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登山攝影時教你如何走的更輕鬆!
作者  
討論話題
 

Shine0623


網路會員

2005/09/01 21:01
器材: 其他 其他
怎麼走最輕鬆                  
由於近年來運動健身觀念提倡,登山也變成一種熱門休閒運動。柴山是大家最常去的地方,不知是否有注意觀察到每一個人,為什麼有人走的氣喘如牛、舉步維艱,有人卻可以安步當車,以下是一些小技巧,可以讓你走得輕鬆,多留一些精神擁抱山林,享受大自然的豐盛。
    試著回想一下,當你手提著行李袋,或者在搬重的東西時,是不是很自然地就會將手打直,把承擔重物的責任轉到手臂上,而不將所有重量都由手臂肌肉來承擔。這是你的直覺反應呢?還是你手臂的肌肉不夠強壯呢?是重物迫使你將手臂打直呢?還是這是比較輕鬆的方式?這些說法都對。但是,這和在山徑上行走又有什麼關聯呢?其關聯再於兩者共用了同一個概念:運用身體的骨架來支撐重物的重量,而不是用容易疲勞的小肌肉來支撐重量。這是許多走路技巧的共通原則。
   以下所列舉的,是幾個實用的技巧:
一、 休息步:當要跨出下一步之前,記得把現在支撐你重量的那只腳打直,腳打直的目的在於,將身體的重量交給整只腳的腳骨,讓你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秒的時間,這樣的時間看來微不足道,卻是你的肌肉所求之不得的寶貴時間,有時還能決定你的抽筋與否。記得在踏出每一步之前,確定你已經把腳打直。
二、 全腳掌:相較於用腳尖,或者用半腳掌走,全腳掌著地不但有更高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相較於使用小腿肌肉支撐重量,全腳掌的行進使用更多的大肌肉來支撐重量,也相對地不容易疲勞,能作較長時間的運動而不需要休息。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登山鞋的鞋底要做得比較硬的原因,不僅利於用全腳掌的行進,也減少腳踝所承受的衝擊。
三、 鴨子步:這是雪地步法的第一課,將腳掌微張,隨著坡度的增加,將腳掌更張開一些,這樣走路,想像起來似乎覺得滑稽,但實際上,走起來並不奇怪。這是一個十分簡單,卻有著神奇效果的方法,不但在上坡時,能縮短腳打直的時間,而且,膝蓋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減輕一些;而且在下坡時,你更能切身地感受到,膝蓋的受力明顯減少許多,因為壓力已經被腳骨和腿部的肌肉吸收掉大半了。如果你常常爬山時背得很重,或是下山時,覺得膝蓋隱隱作痛,這會是一個很受用的技巧。
四、 小步走:這也算是技巧嗎?是的,而且這常常是會不會累垮的關鍵因素,也常常是生手與老手的區別所在,除非不得已,你是不會看到登山老手把腳抬到高於膝蓋的。腳若抬高,會把大部分的力量加在大腿肌肉上,並且延長肌肉處於運動狀態的時間,這是很累人的,而這個技巧,旨在縮短肌肉在每一步的運動時間,使肌肉的休息更加頻繁,達到更充分休息的目的。
五、 呼吸:事實上,呼吸也需要學習。行進時,腳步配合著呼吸。當你走得輕鬆、愉快時,這是一個無用的技巧,但是,當你覺得有點喘不過氣的時候,這個技巧卻肯定會幫你找回節奏,讓你走得輕鬆一些。通常是二步一呼吸,也就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如果這樣還是喘不過氣時,可以試著一步一呼吸,甚至是一步二呼吸。現在以「一步一吸吐」來舉例,因為山上最常用得到,並且必需與休息步法配合使用,否則將會沒有功用。
當我們的後腿往前移動時,也就是抬腿時就開始吸氣,在腳掌著地要將身體撐起時順勢將棄吐出去,這就是「一步一吸吐」。順便提起一個非常重要呼吸的要領,就是在行進時,隊伍中一定要有人不定時的提醒要深呼吸,用休息步法將腿撐直。為什麼要深呼吸,因為我們行進時,若沒有刻意提醒自己要深呼吸,那此時的呼吸只是本能的吸吐,此時山上的氣壓降低,再加上沒深呼吸,就有可能因腦部及肌肉含氧量不足,而產生疲倦,影響行進速度。我想大家應該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畫面,就是超高海拔的攀登,再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及聽到,他們用嘴巴用力吸吐的動作及聲音,其目的就是得到充足之氧氣並送至全身。我們雖不用做那麼大的動作,但是道理事一樣的。另外我們在教一些初學者時,不一定要堅持用鼻子呼吸,或許我們都有持續運動,因此肺活量較大,在山上遇到大部分的地形,即使背上重裝,只要用鼻子深呼吸配合休息步法,幾乎足以勝任,但我們卻沒辦法體會初學者吸不到氣的痛苦。假若有人口鼻並用或著用口呼氣,都是很好的方法,我們不要制止,更不要告訴用口呼吸會多喝水。事實上,在山上多喝水才能保持身體正確的機能。最後還是要提醒,在山上行進時體能較好的人,要不厭其煩的說「深呼吸,後腿打直」。
六、 登山杖:接下來的幾個技巧,並不能講是走路技巧,但肯定能讓你走得更輕鬆些。根據研究使用登山仗可以省力10~15%,假若有2個體力相同的人,同樣走一百公尺,但用登山仗的人,用的力量事實上只有另一人的85~90%的力量,很簡單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誰的「續航力」較好了。
登山杖的使用,其實是將腳的部分運動量由手,以及上半身來負擔,這會減輕一些下半身肌肉的負擔,讓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東西的走路姿勢,也比不用登山杖時走得舒服一些,在下坡時,就更能感受到登山杖對於下坡衝擊力的吸收,以及對膝蓋的保護。
有些健行者覺得登山杖用來不順手而放棄,其實,經過練習,慢慢就會上手,體會手腳並用所帶來的舒適,而依賴上登山杖。
七、 背得輕:當你健行時,背15公斤時走得輕鬆,還是背20公斤時走得輕鬆,答案應當很明顯。或許會有人認為,背得重是一件很英雄的事,或是背得輕有些丟臉,但背得輕並不代表背部了重,而是將節省下來的體力用來應付突發狀況。Light is right.(輕是對的),在歐美早已是一個廣為登山者所知的觀念。而且,背15公斤的健行者並不比背20公斤的健行者少帶了什麼東西,而是他的裝備每一樣都比較輕,所節省下來的重量就會反應在總重量上。
八、 暖身操:這或許很八股,但絕對值得。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讓你輕鬆地走在山林裡,有更充裕的精力去探索大自然的美好。

推薦者: a2330, chinyu, yang527, ccs2437, katch, akenmail, thy59318

Evo烏賊


網路會員

1) 2005/09/01 21:06 
感謝您的經驗分享,下次爬山時來試試~

EASTMANS


網路會員

2) 2005/09/01 21:32 
行軍和登山是不一樣的,但仍提一個行軍的經驗
全副武裝行進間,口緊閉,頭要低,步要大
因為行軍是被強迫的只為到達目的,
所以和登山的出發點不大一樣

sasowu


網路會員

3) 2005/09/01 22:42 
對我這條懶蟲而言,爬山是件很痛苦的事,
我的經驗是,一定要做暖身,還有要穿對鞋子,
絕對可以讓你輕鬆許多。

bibibobo235


網路會員

4) 2005/09/01 23:30 

超級新手


網路會員

5) 2005/09/01 23:34 
登山攝影是件很痛苦的事, 超級新手不宜草率嘗試~

A.CHUAN


網路會員

6) 2005/09/01 23:45 
感謝經驗分享~~~

josefhsu


網路會員

7) 2005/09/02 01:00 
嗚,我才從松羅湖一日行回來
還真要命....:~~~

ymh


網路會員

8) 2005/09/02 08:15 
感謝 分享, 好久沒上山了, 真懷念山上的悠遠...

PS.  松蘿湖 算是 入門級的路線

jefftangd


網路會員

9) 2005/09/02 09:55 
登山攝影請用人腦攝影-記在腦中,不要與人分享,因為真正的美景相機拍不出來,登山的景不只是景還包括感覺。所以拍不出來,用DV可能比較好。我是來亂的。

barry206


網路會員

10) 2005/09/02 10:34 
多謝分享!以往爬山就是一股腦往上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想不到走路也是有技巧的^^"

marioli


網路會員

11) 2005/09/02 12:49 
感謝Shine0623兄的分享,真是句句切中要點;我亦曾親身驗證受益,特此強力推薦!
再說,若能把裝備輕量化,省下的重量換台相機上山拍照,不但樂趣更多,而且保證上癮!?
我們有一群身中此毒的朋友,拍回美麗記憶,欣願與大家分享!盼能等到諸先進、同好的蒞臨指教。

映象台灣攝影聯展
展期:2005年10月1日~10月13日
展址:爵士藝廊~臺北市八德路二段433號2樓 (02)2741-2256#603
展出者: 風景寫真俱樂部
fangoto99 / kevin-ho / 樵夫 / Marioli / joe2012 / newfm2 / 六足阿仁 / 老河馬

歡迎大家蒞臨指教~!!!

BOR


網路會員

12) 2005/09/03 00:10 
整天坐在辦公室,體力不佳,如果要登山時一定會帶著相機出門,
邊走邊拍,邊拍邊走,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就到達目的地了^^


dcyang


網路會員

13) 2005/09/03 05:06 
感謝分享.

但是, 轉載請註明出處.

Shine0623


網路會員

14) 2005/09/03 06:59 
對不起!這是我自己寫的。因此沒有著作權問題.但是,上面很多技巧還是要我們說明示範才能運用的更好。我的爬山技巧比攝影技術好很多。

carl3104


網路會員

15) 2005/09/03 08:03 
哈~  請註明原創~

這麼好的文章,難怪會被誤認是轉來的~^^

超級新手


網路會員

16) 2005/09/03 08:13 
> 我的爬山技巧比攝影技術好很多。

我是兩者都粉差勁~ >.< 阿不過, 這一篇的技巧除了第三點以外, 沒有人教我就都會了.^^ 我是在一次很艱苦的行進中自己體會出來滴~ 在討論區即使只是哈拉也有這樣的好處, 就算大部份都會了, 還是有那麼一句話能讓人有新的啟發~

jung


終身 VIP

17) 2005/09/03 09:39 
真得很感謝,我一定記錄起來,下次要爬山前,就看看這份資料,受益良多!

貝殼


網路會員

18) 2005/09/03 10:55 
感謝shine0623大大的分享
我是登山肉腳受益良多!!

登山背相機的另一個用處就是
喘了累了就跟同伴說...我拍一下這個景
然後就可以偷休息

但是同伴通常會說:你怎麼老是拍些沒啥景的地方~"~

BIGEAGLE


網路會員

19) 2005/09/03 11:42 
感謝分享好文章

EASTMANS


網路會員

20) 2005/09/03 11:48 
爬山是一種專業.
那麼專業的爬山,相信很多人都沒有過.
但到山上走走,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
請教一下...一個個人山上走走的痛苦.
去內湖碧山岩...為何我爬上去後要走下來時(樓梯)
腳一直抖...抖到軟下去,快滾下來了.
休息了好久.還是酸軟,如果遇到這情形要如何處理.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985876人 │ 線上167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