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從Sony Alpha DSLR談Nikon用家的衝擊
作者  
討論話題
 

bojain


網路會員

2006/06/06 07:39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我不驚訝Sony Alpha DSLR仍是APS,
但Anti-Blur和Anti-Dust技術是我比較欣賞的,
早想過Anti-Blur技術做在機身對Nikon用家沿用舊鏡頭才最有利,
如果Nikon真出了Anti-Blur機身,
買Nikon VR鏡頭用家會不會吐血啊?

推薦者: 凱爺

civilman


網路會員

201) 2006/06/10 22:49 
To atlantean兄,
你說攝錄市場跟攝影市場何其相似,我倒是持保留意見,事實上這兩個市場上的品牌不太相同。像是攝錄市場上的JVC、Panasonic等(其實還有Hitachi、Sharp)並沒有跨足DSLR市場,而攝影大廠像是Nikon、Pentax、Olympus、KM等也沒有跨足DV市場,所以我猜測這兩個市場在技術上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Sony才會去併購KM,再推出DSLR。
事實上在Sony加入DSLR行列之前,只有Canon同時跨兩個專業市場,現在加上Sony也才變成兩家而已,所以兩個市場應該有很大的不同。

jenhoxen


網路會員

202) 2006/06/10 22:51 
忽然發現這棟樓頗有CDMA手機系統的精神耶 @@ 同一個空間內兩兩捉對「廝殺」...不,是「聊天」啦!彼此互不干擾,各有所屬的頻道,嘻....

eos350d


網路會員

203) 2006/06/10 23:50 

volanto


網路會員

204) 2006/06/10 23:52 
標題不是對Nikon用家的衝擊嗎?
現在改談起 Sony 的願景來了 ...
一堆人就是懶的另立一個標題 ....

Walt Yu


網路會員

205) 2006/06/11 00:03 
jenhoxen兄:
Minolta的最後一代底片機由高至低依序為
Dynax9...............F6
Dynax7...............F100
Dynax5=>Dynax60......F80
Dynax3=>Dynax40......F75,F65
Dynax3L..............F55
而Dynax60及40乃是Minolta最後的兩款底片機(此時KM已經合併),看看Dynax60就可以知道Minolta末期的財務狀況有多糟了,同一時期Canon的作法是把EOS300V快門提升至1/4000,但是Dynax60卻是降到1/2000(也許是為了與Dynax40共用同一組快門組以節省成本),Dynax5與Dynax60的差異為:
1.Dynax5可選購BP-200電池盒,Dynax60則沒有,不過D60體積比較大
2.D60內閃彈起高度較高,gn提升到17
3.D5使用的是7的對焦點,D60改為9的個對焦點,就是加上了中央點的左右兩個點,但是與Dynax7不同,這兩個點是水平方向的(D7D,D5D都是用這套AF系統,但是軟體的部分有調整)
4.Minolta第一台在追焦時會於對焦點合焦時提供紅色合焦顯示的機種
5.D5快門1/4000,閃燈同步1/125,D60快門1/2000,閃燈同步1/90
6.D60取消左下角接環處的AF/MF切換鈕,改成跟D7一樣的右手拇指AM/MF切換鈕
7.內建視力調節,D5是要另外買矯正鏡片卡上去
8.D60新增DMF對焦模式
D5視野率90%x90%,放大倍率0.75X,D60視野率90%x90%,放大倍率0.7X
其他大體上都差不多。
原廠資料可參考:
Dynax60
http://ca2.konicaminolta.jp/products/consumer/camera/a-70/index.html
Dynax5
http://ca2.konicaminolta.jp/products/consumer/camera/a-sweet2/index.html

不過在我個人用過SSM鏡頭後,覺得有超音波馬達的鏡頭迷焦率較沒有超音波馬達的鏡頭來的低,不知道jenhoxen兄的經驗為何?

至於活不下去嘛...我想問題的癥結是Konica沒有那個心吧...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把Nikon講的一副馬上就要倒的樣子,看看DC view,Canon,Nikon,Olympus每一版都在熱烈討論α100對他們的影響,這點應該讓所有的KM user都會覺得感慨萬千,α100與D5D相比大概有90%都一樣,但是D5D就沒有造成過這種熱烈的討論orz

eos350d


網路會員

206) 2006/06/11 00:09 
看著LCD人影在動來拍的方式。拍出來的效果是不錯啦!

全世界第二台 LCD 可 Live view 的 DSLR

SONY能 NiKON也該跟上  

jenhoxen


網路會員

207) 2006/06/11 01:28 
Walt Yu兄:

再次感謝你花了這麼多心力!

是啊,有超音波馬達的鏡頭拍動體合焦比較準;在用小黑三及五時可清楚感覺其間的差異。

Walt Yu


網路會員

208) 2006/06/11 05:36 
全世界第二台 LCD 可 Live view 的 DSLR
=>那個是Panasonic還沒上市的那台,α100沒有這種功能。

cryang


網路會員

209) 2006/06/11 07:52 
Sony 為了鞏固與拓展CCD市場,而推出自己的DSLR,應該是不太可能,至少是錯誤的推論方向。Sony在CCD的市佔率遠超過KM在DSLR的市佔率,不可能因為自己多銷售幾台DSLR,就能增加CCD銷售量。至於其他家DC, DSLR要不要用Sony的CCD,看的是該CCD的品質/價格/性能而已。有優勢自然會採用。Sony沒有理由為了CCD做高風險的投資。

整個數位相機市場大部分在DC,但那是殺戮戰場。DSLR因消費者轉換成本高,故領先的相機廠能保有較高利潤。只是轉換成本關鍵在相機(接環),所以相機本身也是為了鞏固這個DSLR市場的關鍵,因此相機的利潤除了No.1的Canon,其他應該也不高,甚至是虧本在做,就好像印表機的低價,圖的是墨水市場。DSLR真正利潤在鏡頭等周邊,因原廠鏡高定價的超額利潤太多,導致Tamron, Sigma, Tokina都來進來分一杯羹,而且似乎也都做得不錯。機身的副廠只有Fuji,但因為缺乏鏡頭群支持,因此賺不到錢。Fuji也有自己的CCD不是嗎?

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都有業績與盈利成長的需求,因此Sony進入DSLR市場為的就是更多的業績與利潤。建立自己的DSLR產品線,可讓DC市場的客戶升級,帶來更多利潤,也讓既有的市場優勢與既有技術應用更廣,何樂而不為?只是DSLR相關技術多,還有市場先機以及既有客戶/產品群的考量,買KM遠比建立自己的工廠快,因此用買的。Sony認為以自己的DC既有客戶,行銷能力,CCD技術,KM的客戶群,相機技術,鏡頭群,機身防手振技術,還有自己的除塵,以及蔡司鏡片,應該可以建立一個與C/N牌一較長短的DSLR產品線,因此跳入這個市場,來瓜分甚至創造更大的DSLR市場。如果能把DSLR數位家電化,Sony勢必是贏家。

但Sony相對有許多風險:
1. Nikon與其他採用Sony CCD者可能另尋 CCD 供應商,甚至自行或與他人合作發展。
2. KM 虧本經營的包袱,Sony必須概括承受。如果不能快速轉虧為盈,可能落得停產或再度轉賣的下場,損失不貲。
3. 為了搶進DSLR市場,機身勢必低價甚至賠本銷售,但鏡頭群已經有三大副廠站在有利位置。只靠高價的蔡司鏡頭,能分得的市場非常有限,只怕入不敷出。關鍵在本身的鏡頭群必須在性能品質價位與數量足以與C/N牌匹敵,才有機會取得三強席位,但難度很高,何況還有機身的相關技術問題。
4. 蔡司鏡頭若也授權給C,N等其他相機廠,Sony的優勢立刻少了一項。
5. Sony過去以獨創產品技術聞名,但如今已不復當年勇,只剩品牌形象與行銷能力。此次進入的DSLR,依然不是引領風潮新產品。這些非獨特的產品線,都將一步一步地稀釋Sony的品牌價值。








推薦者: KKKGARDEN, jun65, dmd, kenkuo2006, audiofan, THY0324, JasonLi

算了烏鴉


網路會員

210) 2006/06/11 08:42 
Sony這部相機規格很高,有吸引人的地方。我有一個疑問,這21支鏡頭中有哪些是新設計的,哪些是美能達以前的產品換上Sony的商標呢?還有就是鏡頭防抖的成本如果並非很高,佳能和尼康會不會把鏡頭全部改成防抖的萊應對機身防抖呢?

小小乖


網路會員

211) 2006/06/11 08:42 
Sony 為了鞏固與拓展CCD市場,而推出自己的DSLR,應該是不太可能,至少是錯誤的推論方向。
????????????????????????????????????????????????
人家的Alpha 100都要上市了!

civilman


網路會員

212) 2006/06/11 10:22 
To eos350d兄
謝謝你的提醒,我忘了把Panasonic算進去。不過Panasonic進入DSLR市場的方法跟Sonic不一樣。Panasonic是以開放規格的4/3系統作出機身,現階段的鏡頭則主要利用Olympus已開發完成的鏡頭群。Sony則是大手筆併購KM,推出的機身跟鏡頭群主要沿用KM原有技術。所以我個人感覺是Panasonic進入DSLR市場有點像試探性質,萬一賣不好,只是虧損一個機身(另外一支鏡頭可能算在Leica身上),相較而言Sony的決心就大多了。

inax.tw


網路會員

213) 2006/06/11 15:30 
SONY 真是財大氣粗 ,
昨晚金曲獎全都是ALPHA的LOGO ,玩行銷果然在行 ,
要是國祥(榮泰)花那麼多錢打D200的廣告 ,
市佔率應會提升 ......

hmydrm


網路會員

214) 2006/06/11 15:39 
怎麼樣也好,
我只想Sony在三五年內搞幾個不同級數的全片幅機身,防抖、自動除塵,
而且不論機身級數,全都採用同樣優質的CCD/CMOS。
頂級機身在一萬二千港元水平
準專業在八千港元水平
業餘/入門在三千港元水平。(換句話說,即相當於現在的底片機的價位)
那我就滿足了。

cryang


網路會員

215) 2006/06/11 18:14 
Sony 為了鞏固與拓展CCD市場,而推出自己的DSLR,應該是不太可能,至少是錯誤的推論方向。
????????????????????????????????????????????????
人家的Alpha 100都要上市了!

=> 我指 Sony 推DSLR 是為了開發DSLR市場, 不是為了鞏固CCD市場.

inax.tw


網路會員

216) 2006/06/11 22:06 
我好奇的是以sony在專業攝影機的市佔率(每家電視台攝影記者扛的百萬攝影機大概都是sony的吧) ,
雖然是2種不同的技術 ,
說sony在光學上有多弱倒也是不太可能 ,
只是怕sony把dslr當dc在賣 ,
買了alpha不到1年就變成孤兒 ....

鷹學行


網路會員

217) 2006/06/11 22:10 
回答一些朋友的問題
這些資料是我腦海的資料,有錯請指正.
nikon成立在一次大戰,成立時請德國人做光學方面的設計,就像其他的三菱集團屬下的公司,在二次大戰時,nikon負責軍品的光學研發及製造,例如望遠鏡.瞄準鏡.顯微鏡及相機,二次大戰剛結束,美方對三菱.三井.住友等財團感冒,所以有想要切割財團,加上nikon為軍方所用,又是三菱集團的一員,公司差點關門,後因nikon轉型為相機製造業,才逃過一劫.
現在三菱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子公司生孫公司,孫公司又在生下一代,老一輩的退休,加上股票上市,稀釋彼此的股權,所以向心力已大不如前.
而屬三菱集團的公司,負責人每年聚會一次,凝聚彼此的向心力.
鷹學行修改於2006年06月11日22:13
鷹學行修改於2006年06月11日22:16

推薦者: NeZeki

jm1943


網路會員

218) 2006/06/12 01:27 
SONY Afa100千萬畫素賣不到3萬,D200還不降價?放火燒了Nikon!!

wkleung88


網路會員

219) 2006/06/12 01:38 
30D 沒有防水防塵機身, 又沒有防塵cmos/ccd, 看來canon又會打價格戰來個大減價.

jenhoxen


網路會員

220) 2006/06/12 02:34 
或者立刻出35D把防水防塵機身/cmos全加上,讓對手跳腳@@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1頁 / 共14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前10頁│ 到 11 12 13 1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Nikon入門者超值包】享74折,立省249元!
DSLR必殺技超值包《旅遊攝影+必殺技》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470053人 │ 線上1390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