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來聊聊----蝗蟲
日前我難得的照到正在蛻皮的蝗蟲,找了一些資料和大家分享。
蝗蟲又名「蚱蜢」本省稱「草螟」,
特色 : 通常為綠色、褐色或黑色,頭大,觸角短;前胸背板堅硬,
像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兩側,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動。腳
發達,尤其後腿的肌肉強勁有力,外骨骼堅硬,使牠成為跳
躍專家,脛骨還有尖銳的鋸刺,是有效的防衛武器,產卵器
沒有明顯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別。
簡介
蝗蟲的一生有3個蟲態,即卵、若蟲和成蟲。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由活動;若蟲分5個齡期,也就是說要脫5次皮,每次的過程將近二個小時,剛蛻完皮的蝗蟲身體非常的弱,此時牠們也必需再等几個小時,才能自由的活動,當蛻皮至第五次時,蝗蟲的身體也由綠色變成深褐色,更代表蝗蟲進入獨居時代,因為他可以自由的飛翔,在此之前皆是以跳躍在行動,而他們的行動一定是成群結隊,很少離群獨居的。
而群居的生活型態,是由牠們的習性和環境所造成,通常都會在廣闊的地區,和天敵少的地方,就是因為太安逸使得他們的數量也會不斷的增加,漸漸的整個蝗蟲數量及食物就不能平衡,進而慢慢誕生出身體帶黑色的蝗蟲,這些蝗蟲漸漸聚集在一起,成群羽化,為了移動另尋食物及棲所,進而變成具有較長翅膀的蝗蟲,他們到處遷移覓食、到處下蛋,使得他們的數量快速的增加,這也就是所謂的蝗災。
而蝗災在大陸沙漠地帶較為常見,台灣則較沒有這問題,近年來農藥大量地使用使得蝗害的發生頻度降低了。
更多的經典照片,就在相簿裡喔!! 不看會後悔