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天,去了一趟從來沒想過的內蒙古。內蒙最美的時節是夏秋6~9月,而冬季是當地的旅遊淡季。這幾天氣溫是低到不行,戶外約在 -20 ~ -35℃左右,絕大多數同行的友人皆未曾經歷過如此天寒地凍的嚴寒天氣。第一天拍攝即有人手指凍偒,有人裝備不齊全,手腳凍到不行,還幾度到當地的服飾雜貨店添購了防寒保暖的衣物。我在拍此地阿斯哈圖石林時,鼻頭就因接觸到相機而凍偒,變成黑鼻子。戴著眼鏡+口罩實在很難拍,呼吸間的氣體飄到鏡片上瞬間就結成冰,拿下眼鏡看不清楚,所以在拉下口鼻罩時,鼻子就因碰到相機而凍偒了。
老實說,這趟極地旅遊,真的很辛苦。出國前有人問我,冬天內蒙要拍什麼?新聞也不時報導內蒙最低溫-40℃,牛群羊馬糧草短缺,極為困苦難當,冰天雪地的去那邊幹嘛?但仍不虛此行,能夠體驗這難得的經驗,更懂得在極地的寒冬如何保身全身而退,以及裝備器材的準備...等。同行中最年長的蔣爺爺說,他去過南北極都還沒覺得這麼冷過。這段辛苦的旅程,大家都平安歸來,也帶回了許多酸甜的回憶,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下就先貼幾張快凍死人的那天拍的---阿斯哈圖石林,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阿斯哈圖石林景區,零下34℃的霧淞奇景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為“險峻的岩石”。它處於大興安嶺余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群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
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感謝您的點閱,更多的內容,歡迎光臨:蘇聯ㄟ blog
To genius945, 金屬鏡框要用膠帶包著,否則接觸到皮膚更容易凍傷
相機的上LCD雖不是金屬已很快凍傷了(鼻子末梢血液循環很差,一不注意就結冰黏在上面),何況是金屬呢,以上供您參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