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被写界深度 Depth of Focus
ピントを合わせたその前後で、鮮明な映像として撮影できる範囲を被写界深度といいます。同一の撮影条件でも、絞りを絞り込むと被写界深度は深くなります。鮮明に写る範囲は、およそ1:2の割合で手前の方が浅く、奥に深くなるという性質をもっています。また同一の絞り値でも撮影距離が近いほど浅く、遠いほど深くなり、レンズの焦点距離が短いほど深くなります。 |
網路會員

|
Camera-to-Subject Distance 被写体距離 |
網路會員

|
更正
被写界深度 Depth of Field
Sorry!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感謝各位前輩的指點~~^^ 我在想看看,如果還是有不懂的地方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導^^ |
網路會員

|
新網頁功能介紹 == > 鏡頭與感光媒介視野計算 主要是計算鏡頭與感光軟片或數位感光原件(CCD,CMOS)的係數計算,計算鏡頭配合那些各種規格的感光媒介後,所產生的視野(角)轉換數據. 而當感光媒介非 24mm x 36mm 時,將再顯示等同的 35mm 系統焦段值. http://www.clwu.idv.tw/~clwu/deptha.php50mm/24mm/36mm 為預設值,(輸入欲計算值,送出計算!) |
網路會員

| |
終身 VIP

|
<轉貼>網路上的舊資料 來自 http://www.sinsing.com.tw/fotoname.htm景深(Depth of Field) 當我們在看一張拍好的作品時,仔細看會發現在拍攝的主体以外其他的部份也有一些是清析的, 然而清析又有一定範圍,對了這就是所謂的景深。 鏡頭景深的特性有下列幾點提供參考 1.光圈越小(光圈數字越大)景深越長。 2.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短。 3.被攝物距離相機越遠景深越長。 4.被攝物的前景深會比後景深來得短。 以下這個公式可以大概算出景深的範圍 前景深=D*F*㎡/(+D*F*m) 後景深=D*F*㎡/(-D*F*m) D=最小模糊圈直徑 F=光圈數值 m=物距(被攝体平面到鏡頭第一主平面的距離) M=鏡頭焦距 超焦距離(Hyperfocal Distance)或稱泛焦(pan-focus) 通常使用在有景深表(Depth of field scale)尺的鏡頭較方便, 使用的方法是將∞對在右邊的光圈值(假設用16好了)上(景深表尺標示的排列通常是22.16.11.8↑8.11.16.22) 在左邊的16所對應出來的數字(假設是0.6米) 那就是說其從60公分一直到無限遠在人的肉眼看放大到5X7吋的畫面在2-30公分下看是清楚的。 不過也可以用公式算出泛焦範圍=/D*F 允許的模糊圈(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肉眼在2-30公分的距離下看1/100英吋的圓或點時是分不出他們的差別的, 然而這一現象我們稱為允許的模糊圈。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更正上面說明部份,應為
以下是 50mm 鏡頭與 24mm x 36mm 的資料, 假設要拍一個身高 180cm 的人,
直拍須要離這個人 2.5m, 而橫拍須要離 4m, 這個距離可得最大的影像.
而如果要拍一部約 5m 的車輛時, 橫拍須要離 7m 這個距離,可得最大的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