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徵地位的博物館之一,同時是古代與現代建築史的最佳融合,博物館內珍藏中古至19世紀的藝術珍品,包括不容錯過的羅浮宮三寶:蒙娜麗莎的微笑、雙翼勝利女神和維納斯雕像。
羅浮宮博物館的前身原是大牢,後變成皇宮,其歷史可追溯到1190年,當時國王菲力普二世(Philippe Auguste)為防守要塞所建,至1360年時查理五世將此地改為皇室住所,正式開啟羅浮宮的輝煌歷史,建築師皮爾(Pierre Lescot)於15世紀中為羅浮宮設計的門面,就是巴黎第一個文藝復興式建築。但它能成為一代風騷,還得感謝亨利四世,沒有他,羅浮皇宮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羅浮皇宮做為權力中心,前後約有兩百年,路易十四建凡爾賽皇宮後,它才開始沒落。
羅浮宮在改朝換代的洗禮下,累積收藏了更多藝術品,直到1747年,「博物館」的概念在當時被藝術及學術界所提出,羅浮宮這個「藝術皇宮」終於在1793年8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1798年法國大革命,皇權倒台,羅浮皇宮這才蛻變為博物館,因此羅浮做為博物館也已兩百多年了。
羅浮宮博物館有四十二萬件典藏,時間起自西元前三千年到十九世紀,但經常展出的只有一萬三千件,其中不少是無可替代的,珍貴可知。
羅浮宮博物館限於皇宮的格局,展出不盡理想,因此自1983年起重整羅浮,這就是「大羅浮計畫」,也是法國十大文化建設中最受重視的一大建設,此一工程已在1997年完工,把羅浮原有的八公里參觀路線擴大了四倍,展出也重新調整,因此比以前舒服多了,也有比較有系統,當得起世界第一之譽。
最後一張照片中的玻璃金字塔是由華裔美藉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
感謝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