路會員

233) 2006/08/12 18:28 
哀都跟你說過是隨便拍加減看啦當然稱不上是作品
只是到此一遊的旅遊記錄而以
你覺得美與醜干我底事,我又不是貼來讓你認同的
那像隨便按按快門就自我吹捧的跟真的一樣
如果你行的話就去西貢叫馬路上的人車閃一邊去
讓你慢慢取景吧,我自嘆沒有這個能力啦!

rickylin


網路會員

234) 2006/08/12 18:33 
>>關於「自然世界」,老實講很多人都在拍這種鳥、昆蟲的,怎麼拍也比不上國外的專業及器材,所以就很難比。

我們拍的比國外爛,只是因為我們窮?我們的地方小?... 上面的話很蠢,就算是大師說的,還是蠢。所以你的結論是,我們只要做到台灣第一,拿到國外我們先自認自己的東西很差?而很差的原因不是自己拍的差,是因為我們生來不在國外?


>>向是這次的「自然世界」的第一名,很像國家地理雜誌第一期的封面
說的好... 很"像"!

推薦者: the4x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35) 2006/08/12 18:34 
單張照片?我是說你自己貼上曠世巨作的那幾張...

原來你自己忘了你曾經多熱切的在某個地方的討論區貼過那些圖,不過對於系列影像的脈絡理解實在水準有點差... 好不容易人家花了時間好好的提出你照片的想法,是不是因為沒聽到好話而惱羞成怒,假裝看不到這些批評?還是自我吹眠忘了?

影像脈絡?拜託你,麻煩你真的了解這是什麼再來賣弄行嗎?
-----------------------
噗哈哈

影像脈絡?您是您說的這些東西叫影像脈絡?

http://fotologue.jp/rickylin

拜託別自瀑其短好嗎?至於別人的批評我可沒有忘喔

我可是朝著對方所指示的方向在走去,比起光說不練的綠光大大您,可是好太多了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article_id=4649068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article_id=4958956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article_id=5441832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article_id=5507732




powerslide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44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36) 2006/08/12 18:36 
哀都跟你說過是隨便拍加減看啦當然稱不上是作品
只是到此一遊的旅遊記錄而以
你覺得美與醜干我底事,我又不是貼來讓你認同的
那像隨便按按快門就自我吹捧的跟真的一樣
如果你行的話就去西貢叫馬路上的人車閃一邊去
讓你慢慢取景吧,我自嘆沒有這個能力啦!
---------------------
誰跟您談美醜了?

我說的是您{主題}不明確,修了跟沒修一樣

你看不懂嗎?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37) 2006/08/12 18:40 
>>關於「自然世界」,老實講很多人都在拍這種鳥、昆蟲的,怎麼拍也比不上國外的專業及器材,所以就很難比。

我們拍的比國外爛,只是因為我們窮?我們的地方小?... 上面的話很蠢,就算是大師說的,還是蠢。所以你的結論是,我們只要做到台灣第一,拿到國外我們先自認自己的東西很差?而很差的原因不是自己拍的差,是因為我們生來不在國外?
----------------------------------
完全不知所云,看來張大師還得向您這位不學無術的傢伙請教
----------------------------------
>>向是這次的「自然世界」的第一名,很像國家地理雜誌第一期的封面
說的好... 很"像"!
--------------------
噗,又在斷章取義了,綠光大大您能不能長進一點啊

像是這次的「自然世界」的第一名,很像國家地理雜誌第一期的封面,回復到最原始、最傳統的味道。
powerslide修改於2006年08月12日18:43

rickylin


網路會員

238) 2006/08/12 18:42 
呵~至少我參展的作品是系列影像,而你得獎的照片是單張照片,怎麼比,也比你的照片更顯示出什麼是影像的脈絡 :)

老實說,你那堆廢墟的照片,麻煩不要再模仿日本人了,信義誠品的日文館有一堆... 但更糟的是,你以為拍一系列的廢墟就是有系列影像的脈絡,正如你其他的照片一樣,永遠在模仿其他人的形,然後弄一堆錯誤的理論在自我安慰...

rickylin


網路會員

239) 2006/08/12 18:43 
如果不是大師說得蠢,那就是你自己引用有問題了... "很像",又說出你只會模仿的困境~

powerslide


網路會員

240) 2006/08/12 18:46 
呵~至少我參展的作品是系列影像,而你得獎的照片是單張照片,怎麼比,也比你的照片更顯示出什麼是影像的脈絡 :)
---------
噗哈哈

真是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啊

本來就是單張比賽的東東,談什麼脈絡影像?

閣下是不是燒昏頭了

至於您的脈絡影像,說真得我還真的看不出什麼脈絡ㄟ

只看到一個小夥子再為賦新詩強說愁而已

------------------------------------
老實說,你那堆廢墟的照片,麻煩不要再模仿日本人了,信義誠品的日文館有一堆... 但更糟的是,你以為拍一系列的廢墟就是有系列影像的脈絡,正如你其他的照片一樣,永遠在模仿其他人的形,然後弄一堆錯誤的理論在自我安慰...
------------------------------
噗哈哈,我模仿誰了

您到說說看啊

不要只會打高砲而已

至於模仿別人的形,這應該是您綠光大大最拿手的吧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2頁 / 共18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前10頁│ 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史上最殺!★Canon 600D超值包★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n專業旗艦必備寶典!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518694人 │ 線上166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