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部落格- 手札部落格
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aspx?MId=4420      
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庭陽臺植物的種植及管理的方法   (點閱202194)
器材分類:Nikon 尼康 / 數位單眼 / D200    日期:2008/5/22

            家庭陽臺植物的種植及管理的方法       

我們常常在花園.花市看到美麗的花,會有喜歡的感覺,很想把植物帶回家培養,可是栽培了一段時間後,那些原來充滿生機的花卉.慢慢的開始凋萎.甚至種不活,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植物生長在自然環境中,它和人是一樣的,需要日光.空氣.水.營養等成份.但是也有些植物它不需太多光線或水份.養份,因此我們要了解植物特性.那些要光線強或光線弱,濕度大或濕度小,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花來培養,就很容易得心應手了,也不致於白忙一場,無花可賞.

植物依習性分全日照.半日照,全日照作物,大部份栽培環境,要乾一點.半日照作物稍濕些.如果我們住在公寓,光線很難達到百分之百,所以在種植上;盡量不要種植草花,因為草花幾乎是全日照作物,縱使您去栽培它,它的生命也不會很長,同時它還要配合季節栽植,季節一過花就會凋謝.在我們居家環境裡,最好是種植觀葉植物; 觀葉植物花並不好看,但是它具有五彩繽紛的色彩.葉子的形狀變化萬千.堅強的生命容易管理.在家裡種幾盆,房間裡充滿了生氣.

觀葉植物屬於溫熱帶作物,它的生長時間;在每年四月-十月份這段期間,只要稍微用心照顧,就可以生長的很好.可是到了冬天它的管理上,不論在澆水.施肥上面應盡量減少.如果仍用溫暖天氣的管理方式,不斷施肥.澆水.植物是受不了的,甚至生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管理上應該分為二個階段,讓植物生命能延綿不斷,增加種花的樂趣.

第一階段四月到十月份

一、  扦插(繁殖):將觀葉植物頂芽,大概有四到五片葉子剪斷(含有節間),插在沙子或泥炭土(加1/3珍珠石混合.土要先淋濕),盆子放在稍陰暗處,小心照顧約兩.三星期就會長根,變成新的植株了。繁殖期水份要控制恰當;觀查葉子,葉面朝下乾枯水份不足,此時要注意光線,是不是太強了,稍微調整到陰暗的地方,就會改善她的生機了。

二、  定植;植物的根長出許多(觀查盆底或拔起苗木觀看根部),這時候就可以換盆了,首先要調製培養土;泥炭土3份、珍珠石(或沙)1份、有機肥2份、田土2份,混合加水攪拌均勻,用調好的培養土,將植物種植在稍大一點的盆內,栽培的培養土;不要超過盆子高度八分,利於澆花時水份的留滯。

三、  澆水及施肥:澆水是在種花過程中最難的部份;曾經有人說:(要學三年澆水,才會把花種好).這句話一點都不錯;我本人種花的經驗大概有四十年的歷史,您只要知道,溫度低(10度C).濕度高(連續好幾天下雨,濕度在90%)少澆花,溫度20-32度每天澆1-2次水,應該是沒問題的.至於施肥可用化學複合肥料20-20-20(含氮.磷.鉀均質肥料,每週噴灑500-1000倍.最好還是施醱酵過的有機肥料;將花盆外緣的土,掘一圈淺溝;把有機肥料放置在淺溝內,再將土壤覆蓋好,施有機肥料,比化學肥效果要好,它的肥效性時間較長,而且土壤也不容易酸化,對植物來說是百益無一害的.

四、  噴灑農藥:植物在生長過程;由於環境太乾.太濕.髒亂都很容易發生病蟲害,所以最好的防治方法;保持栽培環境整潔、通風良好、按照同一種作物習性栽培,並且分類管理,就不容易得到病蟲害。如果萬一有病蟲害發生,可以用菸絲(尼古丁)泡水、辣椒粉泡水噴灑植物,效果也不壞喔,總之在住家環境,用天然有機物,比化學農藥要安全。

第二階段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份

一、澆水:視天氣溫度、濕度、陽光酌量澆水、不要澆太多水;這個季節觀葉植物,氣候冷植物大部份在休眠狀態,水澆太多根部容易腐爛。

二、施肥:如果出太陽,稍微施一些薄薄的肥料。

三、禦寒:溫度低於10度C,馬上將您心愛的花,收進室內禦寒。經過您長期細心的管理,到了春天您栽種的花,她們的生命,還能繁衍好幾倍,這是多麼快樂的事。

   在陽臺上容易栽培的觀葉植物有;萬年青、粗肋草、黃金葛.蔓綠絨、吊蘭、椒草、綠珊瑚、愛之蔓、千歲蘭、冷水花、千年木、鵝掌藤、馬拉巴栗、毬蘭、西瓜皮椒草、鹿角蕨、虎斑木、長春藤、袖珍椰子、石斛蘭、福祿桐等植物。

內部引用此文章 》 外部引用網址: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列表 ( 2 )
lph750910 留言於2008/5/23 上午 06:31:31  
受益無窮!
感謝提供資訊!

lcn 留言於2008/5/23 上午 09:15:00  
哇!真實用的資料,謝謝您的分享!

欲回應請先 登入

引用列表 ( 0 ) 為避免不當廣告,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作者本人開啟後,其它網友才能看見。
  此文章未被引用

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