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3524) VIP

|
因為大光圈鏡頭.光圈葉片多.
如此細分.可以更能掌控光線的些微變化.
萊卡39螺牙鏡頭.早先的設計.也是如此.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老何471130修改於2008年04月21日14:43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老何471130 發文時間: 2008/04/21 14:42 因為大光圈鏡頭.光圈葉片多. 如此細分.可以更能掌控光線的些微變化. 萊卡39螺牙鏡..(恕刪)
我的Linhof 4x5鏡頭也是這樣的光圈,這種設計讓我不能確定1/2或1/3格光圈的位置, 原本以為只有老鏡頭是這種設計,沒想到新上市的鏡頭也這麼玩。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屎殼螂 發文時間: 2008/04/21 15:26 我的Linhof 4x5鏡頭也是這樣的光圈,這種設計讓我不能確定1/2或1/3格光圈的位置, 原本以為只有老鏡頭..(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哇 這顆本地少見耶 不知道表現如何?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herchong 發文時間: 2008/04/21 15:59 -- 哇 這顆本地少見耶 不知道表現如何?
我都還沒說是哪一顆鏡頭咧, 是連著Technika-III一起買的Press-Xenar 135mm f/3.8, 好像只拍過一次或兩次黑白底片吧,照片一直沒有洗出來, 因為找不到合適它的鏡頭前後蓋,再加上光圈位置的不肯定,所以就不太帶它出門, 後來都是用Rodenstock的150mm鏡頭比較多。 |
網路會員

|
老鏡頭都是這樣,其實每檔光圈在葉片移動距離上本來就不是線性變化。1.4到2,可能光圈葉片縮很多,不過11到16實際只動一點。現代鏡頭是為了操作方便才在機械連動上改進,讓光圈環上每檔光圈間隔一樣。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屎殼螂 發文時間: 2008/04/21 16:47 我都還沒說是哪一顆鏡頭咧, 是連著Technika-III一起買的Press-Xenar 135mm f/3.8, 好像只拍過一次或..(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像這樣的,新上市的限量生產鏡頭光圈環」 所以我以為你就是要談這顆.......................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herchong 發文時間: 2008/04/21 23:40 -請在此輸入回應- 「像這樣的,新上市的限量生產鏡頭光圈環」 所以我以為你就是要談這顆..............(恕刪)
這顆鏡頭是在雜誌上看到的,只是好奇而已, 我沒有L39或是NIKON S接環的機身,所以大概還不會想掏錢去買吧。 |
網路會員

|
回歸正題
我猜這種不等距的檔位設計 可能跟「行程」有關 圓週變小、要轉動的行程變長? (機動學的印象)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herchong 發文時間: 2008/04/22 23:33 回歸正題 我猜這種不等距的檔位設計 可能跟「行程」有關 圓週變小、要轉動的行程變長? (機動學的印象)
看起來應該是光圈越小,光圈環的行程越短吧? 想一想這樣也蠻合理的,因為每個相鄰光圈的直徑以接近1.4倍的比例放大或縮小, 是等比的關係,自然是光圈越小時相鄰光圈直徑相減的差也就越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